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耳鼻咽喉麻风诊疗规范.docx

    • 资源ID:5392       资源大小:15.7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耳鼻咽喉麻风诊疗规范.docx

    耳鼻咽喉麻风诊疗规范麻风(IePrOSy,lepra)是一种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流行病学】流行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在西藏、朝鲜等寒冷地区也可出现。青年多见,男性比女性常见。【病因】病原菌是麻风分枝杆菌,病原菌的检出率与麻风类型有关。瘤型麻风患者的粘膜、皮肤、淋巴结可见较多麻风杆菌。而结核样型麻风则不易查出病原菌。主要损伤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以鼻麻风最为常见,鼻部也是麻风最早侵犯的部位。主要通过接触性传染。感染后潜伏期很长,而且病变发展缓慢。【病理】由于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存在着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1 .抵抗力强,则表现为结核样型。麻风杆菌检查常为阴性,临床表现轻,病变较局限,预后好,可自愈。2 .抵抗力弱,则表现为瘤型。易在病损处找到麻风杆菌。临床表现重,病变范围广,进展速度快,有开放性传染性。3 .抵抗力介于强弱之间则表现为未定类、界限类或非特征型,最后常转变成结核样型或瘤型。【临床表现】麻风在耳鼻咽喉的表现为:1 鼻部症状最为常见,几乎都是瘤型麻风。主要表现为鼻干、脓涕、结痂、鼻出血、鼻塞等。也可出现粘膜肿胀,结节形成,破溃后出现溃疡或粘连。严重时导致鼻中隔穿孔、鼻尖下塌。2 咽麻风多由鼻麻风扩散形成。急性期可出现水肿,慢性期则表现为粘膜干燥、结痂、结节形成、溃疡、放射状白色瘢痕形成。有时可出现软腭坏死穿孔,悬雍垂或咽腭弓与咽后壁粘连。由于侵犯神经,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咽反射消失、腭肌麻痹出现开放性鼻音以及食物反流现象。3 咽麻风进一步可以发展为喉麻风,出现结节浸润及溃疡,最后瘢痕形成。好发于会厌根部及前联合。可以出现声嘶、喉鸣以及呼吸困难。4 耳麻风多见于耳垂,出现结节样改变。耳大神经增粗,呈条索状改变并有压痛是诊断麻风的一个重要体征。5 面肌逐渐变性、萎缩、瘫痪。麻风病一般潜伏期较长,发展缓慢。但是可以由于气候变化、感染、情绪精神变化等情况下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症状,称为麻风反应。可分为I型和II型。I型为细胞免疫型变态反应,表现为皮肤病变处出现红肿,局部发热,病变的神经干突然增粗,疼痛明显。但无全身症状。II型为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皮肤出现红斑,神经干肿胀疼痛、急性虹膜结膜炎、急性睾丸炎等。【诊断】根据接触史及全身和局部的粘膜、皮肤、神经的特征性表现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特殊检查包括:1 .细菌学检查:分泌物或组织涂片,抗酸染色寻找麻风杆菌。2 .病理学检查:组织切片中,瘤型麻风常可见大量麻风杆菌,结核型常阴性。3 .麻风菌素试验:瘤型麻风常为阴性,结核型常为阳性。麻风应与梅毒、萎缩性鼻炎、寻常狼疮等疾病鉴别。【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辅助局部以及对症治疗。1 .全身治疗。对麻风杆菌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氨苯飒、利福平、丙硫异烟胺、氯法齐明等。现在主张从中选择三种联合用药。氨苯碉IOOmg/d服,每周服用6d,停药Id。利福平近期疗效好,一次剂量为6001500mg°易耐药,不宜单独用药。丙硫异烟胺每次IOOmg,每天三次。氯法齐明IOOnIg/d。2 .对症治疗:主要是处理麻风反应,防止产生畸形或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主要用药有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反应停)等。如果有较重的神经痛,可以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3 .局部治疗:清理鼻腔痂皮,防止继发感染。鼻腔用石蜡油、薄荷油等润滑鼻腔,也可使用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涂抹鼻腔缓解干燥的症状。局部溃疡用30%三氯醋酸烧灼。

    注意事项

    本文(耳鼻咽喉麻风诊疗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