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docx
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XXX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版次号: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二。二C)年八月编制人员职务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第一章总论11.1 概述11.2 项目背景21.3 建设必要性31.4 编制依据41.5 编制范围61.6 研究过程61.7 研究内容71.8 主要结论7第二章区域概况及建设条件82.2村庄现状12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133.1 服务范围133.2 污水规模分析133.3 水质确定153.4 中水回用规模163.5 公共厕所规模163.6 垃圾收集站规模20第四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214.1 工艺设计原则214.2 工艺选择原则214.3 污染物去除机理214.4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234.5 工艺流程及说明28第五章污水管网工程305.1 设计原则305.2 竖向标高305.3 管材选择315.4 水力计算345.5 污水管径确定355.6 污水管网设计365.7 破路恢复375.8 主要工程量37第六章污水处理厂工程386.1 场址选择386.2 高程布置396.3 工艺设计396.4 总图设计446.5 建筑设计466.7 电气设计516.8 仪表及自控设计546.9 采暖及通风设计57第七章中水回用工程607.1 设计原则607.2 中水管道设计60第八章公共厕所及垃圾收集站工程638.1 设计思路638.2 设计指导思想638.3 设计原则648.4 总体方案648.5 建筑方案658.6 结构方案688.7 配套公用工程70第九章环境保护829.1 编制依据829.2 环境保护范围829.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839.4 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及措施849.5 结论86第十章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8810.1 劳动安全8810.2 卫生防护89第十一章节能专篇9011.1 设计目的9011.2 设计依据9011.3 工艺节能措施9011.4 建筑节能措施9111.5 电气节能措施9111.6 管理措施92第十二章组织管理与运行9312.1 组织机构9312.2 项目管理9312.3 项目运行93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9413.1 建设工期9413.2 项目实施进度94第十四章项目招标方案95第十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615.1 工程概况9615.2 估算编制依据9615.3 估算编制办法9815.4 建设项目总投资9915.5 工程投资比例分析99第十六章融资方案IOl16.1 资金使用计划10116.2 资金筹措10116.3 融资方案分析101第十七章财务评价10217.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0217.2 财务数据预测10317.3 财务经济评价104第十八章结论与建议10718.1 结论10718.2 建议107第一章总论1.1 概述Ix项目名称:2、建设单位:3、建设地点:4、建设性质:5、建设内容及规模: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建设期1.2 项目背景13建设必要性1.4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66号)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DBHJ/0012020)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201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版)(GB50014-2006)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1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I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13、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1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16年版)(GB50011-2010)2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1、钢结构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GB50017-2017)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24、2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材料。1.5 编制范围1.6 研究过程1.7 研究内容1.8 主要结论第二章区域概况及建设条件2.1区域概况2.1.2 地理位置2.1.3 地形地貌2.1.4 气候2.1.5 水文地质2.1.6 自然资源2.1.7 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战略2.2村庄现状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3.1 服务范围3.2 污水规模分析3.2.1 设计年限及服务人口3.2.2 生活污水量预测3.2.3 设计规模3.3 水质确定3.3.2出厂水质确定3.4 中水回用规模3.5 公共厕所规模3.5.1 现状公厕情况3.5.2 规范分析依据1、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2、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规范(GB/T38353-2019);3、项目单位提供其他现状资料和规划资料3.5.3 相关规定1、根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I4-2016的规定1 )独立式公共厕所按照周边环境和建筑设计要求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类别设置符合下表规定。独立公共厕所类别设置区域类别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公共绿地及其它环一境要求的区域类城市主、次干路及行人交通量较大的道路沿线二类其它街道三类2 )独立公共厕所平均每侧位建筑面积指标应为:一类:5-7f;二类:3-4m2;三类:2-2.9m23 )当公共厕所面积为70平方米时,侧位面积指标宜为4.67m;/位。4)公共场所公共厕所侧位服务人数应符合下表规定。公共场所公共厕所侧位服务人数公共场所服务人数(人/侧位天)男女广场、街道500350车站、码头150100公园200130海滨活动场所60405)商场、超市和商业街公共厕所数应符合下表规定。商场、超市和商业街公共厕所数购物面积(而)男厕位(个)女厕位(个)500以下12501-1000241001-2000362001-40005104000每增加2000Hf,男厕位增加2个,女厕位增加4个6)独立公共厕所管理间面积应视条件需要设置,一类宜大于6Irf,二类宜为4-6m2r三类宜小于4m2o7)公共厕所应设置工具间,面积宜为1-2nf。2、根据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规范(GB/T38353-2019)的规定:1)选址应在地势较高、不易积存雨水、无地质危害地段;宜建在农村地区的村庄入口、主要街巷、道口、广场、集贸市场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较集中且方便使用者到达的区域;与集中式给水和地下取水构筑物等的距离应大于30m,避免污染;宜建在所服务区域的常年主导的下风向处。2)可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人流量,分别设置一类、二类、三类农村公厕。农村公厕类别及设置要求序项目类别及要求号一类二类三类1平面布置大便间、小便间与洗手间应区分设置大便间、小便间与洗手间应区分设置;洗手间男女可共用大便间、小便间与洗手间应区分设置;洗手间男女可共用2管理间(肝)>12812V8;视条件设置3第三卫生间有视条件设置无4工具间(肝)212视条件设置5位建筑指标(肝/位)51034.92-2.96照度(Lx)150100757坐便器普通坐便器,洗净式坐便器视条件设置普通坐便器普通坐便器8小便器半挂半挂不锈钢或瓷砖小便槽9便器冲水设备自动感应或非接触式人工冲装置自动感应或非接触式人工冲装置手动阀、脚踏阀、集中水箱自控冲水10无障碍厕位或无障碍专用厕所间有有视条件定11蹲、坐位扶有有视条件定手12 洗手盆有有视条件定13 除臭设备有有视条件定除臭设备是指具有对农村公厕臭味有处理效果并形成合理气流组织的通风设备或系统3、按服务人口设置,有户厕区域宜为500-1000人/座,无户厕区域宜为50-100人/座;按服务半径宜为500-1000m/座。4、农村公共厕所占地面积宜为60-100ml建筑面积宜为20-60ml流动人口多、旅游线路沿线等区域可适当增加面积。3.5.4规模测算分析3.6垃圾收集站规模3.6.1 现状垃圾收运系统3.6.2 垃圾的产生量分析3.6.3 规模确定第四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4.1 工艺设计原则在污水处理设计选择工艺时,应本着如下原则进行分析比较:所选工艺必须技术先进、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稳定,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所选工艺应减少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省占地面积和降低能耗。所选工艺应易于操作、运行灵活且便于管理。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应能对工艺运行参数和操作进行适当调整。所选工艺的操作维护应方便简单、易于管理。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应与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方式结合起来考虑。污水处理排出的污泥应易于处理和处置。4.3 污染物去除机理4.3.1 B0D5的去除4.3.2 COD的去除4.3.3 N的去除4.3.4 SS的去除4.4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按照工程经验和从国内外运行的实例来看,要实现该污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采用传统生化处理,在合理选择处理工艺参数的情况下是可以确保稳定达标的。生化处理不仅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更主要是处理效果较稳定。因此本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采用生化处理为核心工艺。生化处理工艺有多种类型,选择何种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站设计的关键,处理工艺选择是否合适不仅关系到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而且还将影响工程的投资、运行稳定性、运行费用和管理等方面。因此,必须根据国情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慎重选择,以获得最佳处理效果。对于本工程,主要是去除BOD5、CODcrsNH3-NxSS等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