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docx

    • 资源ID:356478       资源大小:17.4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docx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邪气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不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以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一、护理评估(1)观察患者体温、寒热、汗出情况。(2)观察患者有无鼻塞情况,了解涕液颜色、性质等Q(3)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了解痰液的性质。(4)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呕、腹泻等情况。(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6)中医证型:风寒束表证。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脉紧Q风热犯表证。证候: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暑湿袭表证。证候: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滑数。卫气同病证。证候: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打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3)高热期应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Q若汗出热退,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Q(4)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咳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5)给药护理:风寒束表证,汤药宜热服,服药后要加盖衣被,以微微出汗为宜。风热犯表证,汤药宜温服。(6)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辛辣、煎炸、油腻厚味食物。风寒束表证,宜热食,忌生冷,服药后可鼓励患者进食热粥,并稍加衣被,以助汗出。恶寒时,可饮生姜红糖水。风热犯表证,可多食水果,可给予金银花、板蓝根水,或多饮清凉饮料Q(7)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安慰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8)临证(症)施护:风寒束表证,发热无汗时,遵医嘱针刺。鼻塞流涕者,可用热毛巾敷鼻额部或按摩迎香穴Q风热犯表证,口渴者,可给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0暑湿袭表证,头身疼痛者,遵医嘱针刺或采用刮疼疗法。(9)中医特色治疗护理:恶寒、发热:a.遵医嘱刮疹,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b.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c.遵医嘱中药泡洗。头痛:a.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Q咳嗽、咳痰: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鼻塞、流涕:a.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等穴。三、康复及健康指导(1)起居有常,饮食有节。(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被,避免外邪侵袭,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3)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可进行耐寒锻炼,自夏天开始,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四、中医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1)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年老体弱者、反复外感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Q(2)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使室内空气时常新鲜,并有充足的阳光照射Q(3)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忌油腻、辛辣、燥热,保持充足的睡眠。(4)情志调理: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不良情绪。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5)中医饮食调护:风寒束表证:宜食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葱白、红糖等。食疗方:红糖生姜饮。生姜IOg,红糖15g。生姜洗净,切丝,沸水闷泡15分钟,加红糖调匀,趁热服下,温覆取汗。风热犯表证:宜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品,如西瓜汁、孽养汁、金银花茶等。食疗方:薄荷粥。鲜薄荷30g,粳米100g。将薄荷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梗米淘洗干净,置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至九成熟,加入薄荷汁,继续煮至粥成即可,温服,每日两次°暑湿袭表证:宜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食品,如丝瓜、冬瓜、绿豆汤等。食疗方:荷叶冬瓜汤。鲜荷叶1片,鲜冬瓜250g,食盐适量。荷叶、冬瓜共入锅内,加水煮至冬瓜熟,加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卫气同病证:宜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食品,如藕汁、梨汁等。食疗方:惹或仁茯苓粥。生蕙或仁60g,茯苓30g,白米60g。茯苓压碎,与蕙或仁和白米一起熬成粥,佐餐食用。

    注意事项

    本文(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常规.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