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ppt

    • 资源ID:186772       资源大小:5.40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ppt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水资源开发利用沿革水资源开发利用沿革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坎儿井专述坎儿井专述京杭大运河专述京杭大运河专述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世界各国都有着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悠久历世界各国都有着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悠久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促进和保障了各个时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促进和保障了各个时期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期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水利在中国也有着重要地位和悠久历史。水利在中国也有着重要地位和悠久历史。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先后建邦的大计,及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先后建成一些相当规模的水利工程。成一些相当规模的水利工程。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孙叔敖、郑国、史禄、王景、孙叔敖、郑国、史禄、王景、姜师度、苏东坡、范仲淹、姜师度、苏东坡、范仲淹、王安石、徐光启、左宗棠、林则徐王安石、徐光启、左宗棠、林则徐古代治水名人或水利专家古代治水名人或水利专家上古:大禹治水上古:大禹治水春秋战国:芍陂(安徽淮河)都江堰(四川岷江)郑国渠(陕西关中春秋战国:芍陂(安徽淮河)都江堰(四川岷江)郑国渠(陕西关中)西汉西汉: :漕渠、白渠漕渠、白渠两汉:治理黄河两汉:治理黄河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西域)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西域)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598年公元前年公元前591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与都江堰、漳河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25002500多年一直发挥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1.1.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芍陂简介芍陂简介 芍陂工程在安丰城(今安芍陂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又常常出现旱灾。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灌田万顷”的规模。的规模。 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芍陂芍陂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2.战国末期战国末期郑国渠简介郑国渠简介 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秦国穿凿,公元前246246年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的泾阳县西北2525公里的泾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洛水,长达 300 300 余里余里(灌溉面积号称(灌溉面积号称4 4万顷)。万顷)。 郑国渠与白渠示意图郑国渠与白渠示意图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郑国渠郑国渠郑国渠郑国渠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3.两汉时期两汉时期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新河道上开展大规模治理工程,主要内容有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新河道上开展大规模治理工程,主要内容有修修筑黄河和汴河堤防、建分水和减水水门、整治河道筑黄河和汴河堤防、建分水和减水水门、整治河道等,实施等,实施改河、筑改河、筑堤、疏浚堤、疏浚等工程。这次治理黄河施工一年,动员民工数十万,使黄河等工程。这次治理黄河施工一年,动员民工数十万,使黄河新河道与汴渠、济水分流。王景治理黄河以后,一直到唐朝,黄河安新河道与汴渠、济水分流。王景治理黄河以后,一直到唐朝,黄河安流了流了800800年,没有出现过较大的水患。年,没有出现过较大的水患。 王景治河,千载无患王王景景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4.4.隋唐北宋隋唐北宋 隋朝投入巨大的人力,建成了沟通长江和黄河流域的隋朝投入巨大的人力,建成了沟通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大运河(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一共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隋朝大运河一共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江南河),把广大地区的水运联系起来,对政治、经济、),把广大地区的水运联系起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除了大力维护运河的畅通,保证粮食的北运外,唐代除了大力维护运河的畅通,保证粮食的北运外,还在北方和南方大兴农田水利,包括关中的郑白渠、浙江还在北方和南方大兴农田水利,包括关中的郑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较大的工程共的它山堰等较大的工程共250250处。处。 尤为重要的是水利法规、技术规范已经出现,如唐尤为重要的是水利法规、技术规范已经出现,如唐水部式水部式、宋、宋河防通议河防通议等。等。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4.隋唐北宋隋唐北宋永济渠永济渠通济渠通济渠邗沟邗沟江南河江南河1 1 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中国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元代建都北京,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元代建都北京,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明代大力治黄,采用明代大力治黄,采用“束水攻沙束水攻沙”,固定黄,固定黄河流域,修建高家堰,形成洪泽湖水库,河流域,修建高家堰,形成洪泽湖水库,“蓄清蓄清刷黄刷黄”保证漕运。保证漕运。这些措施对明清的社会安定和这些措施对明清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5.元明到清中期元明到清中期主要是通过堤坝稳定河槽,相对缩主要是通过堤坝稳定河槽,相对缩窄河道横断面,增大流速,提高水窄河道横断面,增大流速,提高水流挟沙能力,利用水力刷深河槽,流挟沙能力,利用水力刷深河槽,以解决泥沙淤积问题。以解决泥沙淤积问题。 把蓄积的清水用于用把蓄积的清水用于用于冲刷黄河泥沙。于冲刷黄河泥沙。 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 都江堰位于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境内岷江进入成川省境内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始段,是一都平原的始段,是一座灌溉成都平原的大座灌溉成都平原的大型古代水利工程。晋型古代水利工程。晋代称都安大堰、湔堰,代称都安大堰、湔堰,唐代又名楗尾堰,宋唐代又名楗尾堰,宋代始称都江堰。都江代始称都江堰。都江堰相沿堰相沿22002200多年,是多年,是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都江堰引水枢纽布置示意图都江堰引水枢纽布置示意图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都江堰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构成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构成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256-公元前公元前251251年,由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年,由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早期的都江堰记载甚略,早期的都江堰记载甚略,校记校记河渠书河渠书只记李冰只记李冰“穿二江成都之穿二江成都之中中”。后人对此有许多推测,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后人对此有许多推测,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为:根据现代地质调查,认为岷江原有一条支流,自灌县分出,流经一为:根据现代地质调查,认为岷江原有一条支流,自灌县分出,流经成都平原,至新津归回岷江,李冰利用这里的地形条件凿宽进口,整成都平原,至新津归回岷江,李冰利用这里的地形条件凿宽进口,整治河道,增加进水量,这个进水口即为都江堰永久性进水口,以形如治河道,增加进水量,这个进水口即为都江堰永久性进水口,以形如瓶状而名瓶状而名“宝瓶口宝瓶口”。一为:李冰开凿了进水口及修建引水渠首,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一为:李冰开凿了进水口及修建引水渠首,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从不同角度看都江堰从不同角度看都江堰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称“金马河金马河”,是岷江正流,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排洪排洪;东边沿山脚;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主要用于灌溉灌溉 。鱼嘴:鱼嘴: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 “ “泄洪道泄洪道”具有具有泄洪排沙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飞。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关键点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沙堰是都江堰三大关键点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飞沙堰:飞沙堰的主要作用:飞沙堰的主要作用: 另一作用是另一作用是“飞沙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一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一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岷江正流。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飞沙堰飞沙堰2 2 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专述2.1都江堰工程专述都江堰工程专述 宝瓶口起宝瓶口起“节制闸节制闸”作用,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