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泥熟料—矿渣为主要的研究对象.docx

    • 资源ID:342510       资源大小:216.9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泥熟料—矿渣为主要的研究对象.docx

    1、第四批预实验配合比第四批所采用的配合比仍旧以水泥熟料一矿渣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上几次的试配基础上,另外增加三组配合比。详见2014412-郑文元-第8周-工作报告。配合比见表1。表1第四次预实验配合比编号水泥Na2SO4矿渣砂水净水灰比Al48244085221440.300A248244085221560.325A348244085221680.350A448244085221800.375A548244085221920.400编号水泥Na2SO4NaOH矿渣砂水净水灰比Bl48244.84085221680.350B248247.24085221680.350B348249.64085221680.350编号生石灰Na2SO4矿渣砂水净水灰比Cl9619.23845221680.350C29619.23845221680.350C39619.23845221680.350编号熟石灰Na2SO4矿渣砂水净水灰比Dl9619.23845221680.350D29619.23845221680.350D39619.23845221680.3502、搅拌制度搅拌制度基本上参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根据碱激发水泥的特点稍微进行了修改。具体搅拌步骤如下所示:1)将胶凝材料的干料(水泥和矿渣或石灰和矿渣)低速搅拌180s;2)加入水低速搅拌30s;3)第二个低速30s开始时加入砂,然后高速搅拌30s;4)停90s,在第一个15s内将叶片和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5)高速搅拌60s。3、实验结果及分析拌合物的状态见附图,从拌合物的状态可以看出,A、B两组的工作性较好,D组工作性次之,C组工作性最差。其中,C3组未能成型。实验中发现,C组在拌合过程中大量放热,反应很快,在净水灰比同为0.350时,拌合物成型较为困难。胶砂己测得的部分强度见表2。表2第四批预实验部分抗压强度编号3d抗压强度平均值(MPa)7d抗压强度平均值(MPa)Al21.4627.14A218.2623.61A316.8522.06A413.8419.46A511.7317.07Bl14.220.27B211.8212.98B320.8524.78Cl18.4322.72C220.6724.15Dl20.8222.92D228.3331.05D326.2331.94图1A组抗压强度与净水灰比的关系图2相同水灰比下不同配合比抗压强度对比从图1可以看出,A组胶砂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升高而降低,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存在同样的规律,7d抗压强度较3d抗压强度增长约30%,A5组甚至达到将近50%,并且这五组的强度增长都比较稳定且有规律,这与蒲心诚书中提到的规律很接近,因此对于该组的后期强度增长有比较大的信心,目前还在等待该组14d抗压强度的结果。不过早期强度低仍然是这种水泥的一个缺点,因此考虑通过掺入部分NaOH进行改善。从B组的结果可以看到,NaOH掺量为1%及1.5%时,胶砂的强度并没有增大,反而减少。掺量为1.5%时,强度仅A3组的50%左右,可能是实验误差,目前已另做一组进行验证,正在等待结果。当NaoH掺量为2%时,3d抗压强度较A3组提高23.7%,7d强度较A3组提高12.3%,这组结果与我们预期的最接近。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猜测,随着NaOH掺量的不同,胶砂的强度存在从降低到升高的过程,也就是说,掺量的不同,可能决定浆体的水化反应得到抑制或加强,NaoH可能存在一个最优掺量,因此该方案仍然需要继续进行研究。C组与D组的早期强度很高,这是因为这两组实验都是直接提供Ca(OH)2,因此水化的进程比A、B两组都更快,强度更高,但由于大部分的反应过程都在前期已经进行,后期的水化要比A、B两组弱很多,因此可以看到,C、D两组的强度增长并不如A、B两组。而C组,由于强度并不理想,同时反应较快,工作性较差,因此不进行下一步研究。D组的强度较高,虽然工作性也不如A、B两组,但是,应该进行一些改善。另外,从图2可以看到,通过改善配合比,相较于A组,早期的抗压强度基本都有一定的提升,这说明大致方向是正确的,接下来,主要精力放在继续研究A、B、D这三组配合比,进一步进行细化对比,找到工作性和强度都比较优秀的配合比,另外,也要继续通过阅读文献获得更多的信息。附图:D3

    注意事项

    本文(水泥熟料—矿渣为主要的研究对象.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