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学反诈宣传告家长书.docx

    • 资源ID:292383       资源大小:18.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反诈宣传告家长书.docx

    中学反诈宣传告家长书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学生家长已成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荒湖中学呼吁各位家长、老师加强自我防护,时刻拉响警钟,防范电信诈骗。为了大家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常见电信网络诈骗伎俩1、QQ.微信诈骗冒充班主任或老师以收取相关费用等名义的电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学校班级群,在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微信头像和昵称改成老师的模样,在群里发布收取费用的通知,对群里的家长和学生实施诈骗。盗用他人QQ、微信号诈骗。用盗用QQ、微信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等方式付款,进行诈骗。2、电话诈骗一是诈骗分子以公检法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用户人身安全或者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用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二是诈骗分子冒充银行电话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号码和金融服务,用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用户账户内的资金。3、短信诈骗诈骗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用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用户拨打假冒的银行、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用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4、网络交易诈骗一是以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和游戏皮肤为诱饵实施的电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QQ.微信、网络游戏沟通平台等工具与学生聊天取得信任,以免费提供游戏皮肤、游戏装备等方式引诱中小学生使用家长的微信、支付宝扫码,骗取其支付密码,套取其家长手机上的资金,对其实施诈骗。二是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俗称“杀猪盘”。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币),对方返回105%,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立即消失。(杀猪盘: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是诈骗团伙对交友、婚恋类网络诈骗的一种俗称;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电信网络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准备好人设、交友套路等“猪饲料”,将社交平合称为“猪圈”,在其中寻找被他们称为“猪”的诈骗对象。通过建立友好或者恋爱关系,即“养猪”'。最后骗取钱财,即“杀猪”。警方提示,“杀猪盘”始于交友恋爱、热于投资、终于诈骗。)5、借贷诈骗诈骗分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他人上当受骗。6、恶意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康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使其上当受骗。7、盗取学生信息诈骗诈骗分子搜索到学生个人信息,冒充老师、同学与学生的家人联系,谎称其生病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让家长快速汇钱。电信网络诈骗基本防范措施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层出不穷,侵害范围广,必须加强防范。1、家长不得将班级群的二维码泄漏给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不得邀请无关人员进群。2、家长准确记录学校、老师的联系电话,留意老师的讲话声音和语速。3、确实需要发生资金往来的,家长须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班主任、科任老师沟通,不急于扫对方发送的二维码。4、家长在群内看到与金钱有关的消息需提高警惕。5、家长主动将本人在班级群呢称改为学生姓名+称呼+电话号码以便班主任、科任老师识别。6、家长对孩子使用的手机不要绑定任何银行卡,微信中的零钱不要超过IOO元,加强对电子支付密码的管理与保密。7、家长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尤其加强对孩子在家期间的监管力度,做到不打开别人发来的任何链接,任何转账汇款都要断然拒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01“四要”1 .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2 .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及时撤回。3 .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4 .接到可疑电话或被骗要及时拔打HOo5 2“四不”1 .不轻信来路不明的微信、电话、短信。2 .不汇款到突如其来的账户。3 .不泄漏身份、手机号、银行卡等信息。4 .不点击网页或短信中的不明链接网址。03“六个一律”1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2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3 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4 .所有短信,需要击链接的,一律删掉。5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6 .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04“八个凡是”1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2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3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4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诈骗。5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都是诈骗。6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7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8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反诈宣传告家长书.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