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口腔科学第九版重要知识点.docx

    • 资源ID:54104       资源大小:25.8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口腔科学第九版重要知识点.docx

    口腔科学L口腔:功能性器官,位于颌面部区域内。包括:牙、颌骨、唇、颊、颗、舌、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2 .口腔的界限:前界:上、下唇后界:会厌上:颗部下:肌性口底,中央大部为舌体两侧:面颊部3 .口腔分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口腔前庭:牙列、牙槽骨、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固有口腔:牙列、牙槽骨、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颗、口底构成。4 .腮腺导管口: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腮腺造影和腮腺导管的注药口。5 .翼下颌皱裳: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参考标志。翼下颌间隙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标志。6 .颊脂垫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重要标志。7 .牙: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8 .牙髓的功能:营养牙体组织,并形成继发牙本质。9 .牙周组织:牙的支持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龈。10 .舌乳头的分类和功能:丝状乳头:有刺状细小突起,上皮有角化呈白色,数量多,遍布舌体背面。菌状乳头:含味觉神经末梢。轮廓乳头:含有味蕾司味觉。叶状乳头:舌根两侧缘,数条平行皱裳。正常时不明显,发炎时充血发红,易被误诊为癌。乳牙20颗(罗马数字),恒牙28-32颗(阿拉伯数字)乳牙: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恒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IL5支面神经作用颍支:受损后额纹消失额支:受损后眼睑不能闭合颊支:受损后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下颌缘支:受损后下唇瘫痪、口角歪斜颈支:损伤后功能影响小12.口腔检查器械:口镜、镜子、探针(作用见第九版书P24)1.1 1度松动:牙向唇(舌)侧方向活动幅度在Inlm内H度松动:幅度l-2m1,伴有近远中向活动In度松动:幅度2mm以上,伴有近远中及垂直向多方向活动14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X线牙片、全景X片、X线头影测量术、锥形束CT(CBCT)15 .龈病(名解):牙体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16 .四联因素学说:宿主因素、微生物因素、食物因素、时间因素17 .踽病的分级(见第九版书P45)18 .楔状缺损的主要病因: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尤其是横刷法19 .牙本质敏感症的诊断方法:(1)用探针探查牙本质暴露区可找到敏感点,多位于牙颈部釉质牙骨质交界处(2)将室温的空气吹向敏感牙面,判断牙的敏感程度(3)根据患者的主观评价判断牙的敏感程度20 .牙髓病:口腔微生物是主要致病因素。物理因素:创伤、过高温度、相邻或对颌牙采用异种金属修复体、激光21 .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诊断:(1)典型的疼痛症状(2)患牙可找到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3)牙髓活力温度测验结果可帮助定位患牙治疗:开髓引流,根管治疗22 .抗力形(名解):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固位形(名解):防治填充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23 .慢性龈炎由菌斑引起。治疗:洁治术24 .妊娠期龈炎由菌斑引起。防治:婚前或孕前口腔检查。手术时期:妊娠4-6月、临近分娩时25 .药物性牙龈肥大:病因:苯妥英钠、硝苯地平、维拉帕米26 正常六要素(大题):磨牙关系、前牙倾斜度、后牙倾斜度、接触点、无牙扭转、Spee,s曲线基本正常27 .慢性牙周炎(名解):又称成人牙周炎,最常见的一类牙周炎,由长期存在的慢性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引起。28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早期: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程度较轻,牙尚不松动。晚期:深牙周袋形成,牙松动,咀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29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起因:HSVl病毒发病期:(1)前驱期(2)水疱期(3)糜烂期(4)愈合期治疗:(1)全身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利巴韦林(2)局部用药:漱口液:O.1%4)2%葡萄糖酸氯已定溶液、复方硼酸溶液漱口软膏:3%阿昔洛韦散剂:西瓜霜粉剂含片:葡萄糖酸氯已定片抗生素糊剂:5%金霉素甘油糊剂或5%四环素甘油糊剂生理盐水、0.1-0.2%氯已定液或O.O现硫酸锌溶液湿敷(3)物理疗法:氮就激光(4)对症和支持疗法(5)中医中药治疗30 .引起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31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新生儿鹅口疮、雪口病32 .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1)局部用药:2-4%碳酸氢钠溶液氯已定西地碘制霉菌素咪康咏(2)全身抗真菌治疗(3)增强免疫力(4)手术治疗33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特点(口腔溃疡):明显的灼痛感34 .口腔白斑病:癌前病变或恶性疾病35 .口腔扁平苔葬:癌前状态36 .艾滋病的口腔表现:(1)口腔念珠菌病(2)毛状白斑(3)卡波西肉瘤(4)口腔疱疹(5)HlV相关牙周病变:牙龈线形红斑(6)坏死性口炎(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8)非霍奇金淋巴瘤(9)唾液腺疾病(IO)乳头状瘤或局灶性上皮增生37 .局部麻醉(名解):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区域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区域痛觉消失,从而达到在无痛下治疗的目的。38 .麻醉药:利多卡因、丁卡因:表面麻醉、布比卡因、阿替卡因、普鲁卡因39 .表面麻醉适应症:表浅的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松动的乳牙或恒牙拔除、舌根、软腭或咽部检查、气管插管前的黏膜表面麻醉40 .牙钳由钳喙、关节和钳柄组成。41 .拔牙的适应症:(1)严重幽病(2)严重牙周病(3)根尖周病(4)多生牙、错位牙、埋伏牙(5)阻生牙(6)牙外伤(7)乳牙(8)需要治疗的牙(9)病灶牙(10)其他42,拔牙的禁忌症:(1)血液系统疾病,血红蛋白80gL可以拔牙(2)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术前应控制在二140/9OnInIHg,至少应=160lOOnmIHg(3)糖尿病,空腹血糖8.88mmolL(160mgdL)以下(4)甲亢,应控制基础代谢率+20%以下,脉搏不超过100次min(5)肾疾病(6)肝脏疾病(7)月经及妊娠期,妊娠期4-6月(8)急性炎症期(9)恶性肿瘤,放疗前7-10天拔牙,放疗后3-5年慎重(10)长期抗凝药物治疗(11)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2)神经精神疾病,全麻下拔牙43 .拔牙创的处理:(1)检查患牙是否完整、有无断根,有断根立即拔除(2)用刮匙清理拔牙创(3)修整过高或过尖的骨喳、牙槽中隔和牙槽骨板(4)复位扩大的牙槽窝或裂开的牙槽骨板(5)对位缝合切开、翻瓣拔牙或牙龈撕裂病例44.阻生牙(名解):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牙。下颌第三磨牙多见(智齿)45,干槽症:拔牙创急性感染,下颌后牙多见,尤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治疗:阻滞麻醉下,3%过氧化氢清洗,无臭味为止,生理盐水冲洗,在牙槽窝内放入碘仿纱条。46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1)口腔、鼻腔及鼻窦与外界相通(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感染(3)颌面部的潜在间隙(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5)颜面部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丰富47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名解):又称智齿冠周炎,指发生在萌出不全或萌出受阻的第三磨牙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治疗:急性期: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慢性期: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牙48 .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牙源性感染,婴幼儿多见,病原菌以溶血链球菌为主,其次金葡菌49 .切开引流的指征:(1)局部波动感、凹陷性水肿、穿刺见脓液(2)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3)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4)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5)影像学检查证明已形成脓肿者50 .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上颌前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感染,较少来自鼻侧及上唇底部的化脓感染51 .咬肌间隙感染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也可见于下颌磨牙根尖感染和下颌骨骨髓炎52 .口底蜂窝织炎(名解):是口底弥散性多间隙感染,包括双侧下颌下、双侧舌下和颈下间隙在内的5个间隙感染。53 .拜(名解):单个毛囊和皮脂腺发生浅层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痈(名解):感染累及多个毛囊和皮脂腺,引起较深层组织的化脓性炎症。54 .颜面部拜痈并发症:海绵窦静脉炎、眶周蜂窝织炎、口底蜂窝织炎、脑膜炎、脑脓肿、脓毒败血症55 .颜面部拜痈治疗:保守治疗,3%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用痈,利于脓头破溃引流,不会引起感染扩散56 .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1)血供丰富,组织再生和抗感染能力强(2)腔、窦较多,易感染(3)导致咀嚼功能障碍(4)妨碍正常进食(5)易发生机械性阻塞(6)愈后可能产生组织器官移位及瘢痕痉缩畸形(7)其他解剖结构伴有损伤(8)易并发颅脑损伤57 .三凹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58 .止血方法:指压止血、包扎止血、填塞止血、结扎止血、药物止血59 .伤员的运送:昏迷伤员:俯卧位,额部垫高、口鼻悬空、利于引流,防止舌后坠一般伤员:侧卧位,避免血凝块和分泌物堆积至咽部60 .牙脱位的治疗:部分脱位,使牙恢复正常位置并结扎固定3周左右。完全脱位,严格消毒,将脱位牙植入原位,并与邻牙结扎固定3周左右。61 .LeFOrt骨折(经过骨头):I型:梨状孔外下缘、根尖下、颔牙槽崎、上颌结节、上颌骨翼上颌缝H型:鼻骨、泪骨、眶底、额颌缝区、上颌骨翼上颌缝In型:鼻骨,泪骨,眶内、下、外壁,额额缝,额撅缝,上颌骨翼上颌缝62 .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须孔区、下颌区、牌突63 .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手术复位和内固定踝突骨折:闭合性复位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儿童颌骨骨折:尽早复位、保守治疗64 .颈骨额弓骨折:临床特点和诊断:骨折移位、开口受限、复视、出血和淤血、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口内切开复位、面部小切口切开复位、颍部切开复位、巾钳牵拉法、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65 .咀嚼肌紊乱疾病:临表:双侧肌痛、开口型不偏斜、开口度减小、被动开口疼痛明显,但开口度可增大、伴耳鸣眩晕等症状治疗:保守治疗66 .急性前脱位:女性多见,单侧急性前脱位多见治疗:手法复位67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细菌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68 .唾液腺结石好发于下颌下腺因素:(1)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含丰富黏蛋白,粘滞性、钙含量均高于腮腺,钙盐易沉积;(2)下颌下腺自下而上行走,导管长且曲折,唾液易淤滞治疗:保守治疗,唾液腺内镜取石,手术治疗69 .小唾液腺黏液囊肿:手术切除(囊肿带黏膜)舌下腺囊肿:切除舌下腺70 .多形性腺瘤:混合瘤,常见于腮腺,手术切除(连带腺体),手术时保留面神经71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1)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2)及时处理癌前病损;(3)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监测72 .甲状舌管囊肿:临表:多见于ITO岁儿童,可发生于颈部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任何部位,多发于舌骨上下部。生长缓慢,呈圆形,位于颈正中部,有时偏向一侧。手术切除,应将舌骨中份一并切除73 .鲤裂囊肿好发于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74 .牙源性颌骨囊肿分类:(1)根尖囊肿;(2)始基囊肿;(3)含牙囊肿;(4)牙源性角化囊肿75 .交界痣:表皮和真皮交界处,上一半在表皮深层,下一半在真皮浅层。为大痣细胞,色素深,易癌变。76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85%发生于舌体,多数在舌中1/3侧缘部,大多为鳞癌。早期表现:溃疡、外生、浸润三类

    注意事项

    本文(口腔科学第九版重要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