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颅脑损伤患者紧急救治措施.docx

    • 资源ID:5525       资源大小:33.36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颅脑损伤患者紧急救治措施.docx

    颅脑损伤患者紧急救治措施一、颅脑外伤概述颅脑外伤又称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因脑组织的特殊生理功能,其损伤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各种类型的创伤中位居首位。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是指在外界暴力的作用下,使头部和脑部受伤的统称,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伤情复杂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多见于交通、工矿、高空作业等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以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诸如意识、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排便排尿等方面的障碍。二、常见病因(1)直接损伤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颅脑造成的损伤,根据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分为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和挤压性损伤。A:加速性损伤:暴力打击后头部由静止转为运动,损伤效应为:打击部位的冲击点伤;暴力作用对侧的对冲性损伤。前者损伤重。B:减速性损伤:运动的头部突然撞在外物上,头部由运动转为静止,损伤效应主要为对冲性脑损伤,其次为局部的冲击点伤。C:挤压伤:头部两侧相对的外力挤压而致伤,多见于产伤。(2)间接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不在头部,而在远离头部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后传递到颅脑造成的颅脑损伤,是特殊而严重的损伤类型。包括头颅与脊柱连接处损伤、挥鞭性损伤、创伤性窒息和暴震伤等。A:挥鞭样损伤:头部受力后沿力作用的方向往复运动,引起颅颈交界处的剪应力伤。惯性作用尚可使脑内不同结构的界面上发生剪应力性损伤。B:颅颈连接处损伤:臀或双足着地的坠落伤时,暴力沿脊柱传达至枕骨联部,致枕骨大孔环形陷入骨折,后组脑神经和延髓和(或)上颈髓损伤。C:胸部挤压伤:即创伤性窒息。胸部突受压力冲击,上腔静脉血逆行注入颅内,致使颅内出血。三、病理生理1 .中枢系统:在原发性脑创伤的局灶性区域,脑血流(CBF)和脑氧代谢率(CMRO2)降低。随着颅内压(ICP)升高,颅内更多的组织出现低灌注和低代谢;当ICP持续升高时,CBF自主调节能力被削弱;同时合并的低血压将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血脑屏障破坏导致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缺血导致的细胞毒性脑水肿将进一步增高ICP,从而加重脑组织缺血和缺氧,甚至引起致命性的脑疝。2 .循环系统:由于继发性交感神经兴奋和/或颅内高压引起的库欣反射,存在低血容量的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常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动过缓。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甘露醇和速尿的降颅压措施、打开硬脑膜的手术操作和/或合并其他器官损伤致大量失血时,都可使TBl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排血量下降。心电图常见T波、U波、ST段、。T间期等异常表现。3 .呼吸系统:颅脑创伤患者可出现低氧血症和异常的呼吸模式(如自主过度通气),并经常伴有恶心呕吐和反流误吸。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4 .体温:发热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四、临床分类(1)临床应用分类1)开放性损伤(头皮挫伤、裂伤、撕脱伤、开放性颅骨骨折)。2)闭合性损伤(头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颅骨线状骨折、凹陷骨折、无内开放的颅底骨折)。3)开放性颅骨与脑损伤(火器性颅脑穿透伤或非穿透伤)。4)开放性颅底骨折。5)闭合性原发性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散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受压即单纯凹陷性骨折或乒乓凹陷)。6)闭合性原发性脑损害(单发硬膜下、硬膜外、脑内、脑室内血肿、颅内多发血肿、迟发性血肿、脑水肿肿胀)。(2)按照是否原发进行分类1)原发性颅脑外伤:指机械撞击和加速减速挤压作用于颅骨和脑组织立即造成的局灶性或弥散性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及下丘脑损伤。2)继发性颅脑外伤:通常在原发性颅脑创伤后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的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继发性损伤包括:全身情况: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或低血压;形成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或血肿增大;持续的颅内高压症状。脑缺血和缺氧是导致和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3)伤情轻重分类: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表现分为轻、中、重、特重4型。(4)昏迷程度分类:GCS昏迷分级。格拉斯哥评分(GCS)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脑外伤病人的病情及预后,是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nlTeasdale与BryanJJennett在1974年发明的测评昏迷的方法。GCS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语言反应3个部分,总分最高15分,最低3分。临床上常用GCS量表对颅脑患者进行分型,其中13-15分为轻型,912分为中型,38分为重型,GCS<4分表示预后不良。GCS量表因其量化指标少,具有简单便于记忆的突出优点。(5)颅脑损伤按照严重程度: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脑疝等。A:脑震荡:通常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即刻出现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并可导致短暂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呕吐、认知和情感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1 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半小时。2 近事遗忘,即对受伤前后的经过不能回忆。3 神经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畏光、乏力等。4 植物神经紊乱如心慌、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等。5 精神症状如烦躁、悲伤、抑郁、紧张、焦虑、兴奋等。B: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脑挫伤指软脑膜尚完整者;脑裂伤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者常同时并存,临床上又不易区别,故常合称为脑挫裂伤)(1)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的程度与时间与损伤程度、范围直接相关。一般以30分钟为限。(2)局灶性症状与体征:依损伤部位和程度而定,有偏瘫、失语等。(3)头痛、恶心、呕吐:与颅内高压、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要注意排除血肿。(4)生命体征:轻中度挫伤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重度挫伤出现继发性脑水肿或颅内血肿fICPtfBPt、PI、RI、瞳孔不等大及锥体束征,应高度怀疑脑疝可能。(5)脑膜刺激: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头痛、畏光,脑膜刺激征(+)0C:颅内血肿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和脑室内血肿。1、硬脑膜外血肿;意识障碍:昏迷-清醒-再昏迷;颅内压ICP升高;动眼N损伤引起患侧瞳孔散大;锥体束征:病变对侧伤后一段时间出现或呈进行性加重的肢体活动障碍。CT检查,可发现在硬膜与颅骨之间有一双凸镜或弓形高密度阴影,可有脑室受压,中线移位情况。2、硬脑膜下血肿;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ICP增高;瞳孔改变;神经系统体征;CT:脑表面出现半月性、新月性的高密度影。3、脑内血肿:主要由脑挫裂伤导致的脑实质内血肿,临床表现同硬膜下血肿。D:脑水肿:脑损害症状:多发生在局部脑挫裂伤灶的周围。常见的症状为癫痫与瘫痪症状加重,或因水肿范围扩大,波及语言运动中枢引起运动性失语。脑损伤后,如症状逐渐恶化,应多考虑脑水肿所致。弥漫性脑水肿,可因局限性脑水肿未能控制,继续扩展为全脑性,或一开始即为弥漫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加重,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早期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脉搏与呼吸减慢,血压升高的代偿症状,如脑水肿与颅内压高继续恶化则可导致发脑水肿生脑疝。其他症状:脑水肿影响额叶、颗叶、丘脑前部可以引起精神障碍,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颅内压增高也可引起精神症状。有时体温中度增高,脑水肿累及丘脑下部,可引起丘脑下部损害症状。E:脑疝脑疝为最严重的表现,小脑幕切迹疝最常见,表现为对侧肢体偏瘫和进行性意识恶化,最终导致脑干功能性衰竭。小脑扁桃体疝则因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或幕上占位性病变导致全颅内压增高所致,出现血压升高,双侧锥体束征,急性者常突发呼吸障碍、昏迷,甚至迅速死亡。五、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头痛、呕吐受伤局部可有疼痛。但头部多呈持续胀痛,常伴有恶心和喷射状呕吐。3、生命体征改变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可以反应颅脑损伤的程度。生命体征正常或轻微变化多表示伤情较轻,病情平稳;生命体征变化较大多提示病情危重,急需处理,如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心率缓慢或异常加快,呼吸深慢和节律不规整等。4、眼部征象由于颅脑损伤病人多有昏迷,观察瞳孔、眼球运动及眼底改变可较客观地了解病情。瞳孔:正常人直径为3-4m,小儿略大,双侧等大等圆;脑疝时,早期:患侧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晚期: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一侧瞳孔大,伴意识障碍,多是小脑幕切迹疝。正常眼球位置对称,各方向运动灵活,如有同向凝视或固定,或视轴散开等提示颅内受损。眼底检查如发现视乳头水肿、出血等提示颅内高压或眼球内受伤。5、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颅脑受伤后可以出现一种或多种症状:随意运动、言语、精神活动的异常;失语、书写不能;记忆力、计算能力差;躯体麻木、肢体单瘫或偏瘫、肌张力失调;尿崩、高热、消化道出血;全身强直;共济运动失调;吞咽不能、声音嘶哑,口角歪斜等。六、急救与治疗及时、正确地处理急性颅脑损伤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所谓“及时”、“正确”应当包括:现场急救首先要处理伤后发生的误吸、舌后坠和呼吸暂停等,及由此而导致的缺氧、二氧化碳蓄积。1 .急救原则及急救处理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稳定生命体征后病因治疗;选用最快捷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呼吸道梗阻,清楚口鼻腔异物,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或机械辅助呼吸。头部及其他部位伤口应立即进行止血包扎。如果血压较低需要建立输液通道,防治休克。必要的全身检查,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多发伤,确定优先处理的顺序。伤口再污染的防止和感染的早期预防,预防破伤风的发生。2 .手术指征颅内有占位病变,如硬膜外、下或脑内血肿的患者,伴有以下指征单侧瞳孔扩大者,务必及时手术:有局部脑受压症状;中线移位>5mm;ICP>25mmHg;有脑疝的征象者。开放性伤口,如头皮裂开、颅骨凹陷、硬膜缺损和脑组织外露等。后颅凹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意识出现进行性恶化,颅高压危象者,可考虑行大骨瓣减压术。危重患者如有双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及呼吸停止者,手术多无益。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脑肿胀,应在密切观察下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症状恶化时可采取与广泛脑挫裂伤相似处理方式。3 .非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全身状态的维持和降低颅内压(1)全身状态的维持:抬高头部1020。,避免颈部过度屈曲及包扎过紧。有助于静脉血液回流。昏迷患者因丧失吞咽动作而易导致口腔细菌孳生,故应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降低肺部并发症。尽早放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减轻腹胀;通过引流的胃液,尽早发现胃粘膜出血病变;给予胃肠道进食,以保护胃肠粘膜屏障功能。预防应激性溃疡。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昏迷患者均应建立人工气道,估计昏迷超过35天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纠正低血压和低脑灌注压(CCP),CPP=平均动脉压(MAP)一颅内压(ICP)。如果ICP高至25mmHg,欲维持60mmHg的灌注压,MAP则至少要求达至80mnHg以上,否则容易导致脑缺血。(2)脱水治疗:脑水肿是构成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控制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颅内压关键之一。20%甘露醇静脉滴注,注药后半小时降到最低水平,每次05lgkg,可重复使用。利尿药因有利尿脱水作用,导致血液浓缩,渗透压增高,从而使脑组织脱水与颅内压降低,常用芯塞米,每次0.52.Omgkg,注射后510min开始利尿,12小时发挥最大作用,可与甘露醇交替使用。10%甘油溶液静脉注射,成人每日500ml,共使用56天。(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氧自由基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膜的离子通道;抑制磷脂酶A2,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释放

    注意事项

    本文(颅脑损伤患者紧急救治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