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神经病学脑电图技术操作规范.docx

    • 资源ID:279610       资源大小:18.7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神经病学脑电图技术操作规范.docx

    神经病学脑电图技术操作规范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已不在局限于神经系统疾病,而是已广泛用于各科危重患者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2 .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3 .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4 .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5 .危重患者监测。6 .睡眠障碍。7 .脑死亡的辅助检查。【禁忌证】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操作方法及程序】1 .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Id停用镇静催眠药。检查前向患者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悄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做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2 .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F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患者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3 .电极位置国际通用Ws2O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否则只能称为近似IOS20系统。测量时应用标志笔在头皮上点出电极位置、测量后用70%乙醇或两酮充分去脂后用导电胶将盘状电极一一粘于正确位置上。长期监测脑电图除用导电胶外,加用火胶固定电极、电极安放完毕测头皮电极间阻抗,应5kf1.,而且各电极阻抗应基本匹配。特殊电极:必要时可以加特殊电极,如蝶骨电极用于癫病或疑为癫痫的患者,硬膜外电极及深部植人电极用于癫痫患者手术前或手术中定位。4 .导联每一个放大器有两个输入端、有两种基本导联。5 .放大器有4项主要功能。(1)敏感性:输入电压和波幅之比,单位为fiV/mm。国际通用敏感性力10ptVmm或7pVmm0(2)时间常数:输入电压通过放大器后衰减63%所需的时间。国际通用0.3s。(3)高频滤波:又称低通滤波。国际通用75Hz即75HZ的频率通过放大器后明显衰减。改变放大器参数来消除伪迹是错误的,因其可以导致波形、波幅失真。(4)交流滤波:仅使50HZ或60HZ电流(视输入电源周期数而定)明显衰减。国际脑电图及临床神经生理学会规定尽量不用交流滤波.但目前国内受脑电图室设备的限制,可以用交流滤波,6 .记录速度用记录纸的脑电图仪纸速应为30mm/S。用荧光屏扫描显示的脑电图仪,在具备自动测量频率条件下扫描速度可变,仍以每30mni相当Is为宜。7 .检查程序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不应少于3Omin,睡眠监测至少应包括一个完整的唾眠周期,录像脑电图监测最好监测到与过去发作完全相同的1次发作。在描记中患者任何动作均应及时记录于记录纸上,尤其出现发作时更应详细记录。(1)应包括参考导联、纵向双极导联及横向双极导联。(2)应在参考导球中进行生理反应及诱发试验。(3)睁闭眼:在参考导联,基线平稳时做3次睁闭眼,每次3s,间隔10s.(4)过度换气:在参考导联做过度换气3min,每分钟呼吸15-20次。儿童不能合作者可令其吹置于嘴前的羽毛或纸片,过度换气后至少描记3niin,如有异常应描记到异常消失。(5)闪光刺激:将10万烛光的白炽闪光灯置于患者眼睛前20-30cm,患者闭HO用不同频率闪光刺激,每个频率刺激IOs,间隔10%常用频率为1Hz,3Hz,91.1.z>>12Hz,15Hz>>18Hz>>2OHzt25Hz,3OHz,4OHz及50HZo(6)每次描记前应做10s仪器校准,各放大器输入50PV电压,观察其阻尼及敏感性以及生物校准,各道均将(进入输入1、41进入输入2,描记IOsz观察频率响应。仪器校准及生物校准各道完全一致,才能进行患者描记,否则应先进行仪器调试。患者描记完毕再做IOS仪器标准。8 .脑电图报告应采用描写式报告。(1)节律:应描写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及两测对称性;是否在全部安静描记中为主要频率。(2) p(beta)波:应描写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及两侧对称性,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并应估计在全部描记中所占的比例。(3) 6(theta)及S(de1.ta)波:应分别描写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及两侧对称性,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井应估计在全部描记中所占的比例。(4)睁闭眼,描写睁眼后脑电图的变化,是否出现异常波及其部位以及闭目后恢复情况。(5)过度换气:描写过度换气后脑电图的变化及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过度换气后恢复至过度换气前背景的时间,如出现异常波应描写波形及部位以及出现方式,即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6)闪光刺激:描写闪光中及闪光后脑电图变化。如有节律同化应注明出现部位及刺激频率。如有异常波应描写波形,部位及出现方式。(7)睡眠:除描写背景活动外,应描写睡眠现象(顶尖波、睡眠纺锤,复合波)的出现部位,两侧是否对称。还应叙述睡眠纺锤的频率及波幅以及每次出现的持续时间。还应对睡眠分期作描述。如唾眠中出现异常波,应描写出现于哪一期,出现部位及出现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神经病学脑电图技术操作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