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样本5.docx

    • 资源ID:381191       资源大小:197.2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样本5.docx

    一、设计任务书粘贴二、确定设计方案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本设计中空气压缩机的后冷却器选用带有折流挡板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适用于下列情况:温差不大;温差较大但是壳程压力较小;壳程不易结构或能化学清洗。本次设计条件满足第种情况。另外,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坚固,传热效果好,而且能用多种材料制造,适用性较强,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大型装置中。采用折流挡板,可使作为冷却剂的水容易形成湍流,可以提高对流表面传热系数,提高传热效率。本设计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采用的材料为钢管(20R钢)。2.2流动方向及流速的确定本冷却器的管程走压缩后的热空气,壳程走冷却水。热空气和冷却水逆向流动换热。根据的原则有:(1)因为热空气的操作压力达到LlMPa,而冷却水的操作压力取0.3Mpa,如果热空气走管内可以避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2)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的温度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间,因壁面温度与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防止把管子压弯或把管子从管板处拉脱。(3)热空气走管内,可以提高热空气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因为管内截面积通常比管间小,而且管束易于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查阅化工原理(上)P201表4-9可得到,热空气的流速范围为530ms1;冷却水的流速范围为0.21.5本设计中,假设热空气的流速为8ms,然后进行计算校核。2.3安装方式冷却器是小型冷却器,采用卧式较适宜。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3.1设计条件由设计任务书可得设计条件如下表:类型体积流量(标准m3min)进口温度()出口温度()操作压力(Mpa)设计压力(Mpa)空气(管内)15148421.11.2冷却水(管外)25330.30.4注:要求设计的冷却器在规定压力下操作安全,必须使设计压力比最大操作压力略大,本设计的设计压力比最大操作压力大O.IMPa。3.2确定主要物性数据3.2.1定性温度的确定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管程气体的定性温度为T=95C2壳程水的定性温度为,=辽=2"3.2.2流体有关物性数据根据由上面两个定性温度数据,查阅化工原理(上)P243的附录六:干空气的物理性质(IOL33kPa)和P244的附录七:水的物理性质。运用内插法(公式为y=y,+(第一券)/(。-J)X(L岩一),可得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空气在95C,1.2MPa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Pi(kgm3)定压比热容CpikJ(kgC)粘度U,(Pas)导热系数1(Wml,)空气11.361.0092.17×1050.0317水在29的物性数据如卜,物性密度P<1(kgm3)定压比热容Cp0kJ(kgC)粘度人(Pas)导热系数o(Wm1r,)水996.04.1758.21×10,0.0601注:空气的物性受压力影响较大,而水的物性受压力影响不大。空气密度校正,由化工原理实验P31,公式2-36得:P273Pi=1.293-=1.293×(1.2MPa101.33kPa)X273/(273+95)=11.36kgm3P273+T四、传热过程工艺计算4.1 估算传热面积4.1.1 热流量空气的质量流量为mi=60VJ,(OC,latm)=60×83×1.293=6439.14kg/h根据流体力学(上)P177,公式(4To9),热流量为Qi=miCpi(T1-T2)=6439.14X1.009×(148-42)=6.887×IO5kj/h=1.913×105W4.1.2平均传热温差根据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5,公式1-11,tm=(ZTJ=Ai(0,latm)=51.26eCIn4.1.3传热面积由于管程气体压力较高,故可选较大的总传热系数。初步设定设K1=200WnC:根据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4,公式1-2,则估算的传热面积为s=-191300=18.66mKiMm200x51.264.L4冷却水用量根据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5,公式1-8mo =CpOQi6.887×105(r2-) 4.175×(33-25)=20620 kg/h4.2主体构件的工艺结构尺寸4.2.1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625X2.5mm的传热管(碳钢管);由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7表1-3得管壳式换热器中常用的流速范围的数据,可设空气流速u=8ms,用U计算传热膜系数,然后进行校核。4.2.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62,公式3-9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V _6439.14/(11.36x3600)0.785×0.0202×8=63 (根)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18.66TaiinS 3.14 × 0.020 × 63=4.72 m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1- 3 m,则该换热器管程数为Np=L / 1=4.72/3=2 (管程)传热管总根数N = 63X2= 126 (根)。单根传热管质量加二夕/万4方=7850×3×3. 14×0. 0225X0. 0025=4.4. 2.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63,公式3T3a和3T3b,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T1 -T, R=-=13.25-t,33-25=0. 0657; Tl 148-25依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6,公式3-13,温度校正系数为7?2 + 1× R-I InInBI-PR2-?(1 + R +Jw +1)13.252 + 1X 一13.25-1Inin 1-°°6510.065x13.252 - 0.065(1 +13.25 - Jl 3.252 +1)2 - 0.065(1 + 13.25 + 13.252+1)M).依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6,公式3T4,平均传热温差校正为t=×tn,=51.26X0.931=47.72()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O.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合适。4.2.4 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其中,每程内的正三角形排列,其优点为管板强度高,流体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的壳程内可排列更多的管子。查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46,表2-3管间距,取管间距:t=32mm。由化工原理上册P278,公式4-123,得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为1.lXJ由%13根由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67,公式3T6,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QQQP为S=t2+6=322÷6=22nun正三角形排列取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mmo4.2.5 壳体内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n=O.7,由流体力学与传热P206,公式4-115,得壳体内径为Di=1.O5t1177=l05×32×1260.7=450.8mm,查阅化工原理(上)P275,附录二十三:热交换器,取b=450mmo4.2.6 2.6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5X450=112.5m,故可取h=110mm。取折流板间跑B=04Di,则B=O.4X450=180mm<.取板间距H=150mm,则:折流板数N11=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30001=-1501=19块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4.3换热器主要传热参数核算4.3.1热量核算(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于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由流体力学与传热P164,公式4-60、h0=0.36%ReO"PrIC(2k严其中:当水做冷却剂时,粘度校正为(幺)°m=1.05当量直径,管子为正三角形排列时.,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2,公式3-22得Jl>>×0.0322一一×0.0252)=0.0202m3.14×0.025壳程流通截面积,由流体力学与传热P164,公式4-62,得So=BD(1-)=0.15×0.45×=0.0148m2t0.032壳程冷却水的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匕20620/(3600x996.0)u,570.01480.389m/s996.0×0.389×0.0202二9532.730.000821普朗特准数(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26,公式1-43)cpoo4175×0.000821Pr=,=57.03o0.0601因此,壳程水的传热膜系数瓦为ho=0.36X0601×9532.73°55×57.03,y3×1.05°140.0202=6408.1W(m2C)(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由流体力学与传热P158,公式4-52a、4-52b,得.h1=0.O23Reo8Pr0*4其中:管程流通截面积4,一 3.14x()022424126X=0. 0198 m管程空气的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匕 6439.14/(3600x11.36)U1 =Si0.0198=7. 95 m/s11.36 × 7.95 × 0.022.17×10-5=8. 32369 ×10,普兰特准数Pr=1009×2.17×10-50.0317=0.691因此,管程空气的传热膜系数h为h=0.023X83236.9。8.69F3X竺卫Z=281.74W(m2)0.02(3)基于管内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i查阅化工原理(上)P365,附录22,得 冷却水侧的热阻Rs>=0.000172m2"CW1 热空气侧的热阻Rsi=0.000344m2W1 钢的导热系数=45Wm1r1因此,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1,公式3-21=FRfi+Kihid+R-T0.0211八八0.0025×0.02FO.000344+F281.7445×0.02256408.1×0.0250.02÷0.000172×0.025解得:Ki=237.80W/(m2)此计算值与前面的初设值Ki=200W/(m2C)的关系:Ki237.80

    注意事项

    本文(换热器设计说明书样本5.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