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桥街丹桂小区微改造--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docx
-
资源ID:234616
资源大小:28.3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市桥街丹桂小区微改造--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书.docx
设计说明书(7)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6、采用的相关规范、技术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9)市政工程勘察规范二、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CJJ56-2012);<1)气候市桥街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区的中心地带,东毗石基镇,南邻桥南街,东北接东环街,西北为沙头街,辐地面积11.35平方公里。本项目属沿海平原地区,风向以偏东或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4ms.冬季1月,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春季4月,风向不甚稳定,以南或东南风为主;夏季7月,盛行风向是东南风:秋季10月,以偏北风为主,全年少吹西风。各季的平均风速相差不大。由于太平洋热带气团和印度洋赤道气团的影响,每年69月常有台风侵袭,区内主要灾害性气候为台风伴暴雨及雨季洪涝害。(2)地形地貌项目所处地区地貌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道路位于建成区。(3)地基土性能评价原路基填I.:现状道路路基的填上压实性较好,可充分利用。2、工程现状分析道路工程一、工程概述1、地理位置番禺区市桥街丹桂小区微改造(下简称本项目)位于番禺区市桥街丹桂社区,本项目对捷进二路、丹桂园大街、捷进路、丹桂园大街四巷、丹桂园大街六巷、丹桂园大街八巷、丹桂园大街十巷、丹桂园大街十二巷、丹桂园大街十四巷、丹桂园大街十六巷及7条小支路进行改造。景观园林改造内容详见相关专业图纸。2、工程规模、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1)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本项目对捷进二路、丹桂园大街、捷进路、丹桂园大街四巷、丹桂园大街六巷、丹桂园大街八巷、丹桂园大街十巷、丹桂园大街十二巷、丹桂园大街十四巷、丹桂园大街十六巷及7条小支路进行道路路面改造,项目建设总长约1.17公里,捷进二路宽度约16米,其余道路宽度约为6128米。原路面的雨污合流井及需提升或降低至新的地面标高,并更换新的井座井盖。小区的交通组织需要重新规划,以缓解小区内交通拥堵的问题。(2)设计内容根据设计合同要求本次设计内容主要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园林景观工程,木册图纸仅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3、设计依据设计主要依据如下:(1)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印发的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穗更新函2018702号)(2)番禺区市桥街丹桂小区微改造设计中标通知书;(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4)本单位收集的市桥街部分规划资料:(5)微改造方案审查专家意见;(6)甲方提供的实测1:500电子地形图;本项目包括捷进二路(A线)、丹桂园大街(B线)、捷进路(C线)、丹桂园大街四巷(J线)、丹桂园大街六巷(I线)、丹桂园大街八巷(H线)、丹桂园大街十巷(G线)、丹桂园大街十二巷(F线)、丹桂园大街十四巷(E线)、丹桂园大街十六巷(D线)及7条小支路,总长约1.17公里。3、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控制标高1)现状道路标高本项目属旧路改造工程,A、J线路段,根据建设要求拆除原破旧混凝土路面后,重新铺筑混凝上路面,道路设计高程原则上按原混凝上路面高程设计。沿线相交的路口或支路按现状道路进行接顺处理。2)沿线建筑物高程本项目位于丹桂园小区内,项目周边存在密集建筑,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无人行道,建筑物与道路高差不大,道路设计标高按原路面高程设计。(2)纵断面设计1)设计标高为车行道中心线路面标高。2)本项目属旧路改造工程,AJ线路段属于街区内交通量较大的道路,根据建设要求拆除原破旧混凝土路面后,重新铺筑混凝土路面,道路设计高程原则上按原混凝土路面高程设计。道路交叉口施工时应使路口中心高四周低,路面排水顺畅,不出现积水现象。4、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原则上按现状道路进行设计。各路段的横断面布置情况如下:(1)捷进二路A线AK0+010-AK0+082路段2«1(人行道)+2.5(11(平行式停车位)+7m(机动车道)+2.5m(平行式停车位)+2m(人行道)(2)其他道路段横断面布置形式仍维持原有道路宽度即为机动车道宽度不变,不另专设人行道。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平行式停车位。道路机动车道横坡为双向1.5%,坡向道路两侧:人行道横坡为单向1.5%,坡向道路侧。(I)机动车道现状分析现状机动车道部分碎路面出现损坏现象,路面因敷设地下管线开挖修复造成的新旧路面交错,影响景观效果及存在行车安全隐患。(2)人行道现状分析原道路未设置人行道,本次道路升级改造仅捷进二路有条件增设人行道。(3)排水管线分析沿线均有完善的排水主管系统。三、总体设计1、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等外道路。2)计算行车速度:等外道路15kmh.道路的设计速度根据道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确定。本项目为旧街巷改造工程,平面线形改变余地不大,同时为避免大填大挖,纵坡各要素严格受限。设计速度的选择依据道路的等级、平面线及纵坡等因素综合确定。3)荷载标准:汽车荷载:公路Tl级,人群荷载:人群荷载:3.5KNm24)净空高度:机动动车道24.5m:自行车、行人N2.5m5)车道宽度按现状道路宽度,般路段车道宽度为3.5)o6)路拱横坡:按现状道路横坡,行车道1.5%,人行道1.5机7)抗震设防标准L:按地震基本烈度七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8)设计洪水频率:1/1009)坐标系统:西安坐标系统10)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2、线路平面设计路线平面根据现场已建道路进行拟合,道路中线按现状道路中线布设。且由于年代久远,当时施工没有留下竣工资料,原道路的路面结构根据路面检测资料确定。(2)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等外道路;2)设计车速:15kmh;3)设计标准轴教:BZZ-100;4)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路面20年。(3)路面结构设计新建混凝土路面结构面层:20Cm厚C35混凝土路面基层:18Cm厚61%水泥石屑稳定层路面结构层总厚38cm(4)混凝土路面技术指标及材料要求1)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计算参数表4-2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计算参数结构层材料规格适用层位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MPa)抗弯拉强度4.5MPa水泥磴20cm厚而层290006%水泥稳定石屑18cm厚基层13000.52)混凝土路面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a、水泥水泥可选用普通珪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中3.L2中的要求。水泥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中3.1.1中的要求。b、粗集料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四、道路工程1、路基工程(1)路基设计要点1)路基宽度:按现状道路宽度改造。2)路拱横坡采用1.5%;3)路基边坡:无。4)路基填筑材料回弹模量220NPa。5)路基填料路基分层填筑厚度不得大于30cm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4-1示。表4T路基压实度(玳型压实标准)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范围(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路堤上路床030294510下路床30-80N94310上路堤80150293315下路堤>150290215零填及挖方路基030N94-103080-102、路面结构设计(1)设计原则按照公路自然区划图,本工程屈于IV7华南沿海台风区,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方案,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耍求。原道路是碎路面,经过多年的使用,及地下管线的开挖修复等,碎路面破旧不堪,路两侧,经过道路与隔离带处压低高度,以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3)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4)人行道上行进方向的坡道应W5%,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车辆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绿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练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道为1:20。4.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按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执行。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中3.4.1中不低于In级的要求。c、细集料细集料应使用腹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或混合砂,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E-30-2003)表中3.4.1中不低于m级的要求。d、水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碎养生所用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盐类有机物等。饮用水一般适用于股,非饮用水经化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e、钢筋本工程的钢筋采用HPB300及HRBlOO级钢筋,其性能及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3、人行道(1)设计要点本工程仅在捷进二路A线AK0+010-AK0÷082路段有条件增设人行道。人行道上需设置无障碍通道及盲道,导向盲道及提示盲道颜色为中黄色。在盲道的走向、高度等变化处均需提前布设提示盲道,在盲道起点、终点及交叉位置均需布设不小于导向苜道宽度的提示盲道。人行道结构层设计如下:新建透水破人行道路面结构:面层:6cm厚人行道透水砖调平层:3Cm厚DSMI5预拌水泥砂浆基层:15Cm厚4%水泥稔定石屑(2)道路无障碍设计(1)本项目设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障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人行道上连续铺设,宽度为03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行。(2)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的人行横道线的绿石部位设置绿石坡道,其中三面坡缘石坡道的坡率W5%。坡道下口高出行车道的地面不得大于Io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