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 资源ID:445945       资源大小:16.9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胎黄胎黄,又称胎疸,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面目皮肤发黄为主证。根据黄色的轻重程度和出现消退时间的长短,区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致病原因,多由湿热、寒湿蕴郁脾胃、肝胆之间,流溢于皮肤所致。病重者湿热化火,可内陷厥阴,出现昏迷、抽搐,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诊断】1.生理性黄疸,常见于出生后23天,经过710天,自行消退,早产儿及体弱者,可延长到14天。一般精神良好,眠食正常。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先后不一,黄疸逐日加重,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常伴有肝脾肿大等症状。2 .注意患儿的体温高低,有无呕吐、食欲不振、精神困倦、昏迷、抽搐等症状,以区别胎黄的性质和轻重程度。3 .注意患儿大小便的颜色以及肝脾肿大的程度和范围,分析胎黄原因,是否和瘀积有关。4 .出生后黄疸即明显加深,要询问母亲的胎孕史,询查有否血型不合及溶血等病史。5 .血清胆红素增高。感染引起的黄疸,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溶血引起的黄疸,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先天性胆道闭塞出现的黄疸,大便呈白陶土色,粪中尿胆原为阳性或弱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治疗】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56天达高峰,7天以后自行消退,临床无其他症状,毋须治疗。病理性黄疸,要找出致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辨证论治根据病程长短与黄疸的色泽,临床分为湿热、寒湿、瘀积三证。治法以利湿为主,配合清热、散寒、化瘀诸法。1.湿热发黄面目皮肤发黄,鲜泽如橘皮色,尿赤,神倦,食少,或有发热便秘,舌红苔黄,重者可见烦躁、口渴、呕吐、惊叫、肚腹饱胀,甚至惊厥。治法:清热利湿。方药举例: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桅子、大黄、茯苓、泽泻、车前子、黄柏各IOgo加减:呕吐,加竹茹、半夏各10g。腹胀,加蕾香IOg,厚朴、枳实各6gO高热烦躁,加水牛角15g,生地黄10g,黄连3g,板蓝根20g。惊厥,加安宫牛黄丸1粒,分次鼻饲。2.寒湿发黄面目皮肤发黄,色淡晦暗,日久不退,神疲纳少,浸赤便澹,舌淡苔白。治法:温中化湿。方药举例:茵陈理中汤加减。茵陈、党参、茯苓、白术各10g,干姜、甘草各4g。加减:面色苍白,精神委靡,加黄芭、当归各10g。食少泛恶,加半夏、麦芽各10g。肢冷脉细,加附子或干姜5g。3 .瘀积发黄肤目黄,颜色较深,晦暗无华,漫赤,大便灰白,右胁下痞块质硬(肝肿大),腹胀食少,精神不好,苔黄,舌质紫。由久病入络,瘀血郁积所致。治法:化积消瘀。方药举例: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茵陈、大黄、桅子、柏皮、当归、生地黄、川茸各610g°加减:脉细,加附子5g。腹胀痞块质硬,加丹参6g,三棱、莪术各4g。二、简易方药茵陈10g,车前草15g,煎汤代茶。皮仁根30g,洗极净,煎汤代水服。三、针灸疗法体针肝俞、胆俞,阳陵泉,三阴交。手法:浅刺、轻刺,均不留针,每日1次,连针3次。【预防与护理】1.曾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孕妇平时要讲究饮食卫生,忌食辛辣煎炙物品。4 .孕妇患有肝炎者,要及时治疗。5 .要预防初生儿感染,尤其是早产儿。6 .密切观察胎黄色泽的变化,有无闭脱预兆等。7 .对孕妇及新生儿,注意安全用药。

    注意事项

    本文(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