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讲义文稿】精神分析语境中的移情.docx

    • 资源ID:46173       资源大小:39.4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讲义文稿】精神分析语境中的移情.docx

    【讲义端】阍分析语境中的移情“移情”一词是精神分析学、移情美学、移情心理学、移情伦理学和移情现象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但上述五种理论中的移情”是一个同名异义词,其所对应的德语或英语并不相同。“移情0在精神分析学中对应的德语是CIbertragUng、英语是transference,而在后四种理论中对应的德语则是EinfijhlUng/Empathie、英语是empathy。由于EinfijhIUngEmpathieempathy这些词在不同学科、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和含义,因此它们被译为汉语时又有不同的译法。在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的语境中(1)广义来说,精神分析学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由于精神分析和治疗主要是在精神病院或私人诊所进行和完成的,而且具有临床性质,加之精神分析师和治疗师主要是精神科医生,所以笔者在这里把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区别开来。,人们一般将其译为“共情”;在美学、现象学和道德哲学的语境中,人们一般将其译为1移情”或“同感"。如此一来,我们就发现在汉语思想中,"移情”"共情同感”等默念常常是混用的,而其中最易导致误解的混用是"作为Ubertragung的移情”与“作为Einfuhlung的移情"、利普斯心理学意义上的移情与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移情的混用。饕于此,笔者试图“正本清源”,通过系统考察和辨析“移情"(Obertragung/EinfiihIUng)这个概念在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美学、现象学和道德哲学中的不同用法,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区别,揭示并祛除种种混淆和误解,同时为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确定恰当的汉语译名。作为一项系统研究的起点,笔者将首先从精神分析学的移情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界定和辨析,澄清在精神分析学语境中,移情与投射(PrOjektiOrVProjeCtiOn)、移情与反移情(GegenObertragUng)、移情与共情(empathy)、移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精神分析学的移情薪念与心理学、美学、现象学和道德哲学中的移情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为我们准确理解和使用移情”概念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也为正确认识精神分析与治疗,理解医患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一、何谓移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清代文士纳兰性便.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一词中的千古名句,讲得是一个“移情别恋”的故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某某人“朝奉暮楚”“移情别恋”,这里指的是张三不爱李四爱王五,与精神分析学或心理学意义上的移情不是一个意思。移恬"(ClbertragungZtransference)这个概念最先来源于弗洛伊健的精神分析(PSyChOanaIySe)。弗洛伊德在对病人做精神分析时发现,病人会像对待他们童年的某个重要关系人(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那样对待分析师,把他所爱或恨的某个人的特质“转移”到分析师身上(2)参见美盖伊:弗洛伊德传,龚卓君、高志仁.梁永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86页。精神病人把自己对某个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特指精神分析师)身上,这种现象就叫做移情。后来,移情发展为精神分析的一个核心概念,而弗洛伊德时代的移情就念和后弗洛伊德时代的移情概念在内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3)SeeJosephSandler,ChristopherDare,AlexHolder,ThePatientandTheAnalyst,RevisedEdition,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2,pp.56-57.以下文中注简称为PA,并标出页码。在当今的心理治疗中,移情的工作定义是:“来访者对治疗师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由他/她自己的心理结构及过去经历所塑造,并包含从早期重要关系中转移到治疗师身上的感受、态度和行为。”(4)JanGrantandJimCrawley1TransferenceandProjection,Maidenhead:OpenUniversityPress,2002,p.4.以下文中注简称为TP,并标出页码。弗洛伊德认为,移情是"为旧有的冲突创造出的新形式:是"一种新制造出来的、变形了的神经症",一种新的、人为的神经症”(5)奥金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第362页。译文有修改。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认为只有当神经症患者的移情也就是神经症的时候,这一观点才是正确的,但这种神经症既不是新生的,也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旧病复发”,唯一的新变化是医生被卷了迸来,他更像是神经症的受害者而非制造者(6)参见瑞荣格:移情心理学,梅圣洁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第7页脚注。笔者同意荣格的观点。精神病人对医生的移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他/她实际爱或恨的还是以前所爱或恨的人,只不过医生成了替罪羊,病人的移情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如果医生真的以为自己是病人所爱或所恨的对象,并在认可和接受这种情感的同时做出积极的回应(即反过来爱上病人或对病人产生恨意),那么医生就陷入“双重身份"的境遇,“自作多情”的结果势必会破坏甚至中断治疗。弗洛伊德认识到移情是一种矛盾的现象。病人对分析师的移情和爱,既是分析师最难克服的障碍,也是最可资利用的方便法门(7乂美盖伊:弗洛伊德传,第253页。如果分析师利用得好,就能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如果利用得不好,它就会变为阻抗(ReSiStenZ)(8)参见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361页。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要告诉病人,他/她的情感并非源于当前的治疔情境,也与医生本人无关,而是重熨呈现了他/她以往的某种经历。因此,医生应该让病人"将重演(repetition)化作回忆(recollection)"(9)同上,第361页。如果病人能够和分析师展开积极合作,把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和记忆.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梦境和幻想,把人际关系、工作和原生家庭情况等,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分析师;而分析师在“共情”的基础上,遨请病人一起对他/她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对他们的创伤记忆或情感体脸给出合理的解释,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记忆或体验对他们当前生活的影响,那么就有可能“修通”(WOrkthrOUgh)病人的移情.使他们"撤回"或"升华"对分析师的情感投射。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对病人的心理进行改造,“使无意识成为意识,消除压抑的作用,或填补记忆的缺失PO)参见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353-354页。荣格同意弗洛伊篌的观点。他认为病人一旦出现移情,医生就必须将它作为治疗的一部分而努力去理解它,否则它就会变成另一种神经官能障碍;如果移情断裂了,医患之间的联系一无论是消极的(恨),还是积极的(爱)一就会中断(11)参见瑞荣格:移情心理学,第17、34页。二、移情与反移情弗洛伊德通过对杜拉病例(12)参见美)盖伊:弗洛伊德传,第279-288页。的反思认为,杜拉在接受治疗时,实际上把对父亲的暗恋转移到他身上,而他却无意识地对杜拉的移情实行了一种“反移情”(GegenijbertragUng)(13)“反移情.概念找早是由弗洛伊德在1910年召开的纽伦堡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论文精神分析治疗的未来前景("DieZUkiinftigenChanCenderPSyChOanaIytiSChenTherapie")中提出的,后来在1915年发表的对移情之爱的种种观察("WeitereRatschlagezurTechnikderPsychoanalyseIII:BemerkungenuberdieObertragUngSliebe")中再度做了讨论。除了这两个文本,在弗洛伊德已发表的著述中几乎找不到其他关于这个概念的论述。笔者对德文版弗洛伊德全集做了检索,GegeniibertragUng这个词只出现了4次,2次是在精神分析治疗的未来前景,2次是在对移情之爱的种种观察。(SeeSigmundFreud,'ObservationsonTransference-Love"(1905a),ed.andtrans,byJ.Strachey,TheStandardEditionoftheCompletePsychologicalWorksofSigmundFreud,Vol.XII,London:TheHogarthPress,1958,pp.160-161,footnote.以下文中注简称为SEXlL并标出页码。反移情是与移情相对置的概念,通常是指精神分析师对精神病人的移情的体验和反应。在最先提出反移情这一概念时,弗洛伊德把它理解为分析师的一种“租抗”:“我们开始注意到反移情',它是病人对分析师的无意识情感施加影响的结果分析师应该意识到这种反移情的存在并且克服它。"(14)SigmundFreud,"TheFutureProspectsofPsycho-AnalyticTherapy"(1910d),ed.andtrans.byJ.Strachey,TheStandardEditionoftheCompletePsychologicalWorksofSigmundFreud,Vol.XI,London:TheHogarthPreSS,1957,pp.144-145.在这段话中,弗洛伊德揭示了反移情的起因(它是病人对治疗师的无意识情感影响的结果),但没有说明反移情是否是治疗师对病人的移情。不过,从他写给费伦齐(S.Ferenczi)的信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说:,在病人面前,医生应该是不透明的,他应该像一面镜子,只把病人展示绐他的东西如实地展示给病人自己。"(SEXIIJ18)镜子的背面是看不见的,也就是说,分析师是不透明的。分析师对病人的反移情不是“反过来”对病人产生移情,而是对病人的移情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应该是中立的,是基于共情的一种理性的”理解和分析。弗洛伊德之后,反移情概念的内涵逐渐变得丰富和复杂起耒。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应该在这一概念的原本意义上使用它,即反移情是分析师对病人的非移情式的情感反应。霍费尔(W.Hoffer)和切迪亚克(CChediak)就持这样的观点,前者最早区分了分析师对病人的移情和分析师的反移情(PA,88),后者认为分析师对病人的情感反应有很多种,这些反应都可以叫做"反反应"(8Unter-reactions),而反移情只是其中一种。这些反反应包括:基于病人提供的信息以及分析师的智识做出理智的理解;将病人作为一个人格的一般反应:分析师对病人的移情,即对由病人的某些特征所唤起的早年部分客体关系的再体脸;分析师的反移情,即分析师对由病人的移情要求他所扮演的角色的反应:对病人的共情性认同(PA,92)。桑德勒(SandIer)、达雷(Dare)和霍尔德(HoIder)认为,"反移情的反'字意味着与病人的移情平行的一种反应(就像副本、配对物),也意味着对反应的反应(就像抵消、中和)”(PA,84)o由此看来,反移情的.反”既不是分析师.反过来”(inturn)对病人移情,也不是“反对”(against)多情,而是分析师对病人的移情所做出的反应。格兰特(JanGrant)和克劳利(JimCraWIey)也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反移情:"我们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大部分来自于我们作为治疗师所体验到的移情与投射,以及我们对这些过程的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反移情”(TP,12)也有一部分人大大扩展了对这一蜕念的理解,认为反移情主要源于分析师对病人的移情。例如,弗里斯(RobertFlieSS)认为"移情来自病人,而反移情则来自分析师,依照定义,二者是对等的"(15)RObertFlieSSJCoUmeEranSferenCeandCounter-identifation"1JounaloftheAmericanPsychoanalyticAssociation

    注意事项

    本文(【讲义文稿】精神分析语境中的移情.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