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骨瘤王振宁.ppt

    • 资源ID:474638       资源大小:886.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骨瘤王振宁.ppt

    颅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颅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 of the skull Case ReportCase ReportPresentation:张某,女,32岁。发现右枕部头皮下肿物伴有头痛近1年,肿物呈进行性增大,头痛为偶发性钝痛,每天发作34次。未诉其他不适。患者因怀孕3个月,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今年6月份剖腹产后,行CT检查发现右枕骨内侧板类圆形骨质密度病灶,向颅内突起约1.8cm。基底宽约3.5cm。相应右枕部可见软组织影。Examination:见右枕部邻近枕外隆突处一类圆形肿物,肿物基底直径约4cm。触诊质地较硬,无压痛,活动受限。Imaging StudiesPreoperative CT scans 右枕骨内侧板类圆形骨质密度病灶,向颅内突起约1.8cm。基底宽约3.5cm。相应右枕部可见软组织影。Preoperative CT scansProperative MRI scans行颅脑MR检查示右枕骨大小约455042mm异常信号灶,信号不均匀,T1WI突入脑内部分呈低信号,脑外部分为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为主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脑内部分未见强化,脑外部分边缘呈结节样强化。病灶与脑实质分界清楚,呈挤压改变。头皮帽状腱膜下局部软组织明显肿胀.MRV显示右侧横窦、乙状窦受压截断。Operation术中见腱膜下隆起的增生软组织,质地较韧,切除后见骨肿瘤。骨瘤质地坚硬,血供一般。见肿瘤骨性部分与窦汇、横窦与乙状窦交界部分的窦壁粘连紧密。切除肿瘤后,用硅橡胶塑型,颅骨成形。Postoperative CT scansPathology头皮下肿物以及枕骨肿物(镜下):肿瘤为梭形细胞构成,背景可见丰富的胶原纤维,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符合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Review of the literatureClinical Desmoplastic fibroma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骨良性肿瘤,最常见于长骨、骨盆及下颌骨。发病率为所有良性骨瘤的0.3%,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局部侵袭性。发生在颅骨的DF更为罕见,国外目前报道17例,国内未见有文献记录。发生于颅骨的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最先报道于1978年.(Gardini et al.Desmoplastic fibroma of frontal bone-report of a case.Pathologica70:575-579)国外文献报道的17例,见于13篇个案报道中。年龄从3个月86岁,其中11例为成人,6例为小儿。男性5例,女性12例。5例为颞骨,5例为额骨,5例为顶骨(其中1例位于矢状缝),1例为额颞骨,1例为颞顶骨。发生于枕骨的DF未有报道。颅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通常生长缓慢,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如头痛,头部外形不对称。17例中大部分局限于骨,2例有软组织侵犯,3例有颅内侵犯,尚没有侵犯脑实质的报道。1例报道广泛侵入硬脑膜。DF的发生率在性别上无差异,但是发生于颅骨的DF较多为女性(12:5),并且5个男性中年龄跨度为3个月21岁。(3m,3y,22m,18y,21y)组织病理学上,DF以均匀一致的梭形细胞梭形细胞以及丰富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为特征。镜下细胞缺乏异型性,少见有丝分裂相。鉴别诊断上,需与良性及恶性的骨梭形细胞瘤相鉴别。如骨纤维结构不良,低级别的骨肉瘤以及非骨化性纤维瘤。过深染色、有丝分裂相以及细胞的多形性有助于鉴别DF和低级别骨肉瘤。免疫组化在这两种骨瘤的鉴别中无诊断意义。颅骨内脑膜瘤有时会与DF不易鉴别,但通常EMA(上皮膜抗原)阳性可以区分二者。PothologyDifferential diagnosesHistological differential 纤维肉瘤、非骨化纤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Ridiological differential 纤维结构不良、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脑膜瘤、脑转移瘤、单纯性骨囊肿、软骨肉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尽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非常罕见,尽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非常罕见,但在骨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病理诊但在骨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病理诊断可确诊。断可确诊。Management文献报道,不包括颅骨的DF中,术后复发率为2030,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7年。Inwards et al.报道7例骨促结缔增生性纤维瘤全切病人,随访未见复发,而11例未行全切而进行骨瘤刮除术的DF患者中,有9例复发。以往报道的17例颅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病人,均行完全切除,术后随访时间时间3个月到6年,17例均未见复发。Management对于手术全切困难或者扩大全切会造成严重的功能损伤的病人,放疗或许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Sanfilippo曾单用放疗治疗一例29岁骨盆DF女性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随访30个月影像复查未见进展。关于DF的化疗目前未见报道。Conclusions1.DF虽然生长缓慢且组织学上具有相对良性的特性,但由于其局部侵袭性,DF仍然应该归类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骨瘤。2.影像学诊断没有特异性,最后诊断依靠病理。3.手术整块切除肿瘤以及周边骨组织是比较认可的治疗措施,除非肿瘤位于全切比较危险的区域。4.虽然这种骨瘤具局部侵袭性,全切仍可治愈。

    注意事项

    本文(骨瘤王振宁.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