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儿科新生儿硬肿症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 资源ID:445942       资源大小:18.2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科新生儿硬肿症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者,亦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若发生在严重的感染损伤过程中,则无季节性。发病年龄多为710天的新生儿,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易见本病。本病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气血未充,元阳不振,外因为护理不当,感受寒邪或感受他病。病理主要是阳气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肾。【诊断】1.体温不升,多在35以下,最低者可低于30,全身冷,反应差,哭声低微,重者不能吸吮,呼吸浅表或暂停。2 .硬肿先出现在小腿、大腿外侧,以后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也受累,严重者波及全身。受累部位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捏起或移动,按之似硬橡皮样。伴水肿者,按压可有凹陷。皮肤呈暗红色,严重者呈青紫色。3 .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由于缺氧与酸中毒,血气分析可有血PH降低、Pa2降低、PaCO端高。由于心肌损害,心电图可表现Q-T延长、低电压、T波低平或S-T段下移。有DlC表现者,血DlC指标阳性。【治疗】硬肿症的治疗原则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其中阳虚者温补脾肾,寒甚者散寒通阳,血瘀者行气活血。同时配合复温,中药外敷等法,可增强疗效。一、辨证论治本病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主要从患儿体温、硬肿部位、硬肿面积来区别。若一般反应尚可,体温正常或不升,硬肿以下肢、面颊为主,硬肿面积50%者为轻症;反应较差,体温不升,硬肿涉及四肢、臀部、面颊及全身,面积50%者为重症。轻症多属寒凝血瘀证,重症多属阳气虚衰证。重症死亡率较高。本病临床尚需辨别虚、寒、瘀孰轻孰重。患儿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的重症多属虚;反应尚可,全身欠温,四肢发凉,肌肤硬肿的轻症多属寒。两种证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瘀象。1.寒凝血涩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暗。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举例: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丹参、川茸、桃仁、红花、白芍各6g,桂枝3g,细辛2gO加减:硬肿甚加郁金、鸡血藤各6g。虚甚加人参3g,黄黄6g。寒甚加制附子、干姜各3g。2.阳气虚衰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浅红不显。治法:益气温阳,调和气血。方药举例:参附汤加味。人参3g,黄黄、丹参、当归、巴戟天各6g,制附子、桂枝各3g。加减:肾阳衰加鹿茸03g0口吐白沫,呼吸不匀加僵蚕、石菖蒲、胆南星各6g。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赤芍各6g。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6g。二、中成药1.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80100ml中静滴。每日1次,715天为1个疗程。用于各种证型。2.盐酸川尊嗪注射液,每日6-10mlkg,最多不超过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80100mI,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用于各种证型。三、外治疗法生葱、生姜、淡豆豉各30g。研细混匀,酒炒,热敷于局部。用于寒凝血涩证。当归、红花、川号、赤芍、透骨草各15g,丁香9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g,肉桂6g。研末,加羊毛脂100g,凡士林900g,拌匀成膏。油膏均匀涂于纱布上,加温后,敷于患处。每日1次。用于阳气衰弱证。四、复温疗法复温是治疗本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多种。轻者可放在2628°C室温中,置热水袋,使其逐渐复温。重者先置2628C室温中,1小时后置28暖箱中,每1小时提高箱温1,至3032°C,使皮肤温度达36C左右。也可因地制宜,采用其他各种保暖和复温方法,在1224小时内使体温恢复正常。五、针灸疗法针刺关元、气海、足三里。针后加灸。温灸局部用艾条温灸。【预防及护理】做好孕妇保健,尽量避免早产、产伤、窒息。寒冷季节做好新生儿保暖,调节产房内温度为20左右,尤其注意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保暖工作。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患儿衣被、尿布应清洁柔软干燥,睡卧姿势应勤变换,严防发生并发症。对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滴奶,必要时鼻饲,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血浆。

    注意事项

    本文(儿科新生儿硬肿症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