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3心肌损伤标志物解读(全文).docx

    • 资源ID:317684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心肌损伤标志物解读(全文).docx

    2023心肌损伤标志物解读(全文)心肌损伤标志物是心肌损伤发病69小时后,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的标志物。理想标志物的特性:时间限定性,比例特异性,敏感被测性,分级相关性。心肌损伤标志物分类及测定:反应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生物化学标志物包括心肌酶及心肌蛋白等,前者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后者有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含量丰富。红细胞AST约为血清的10倍,轻度溶血会使测定结果升高。1、参考值:40UL(37),通常采用酶偶联速率法。2、临床意义:AST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天或1周,随后降低。因为AST不具备组织特异性,故单纯的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血清乳醐兑氢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是葡萄糖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脑、红细胞、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LD是分子量135KD的四聚体,由M型和H型亚单位构成5种同工酶:H4(LD1XMH3(LD21M2H2(LD3M3H(LD4M4(LD511、参考值:2、临床意义: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胞质内物质外漏到细胞间液及外周血中。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LD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8-12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高峰,712天恢复正常。连续测定乳酸脱氢酶,对于就诊较迟,肌酸激酶已恢复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在ATP提供的能量下,催化肌酸生成磷酸肌酸和ADP,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其次为脑组织的细胞质和线粒体。1、参考值:偶联法或连续监测法,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肌酸显色法,男性15163U/L,女性3135ULo2、临床意义: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肌酸激酶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8小时即明显升高,1036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如肌酸激酶小于参考值上限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但也应除外心肌小范围损伤及心内膜下梗死等情况。病毒性心肌炎时,肌酸激酶明显升高。多发性肌炎和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肌损伤、各种插管术和术后、肌内注射氯丙嗪等,肌酸激酶均可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是一种二聚体,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有三种同工酶,CK-BB(分布在脑),CK-MB(分布在心肌),CK-MM(分布在骨骼肌1、参考值琼脂糖凝胶电泳法zCK-MM94%96%zCK-MB<5%zCK-BB极少。2、临床意义:诊断急性心肌梗死:CK-MB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小时后增高,930小时达高峰,23日恢复正常。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肌酸激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CK-MB持续处于高水平,说明心肌梗死在继续;若下降后又升高,提示原梗死部位在扩展或又有新的梗死出现。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心脏手术、冠状动脉造影也有CK-MB的升高。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肌萎缩、挤压综合征、肌内注射等,CK-MB也可轻微升高。心肌肌钙蛋白其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小时出现。1、参考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心肌肌钙蛋白T正常范围是0.020.13gL,>0.2gL为临界值,>0.5gL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正常范围是0.1-0.2gL,>1.5gL为临界值。2、临床意义: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高峰z10-15日恢复正常;心肌肌钙蛋白I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1420小时达高峰,57日恢复正常。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I可敏感地反映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的存在。可用于溶栓后再灌注的判断。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健康人血中含量极低。由于肌红蛋白相对分子量小,且存在于胞质内,故在肌肉损伤时出现较早。1、参考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5085gL;放射免疫分析法,685gLo2、临床意义: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肌红蛋白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0.52小时即可升高,512小时达高峰,1830个小时恢复正常。其他:肌肉损伤、休克及肾衰竭时肌红蛋白也增高。综合比较对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应进行综合评价,如肌红蛋白在AMI后出现最早,也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很强;TNT和TNI出现稍延迟,而特异性很高,在症状出现后6小时内测定为阴性则6小时后应再复查,其缺点是持续时间可长达1014天,对在此期间出现胸痛,判断否有新的梗死不利。CK-MB虽不如TNT、TNI敏感,回寸早期(<4小时)AMI的诊断有较重要价值。心肌血管标记物检测B型钠尿肽(BNP)1、由心室分泌;2、心室压增加,或心室扩张时刺激BNP分泌;3、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血管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诊断心衰:BNP<100ngL,心衰的可能性极小,其阴性预测值为90%,如果BNP>500ngL,心衰可能性极大,其阳性预测值为90%oBNP在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心肌损伤标志物解读(全文).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