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 资源ID:477373       资源大小:410.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空气成分矿井空气成分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其组成如表:气体成分按体积计%氧气(O2)20.96氮气(N2)79.00二氧化碳(CO2)0.04 地表大气组成成分 1、氧气(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1.105;氧气化学;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易使其他物质氧化,能助燃,是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煤尘爆炸性质活泼,易使其他物质氧化,能助燃,是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当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出不良的生理反应,出现种当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出不良的生理反应,出现种种不舒适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种不舒适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立方米。氧浓度(体积)/%主要症状17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10-12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 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相对密度为1.53),往往积聚于巷道底板上及下山掘,往往积聚于巷道底板上及下山掘进工作面,对人体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进工作面,对人体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空气中二氧化空气中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体积)%主要症状1呼吸加深,但对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人体很快疲劳5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6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7-9动作不协调,大约10分钟可发生昏迷9-11几分钟内可导致死亡 3、氮气、氮气(N2)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0.97;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矿井生产中常被当做惰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矿井生产中常被当做惰性气体用来灭火或惰化采空区。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氮气对人体无害,性气体用来灭火或惰化采空区。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氮气对人体无害,但是在井下有限空间里,当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时,将相对降低氧气浓但是在井下有限空间里,当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时,将相对降低氧气浓度而使人缺氧窒息。度而使人缺氧窒息。导致矿井中氮气浓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导致矿井中氮气浓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1)、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氮气。许多低瓦斯矿井的煤层岩气体中,氮)、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氮气。许多低瓦斯矿井的煤层岩气体中,氮气往往占有较大的比气往往占有较大的比 2)、在矿井防灭火中人为注氮,惰化采空区时泄露的氮气。)、在矿井防灭火中人为注氮,惰化采空区时泄露的氮气。3)、胺类炸药爆破以及含氮有机物的腐烂等产生一定量的氮气。)、胺类炸药爆破以及含氮有机物的腐烂等产生一定量的氮气。第二章第二章 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 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氨气、氢气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硫、二氧化硫、氨气、氢气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将重点介绍矿井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将重点介绍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及安全标准。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及安全标准。一、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一、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 1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范围内时有爆炸的危险。范围内时有爆炸的危险。主要危害:主要危害: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结合力比氧大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结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窒息”。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的中毒程度与空气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的中毒程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和时间的关系如表,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生成鲜红的碳氧血中一氧化碳和时间的关系如表,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生成鲜红的碳氧血红素,故一氧化碳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均呈樱桃红色。红素,故一氧化碳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均呈樱桃红色。主要来源:主要来源: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一氧化碳浓度%人体的反应0.02连续呼吸23小时,轻微头痛0.04连续呼吸12小时,眩晕、头痛0.08连续呼吸45分钟,耳鸣、头痛、心跳0.16连续呼吸0.52小时,四肢无力、呕吐、感觉迟钝0.32连续呼吸20-30分钟,丧失知觉,呼吸停顿,以致死亡1.281-3分钟死亡 2、硫化氢(、硫化氢(H2S)硫化氢(硫化氢(H2S)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 0.0001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硫化氢相对密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硫化氢相对密度为度为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2.5个体积的硫化氢,个体积的硫化氢,所以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硫化氢能燃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所以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硫化氢能燃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时有爆炸危险。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能引起鼻炎、气管炎、和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能引起鼻炎、气管炎、和肺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降低时肺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降低时主要一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或死亡,硫化氢中毒症主要一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或死亡,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状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主要来源: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积水中放出。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硫化氢浓度(体积)%主要症状0.0025-0.003有强烈臭味0.005-0.011-2小时内出现眼与呼吸道刺激症状,臭味“减弱”或“消失”0.015-0.02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反应迟钝,眼与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症状0.035-0.0450.5-1小时内出现严重中毒,可发生肺炎、支气管炎及肺水肿,有死亡危险0.06-0.07很快昏迷,短时间内死亡主要危害主要危害:第三章第三章 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一、自救器的种类一、自救器的种类:过滤式过滤式隔离式隔离式化学氧化学氧压缩氧压缩氧二、二、ZH-15型化学氧自救器型化学氧自救器 1、使用时间:、使用时间:中等功率中速行走中等功率中速行走20min 大功率快速行走大功率快速行走15min 佩带静坐佩带静坐60min自救器自救器自救器自救器化学氧化学氧额 定 保额 定 保护时间护时间O2浓度浓度18%CO浓度浓度1.5%2、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1)、佩带位置:)、佩带位置: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内卡与腰带外卡之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内卡与腰带外卡之间,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间,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2)、开启扳手:)、开启扳手: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下拉护罩胶片,仍掉保护带,用拇指扳起红色扳手,拉托底,右手下拉护罩胶片,仍掉保护带,用拇指扳起红色扳手,拉断封印条。断封印条。3)、去掉上、下外壳:)、去掉上、下外壳: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扔掉;抓住头带、取出呼吸器、丢掉下外壳。下扔掉;抓住头带、取出呼吸器、丢掉下外壳。4)、提起口具并立即戴好:)、提起口具并立即戴好:拔掉口具塞,整理气囊,将口具放拔掉口具塞,整理气囊,将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向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向自救器先呼一口气,然后进行呼吸。自救器先呼一口气,然后进行呼吸。5)、夹好鼻夹:)、夹好鼻夹:两手同时抓好鼻夹垫的圆柱形把柄,憋住一口两手同时抓好鼻夹垫的圆柱形把柄,憋住一口气,使鼻夹垫准确夹住鼻子,用口呼吸。气,使鼻夹垫准确夹住鼻子,用口呼吸。6)、)、取下矿灯帽,带好头带,带上矿灯帽,撤离灾区。取下矿灯帽,带好头带,带上矿灯帽,撤离灾区。3、佩带自救器的注意事项:1 1)、当在井下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征兆时,必须立即正确)、当在井下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征兆时,必须立即正确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不要等看到烟雾再佩戴。佩戴自救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不要等看到烟雾再佩戴。佩戴自救器要操作迅速,准确到位。器要操作迅速,准确到位。2 2)、佩带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若途中感到吸气不足时不要惊慌,)、佩带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若途中感到吸气不足时不要惊慌,应放慢脚步,做深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应放慢脚步,做深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3 3)、自救器必须佩戴到安全地方方可取下,切不可因感觉干热而)、自救器必须佩戴到安全地方方可取下,切不可因感觉干热而取下。取下。4 4)、佩戴自救器脱险时,不要说话,必要时可用手势联系;而且)、佩戴自救器脱险时,不要说话,必要时可用手势联系;而且不要跑,要冷静、沉着,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沿最近的避灾路不要跑,要冷静、沉着,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沿最近的避灾路线撤离。线撤离。5 5)、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持不漏气,防止途中碰掉鼻夹,)、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持不漏气,防止途中碰掉鼻夹,万一碰掉鼻夹,要控制住不要用鼻孔呼吸,并迅速夹好鼻夹。万一碰掉鼻夹,要控制住不要用鼻孔呼吸,并迅速夹好鼻夹。6 6)、当发现自救器气囊逐渐缩小,这表明自救器的使用时间已接)、当发现自救器气囊逐渐缩小,这表明自救器的使用时间已接近终点。近终点。7 7)、平时佩带自救器时要随身携带,防止碰撞,跌落,不许当坐)、平时佩带自救器时要随身携带,防止碰撞,跌落,不许当坐垫用,不得随意打开外壳。垫用,不得随意打开外壳。第四章第四章

    注意事项

    本文(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