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编制大纲(2023版).docx
-
资源ID:558229
资源大小:50.03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建设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编制大纲(2023版).docx
附件2I庆幅频脉躺论证酷辅施(2023)重庆市水利局-XX.=>刖三本大纲适用于重庆市水利局审批的以下3项行政审批事项技术报告的编制。(1)取水许可审批。(2)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含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国家基本水文监测站上下游建设影响水文监测工程的审批)。注:水工程指为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而在河流上建设的水库、拦河闸坝、引(调、提)水工程、堤防、水电站(含航运水电枢纽工程)等各类工程。仅水工程需进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3)专用水文测站设立、撤销审批。本大纲分为三个篇章,即:取水许可审批对应的水资源论证篇章,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对应的洪水影响评价篇章,专用水文测站设立、撤销审批对应的专用水文站设置论证篇章。在使用本大纲时,对于上述行政审批需要包含的内容,在相关章节标题上以数字上标一表示,其具体内容可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特点及相关技术导则有所取舍。水资源论证价篇章可按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办节约2019206号)进行适当调整。本大纲主要引用了以下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令第496号);(2)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水利部令第43号);(3)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2014;(4)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报告编制导则SL/Z7192015;(5)受工程影响水文测验方法导则SL710-2015;(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2017;(7)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8)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T808-2021);(9)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办节约2019206号);(10)长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印发长江水利委员会行政审批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长总工(2018)275号)第一篇水资源论证111总论111.1 项目来源11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111.3 编制依据1114工作等级与水平年111.5 水资源论证范围112建设项目概况122.1 建设项目概况122.2 项目与产业政策、有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22.3 生产工艺技术介绍122.4 建设项目取用水情况122.5 项目退水情况12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123.1 基本情况123.2 水资源状况13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33.4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144节水评价144.1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144.2 节水目标与指标评价144.3 规划水平年节水符合性评价154.4 节水措施方案与节水效果评价154.5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155用水合理性分析155.1 用水工艺和技术分析155.2 用水过程和水量平衡分析165.3 用水水平评价165.4 项目用水量核定166取水水源论证176.1 水源方案比选及合理性分析176.2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176.3 地下水水源论证186.4 矿坑排水水源论证196.5 公共供水取水水源论证196.6 再生水取水水源论证197取水影响论证197.1 对水资源的影响197.2 对水功能区的影响197.3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97.4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198退水影响论证208.1 退水方案208.2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208.3 对水生态的影响218.4 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219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措施219.1 保护措施219.2 管理措施2110结论与建议2210.1 结论2210.2 存在问题及建议2211附件及附图22第二篇洪水影响评价241概述241.1 项目背景24评价依据241.3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241.4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242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情况242.1 自然概况242.2 资源与环境概况252.3 经济社会概况252.4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252.5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252.6 河道开发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63项目基本情况263.1 前期工作情况及必要性论证263.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64水工程规划符合性(规划专题)论证274.1 规划符合性论证274.2 规划专题论证285水文、河道演变及洪水影响分析计算305.1 水文分析计算305.2 河道演变分析305.3 洪水影响分析306洪水影响分析评价316.1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分析316.2 防洪标准符合性分析326.3 防洪及河势影响分析326.4 国家基本水文测站的影响分析326.5 对现有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336.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346.7 对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346.8 洪水影响综合评价347工程建设项目影响防治补救措施357.1 防治补救措施357.2 防治补救措施效果分析367.3 工程量与投资估算368结论与建议369附件及附图36第三篇专用水文测站设置论证381概述381.1 项目背景381.2 论证依据382项目概况382.1 流域概况382.2 水文站网概况383专用水文测站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383.1 设立专用站的必要性383.2 设立专用站的可行性393.3 与其他水文站网规划的关系394项目任务与规模395测验河段选择与测验方法论证395.1 测验河段选择395.2 测验项目设置395.3 测验方式方法及设备配置395.4 报汛通信方式和运行模式395.5 质量控制和制度保障406实施方案设计406.1 基础设施设计406.2 设备配置406.3 管理设计407项目概算408资料的汇交与共享409附件及附图40第一篇水资源论证1总论1.1 项目来源简述项目背景、前期工作概况、委托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及编制工作概况等。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应有针对性的简述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1.3 编制依据列出论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标准,重要文件和相关协议等。1.4 工作等级与水平年确定工作等级和分类等级,工作等级由分类等级的最高级别确定,分类等级由地取水水源、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工作等级的确定可参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对于水利水电类项目,其工作等级的确定可参考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和开始取水的时间,结合水文条件分析和资料实际情况,确定论证的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1.5 水资源论证范围确定分析范围、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取水影响范围和退水影响范围,并附相应图件。2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概况简要说明项目规模、项目选址、产品、总投资、建设计划和进度安排等。2.2 项目与产业政策、有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分析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的相符性。2.3 生产工艺技术介绍简要说明项目生产设备、装置、生产工艺、工艺路线、产品方案等。2.4 建设项目取用水情况说明建设项目取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取水工程(设施)位置、取水规模、取水过程、取水水质和设计保证率等。说明建设项目主要用水环节采用的工艺、设备、用水量、水质要求及循环回用过程等,明确项目采用的节水措施及配套节水设施,并附项目用水工艺流程图。2.5 项目退水情况说明建设项目退水方案、包括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退水水质和退水过程等;说明主要用水环节产生的污水量、污染物类型、污水处理的工艺、设备、技术以及污水处理回用情况等。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3.1 基本情况阐述分析范围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文气象、河流水系、水利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3.2 水资源状况321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简述分析范围内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等。3.2.2水功能水质和变化情况根据水功能区划成果,简述水功能区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水质监测断面分布及监测基本情况,并附水功能区和监测断面图。以水功能区为单元、以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评价河流水质状况、水功能区水质状况、水功能区达标情况。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3.3.1 供水工程与供水量简述分析范围内现状各类供水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蓄水、引水、提水、水电站、调水、再生水回用等工程。3.3.2 用水量、用水水平和用水结构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分析范围内的实际供水量、用水量和需水量,对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用水水平和用水结构进行分析。3.3.3 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质量状况与供水安全、现有取水工程的利用率、主要行业的用水水平与节水、地下水超采等,有针对性的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3.4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341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及其落实情况简述水资源分配方案、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等落实情况。3.4.2开发利用潜力结合“三条红线”要求,综合考虑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取用水工程的现状和规划情况、已批准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水电开发规划等,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根据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现状,分析区域节水潜力。4节水评价4.1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分析现状水平年用水量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符性、用水结构的合理性;分析现状实际用水定额与国家相关标准、重庆市用水定额管理指标的符合性,评价其现状节水水平。结合建设项目用水水平评价和可能采取的节水措施,进一步分析项目的节水潜力。4.2 节水目标与指标评价从满足区域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管控要求、协调与已有规划确定的节水目标关系等方面,对节水目标进行符合性评价;从水资源条件、现状用水节水水平、水资源供需状况、节水潜力等方面,对节水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结合节水目标要求,对提出的节水指标进行代表性和合理性评价,重点是评价节水指标的先进性。4.3 规划水平年节水符合性评价应结合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方案等节水符合性评价等内容,按照节水要求分析论证取用水必要性、可行性及取用水规模的合理性。4.4 节水措施方案与节水效果评价应按节水目标与指标要求,科学合理的确定制定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内的节水措施方案;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节水措施方案的节水效果进行评价。4.5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应明确提出节水评价的结论和建议;应对节水水平与节水潜力、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取用水必要性与可行性、取用水规模的合理性及节水措施方案的可行性等提出结论性意见;应提出落实节水措施方案、加强用水节水管理、强化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