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研究及涉农高职院校助力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模式.docx
-
资源ID:209952
资源大小:13.3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研究及涉农高职院校助力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模式.docx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研究及涉农高职院校助力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以来,助推乡村振兴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重要课题。 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是促进农业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主阵地,是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所需科技与人才的保障。该文以湖南职业技术学院为特定研究对象,旨在 探索涉农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地方如何多方协同创新,服务路径助力乡村振 兴,希望为涉农高职院校助力基层农技人员提供一种可实施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 式。关键词:乡村振兴;涉农高职院校;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模式1培养基层农技人才的必要性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 出: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培训年 轻骨干农技人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 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湖南作为农业大省,要发展乡村经济需要 大量的基层农技人才1。但是目前基层农技人员队伍难以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 的实施,以湘西南某地级市为例,主要有以下问题:1.1 农技推广人员总人数不足,断层严重市乡镇农技人员缺岗编制数的10.8%, 50岁以上的农技人员占编制数的 26.4%,每年需补充Ill名农技人才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1.2 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市乡镇农技技术干部学历偏低,具有中专学历占30.59%,高学历的人员不 多。畜牧水产专业的人员仅占18%,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更少,约占9%。这样的 专业知识结构显然与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不适应。1.3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陈旧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目前世界知识量的增长速度 为每隔7 10年翻一番,甚至更短,中国也不例外。某市50岁以上的农技人员 占编制数的26.4%,而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仅有1/3的从业人员接受过相关培训I, 知识、技术老化、陈旧现象十分普遍。1.4 农技人才队伍补充少乡镇引进农技人才困难,近年某市每年都有公开招聘录用农技干部,但是岗 位很难录满,要符合岗位能力需求、能留在工作岗位上超过1年的更少。在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涉农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农技特岗生 定向培养,为乡镇基层输送“ 一懂两爱三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技 术、有担当、有情怀)新型农技推广人才,构建基层农技特岗生人才培养模式, 成为涉农湖南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2涉农高职院校助力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探索2.1 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框架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出发,以职业教育改革为切入点,与政府合作,以构建 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对湖南省涉农高职院校对基层农技人才现状、职 业教育教学现状和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加强与政府、企业、 地方多方协同创新服务路径,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 方法,通过高考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农技人员,注重学生乡村农技人才实践技能 与思想引领,做到目标与需求契合、长期与短期结合、“输血”与“造血”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构建基于乡村振兴角度下基层农技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 式。2.2 基层农技人才定向培养具体内容2.2.1 制定符合农技特岗人员定向培养的教学体系特岗生就业的是基层农技岗位,教学体系应满足基层农技工作所要求的知识 和能力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以培养职业素 质;设置企业岗位认知、校内实践环节、技能竞赛及职业资格考取等教学环节, 以培养专业基础技能;设置企业实习、特岗实习和企业项目实训环节,以培养职 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3。2.2.2 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为特岗生职业认同感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院 校可在学生入校后,用基层农技先进典型和先进事例引导学生,加强职业认同教 育,引导特岗生热爱基层农技事业。基层农技部门对特岗人员培养的持续关怀, 提供农技岗位实习。通过设立特岗人员专项奖学金,提升学生的优越感与自豪感。 加强宣传,让全社会对基层农技特岗人员有正确的认识4-5。2.2.3 强化契约精神宣传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契约精神的宣传。要让学生觉得定向就业不是对他们 择业的束缚,而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证明。2.2.4 注重培养“一懂两爱三有”精神,加强职业使命感在对特岗人员的培养过程中,注重“一懂两爱三有”精神的培养。要选配精 干的教师队伍及辅导员队伍,聘请各级农技部门及企事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加 强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教育,在教学和日常培养过程中加强职业使命感的培养, 提高专业认同水平,让学生更加热爱这个专业。参考文献:Ill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通知(国发(2018) IZ. 2018-212惠志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硕士学位 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9.引陈新忠,李忠云,李芳芳,荫海龙.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研 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35-139.14程华东,惠志丹.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高等农业教育.2020(3).3-8.15程华东,尹晓飞.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探究一一基于四所农业高校 的案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2-78+158.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力量,以往的农 民群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知识储备量,业务技能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未 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新型电商人才需求越来越 大,互联网背景下要积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的培训和教育,组建更强 大的电商队伍,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该文对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 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农村电商人才队伍综合能力 素养。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写进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体系内,实现 乡村振兴,必须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组建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他们成 为懂技术、懂专业、懂生产、懂管理的全能型人才。互联网时代,电商成为农村 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但目前农村电商人才数量较少,很多农民对计算机技 术的掌握不到位,加上政府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设施不全面,导致 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滞后。发展农村电商的关键在于培养专业的电商人 才,互联网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培训和教 育,壮大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队伍的力量。1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个长期性工作,系统政府做引导,由具体的部门予以 实施,同时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构成完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虽 然当前政府越来越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当做新农村 经济建设的关键,但在人才队伍的培训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问题。1.1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政府也是培训资金的主要来 源方,但由于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工作时效较长,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付诸实践, 同时产生的效果也会因为具体地区而有所不同。政府目前对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 才队伍的培训支持力度不够高,拨款不足,导致培训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落后,师 资水平不高,影响电商人才队伍的培训效果。1.2 培养对象文化水平低农民是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教育的主要对象,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在农村留守的主要是思维僵化的农民群体,他们对新事物、 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比较低,接受过程缓慢,需要长期系统化的培训,才能取得一 定的成绩,而且大部分农民本身就缺乏计算机操作技能,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不 到位,这与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条件相悖,很多农民完全没有使用计算机进行电 商操作的经验,学习起来难度很大,久而久之,很多农民可能失去学习的信心和 积极性。1.3 培训软硬件设施条件不足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需要配备专门的设施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软件 等,但是当前硬件和软件设施条件都不足,有的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率不高,缺 乏足够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给农民进行实践操作,也不能提高他们的电商业务水 平。比如电商经营模式中,农民需要学会运营线上店铺、营销公众号等,需要学 会产品设计、文案图片等方面的编辑,由于农民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缺乏 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外加软硬件设施缺失,导致很多农民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 得不到真正的提升,影响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实效性。1.4 培训制度不完善对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进行培训,除了基础知识、业务技能的讲解,还应 该要形成统、规范的培训考核制度,才能对农民接受培训之后的效果进行检验。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制度不完善,缺乏考核制度,即使有些地区开设 了培训课程,也仅仅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上课,没有对最终的培训效果进行总结与 分析,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的长期开展。2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和措施2.1 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政府是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也是主要的支持力量, 为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水平,必须要从政府层面出发,对新型职业 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一方面,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部门,负责 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将当地的农村电商专家老师组织起来,与乡镇 对接,为新型职业农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电商人才 队伍培训的实际支持力度,比如从资金拨款、培训教师安排、提供培训资源等方 面着手,强化电商人才培训工作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更加良好的培训氛围, 提高社会大众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2.2 精准定位培训对象在进行电商人才队伍培训之前,应该要对培训对象进行精准定位,而不是笼 统地进行培训,以免影响培训效果。通常来讲,返乡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返乡 农民工、本地的种养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青少年群体等,是电商人才培 训的重点对象,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而且学历较高,文化基 础功底更扎实,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容易。进行培训之前要提前做好培训对象 的筛选,也可以通过宣传推广吸引一些愿意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到农村地区开展 电商业务,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再将这部分人当做培训的重点对象,开展电商创 业培训指导,同时给他们讲解电商帮扶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 进一步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农村基层,并且留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目前很多农村地区都已经连通了互联网,也有农民使用手机等设备,可以借 助网络开展培训计划的宣传和推广,覆盖本地所有农民群众,对于有参加培训意 愿的农民,可以按照相关的报名方式参与培训I,由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筛选培训I, 从而提高培训工作效率,达到精准培训电商人才的目的。2.3 完善电商人才培训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受农村经济发展限制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软件和 硬件设施不足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瓶颈,不仅无法给农民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也 无法为电商事业的发展搭建基础的平台。对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培训设施, 比如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仿真实验室等,各种必要的硬件设施,将学员组织 起来,进行统一的培训。针对当前农村培训现状,培训机构可以与高校开展合作, 借用高校的设施设备等进行培训,满足培训工作所需。在培训过程中也要给学员 提供更多实操机会,比如可以开发电商模拟软件,教学员学会电商贸易的基本操 作,包括店铺申请、产品设计、店铺运营管理等,为电商人才提供实践学习的机 会,更快地融入电商环境,开展电商业务。另外,互联网的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