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学校教师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6043       资源大小:17.4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学校教师发展规划.docx

    职业学校教师发展规划“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在XX学校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领导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校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需求的职业教师队伍。一、教师队伍现状XX学校省委编办核定编制数217人,目前在职在编在岗人数121人,空编96人。现有专兼职教师94人,占77.7%,在整个教师队伍当中,按学历结构划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84人,占89.4%;专科8人,占8.5%;中专2人,占2.1%。按职称结构划分,其中高级职称42人,占44.7%;中级职称29人,占30.9%,初级职称23人,占24.4%;双师型教师53人,占56.4%。管理岗位人员12人,占9.9%;工勤人员15人,占12.4%。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含35岁)的教职工27名,占比22%;35-45岁之间(含45岁)的教职工32名,占26%;46-55岁之间(含55岁)的教职工54名,占45%;56-65岁的教职工8名,占7%;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较为均衡,文化层次基本达标,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师资力量过于集中在部分科目,德育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师资源仍然缺乏。从统计数据来看整体呈现专业技术人员充足,行政管理人员偏少,工勤人员偏少,职工年龄偏大的现状。现在校学生1800余人,师生比为1:19.15。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专兼职教师严重不足自2017年我校成都校区建立以来,学校两个校区同时并行,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专兼职教师需求急剧猛增,对于各类基础课、文化课及专业课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公开招聘条件中要求应聘人员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限制了我校招聘教师的范围,加上我校绩效工资执行地属标准,待遇较低,无法吸引人才进来,导致公招进入非常困难。即使采取两校联动使两校教师在两校之间互动承担教学任务,同时两个校区都采取了外聘专业课教师授课,也无法缓解教师队伍严重缺乏的局面。2、专业发展不平衡为适应社会及企业行业发展需求,学校近几年经批准新开设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再加之教师正常退休,年轻教师调走,导致专业教师缺乏及缺失,对专业课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我校有些专业又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逐步萎缩,出现了“有教师无课,无教师有课”及其不对称的情况。3、双师型教师结构欠优化虽然我校双师型教师53人,占全校教师人数的55.2%,比重不小,离教育部提出的“十二五”期间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的目标差距很大。这些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分配或者留校,从企业引进的很少。二是岗位结构,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为34%,从事专业实训指导为12%,从事理论和实训指导的为54%。实训指导教师比例严重偏低。此外,还存在“双师型”教师专业结构不平衡问题,如我校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财经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4、教师培训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参加培训是教师提升素质、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除了定期开展教学教研以外,学校还要结合实际,根据专业等不同采取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来提升教师队伍。但我校现在面临同时运行两个校区的现状,教师资源缺乏,要想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困难重重。每年下厂锻炼的教师少之又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5、专职教师发展空间较为局限,教研科研比较薄弱。在我校专职教师发展主要体现在职称晋升上,尤其是对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的发展空间受限。另外,我校在专业发展上,教研和科研都比较薄弱,师资队伍的积极性不高。三、解决思路及设想面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这些实际困难,教师队伍的建设形势十分严峻,要想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配合与努力。1、政策倾斜,吸引人才。目前,中职学校大多严重缺乏高技术专业人才,企业上的技术骨干不容易引进,高校高学历的对口专业毕业生也很难分配到。究其原因,除了待遇较低外,还存在教师分配制度和教师引进机制等方面的限制。近年来,政府也在逐渐重视中职学校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并不断加大投入,但这还远远不够。政府部门需要积极为中职学校专业人才的引进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改进机制,简化环节,从而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高技术人才和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任教。同时学校鼓励专兼职教师继续学习和提高学历,多元化的提高教师学历水平。2、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当前我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包括部分已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操作技能欠缺的现状,有必要进行提高培训。这种培训是以培训骨干教师为目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等,旨在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重点提高专业教师操作技能和提高实训指导能力。同时,要尽量扩大培训规模,给更多的教师提供培训机会,确定培训专业要有针对性,根据学校需要下达培训指标。3、对接企业,批量培养。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仅仅靠教师自我发展提高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需要大量的生产实践经验积累。这就需要学校给教师提供生产实践锻炼的机会。实践证明,对接企业,校企合作,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实训条件之不足,而且可以有计划的、成批的把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参加实训锻炼,让他们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践,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4、聘用兼职,弥补不足。目前,我校存在某些专业的专业课师资力量尤其是技能型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靠分配和转岗培训等途径短期内不能解决问题。学校可以从企事业单位聘请高素质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事实上,很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不少高校毕业的技术人才,他们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他们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学或实训指导教师,能很快胜任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还可以对学校转岗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因此,学校建立一定比例的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有利于优化学校教师的专业结构,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5、点面结合,优化结构。面对我校教师在专业结构方面不合理的问题,不同专业教师学历、数量、职称等结构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师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齐头并进。而应该点面结合,锥形发展。所谓“点”,是指重点培养的高素质教师、高级别的复合型教师。尽管所占比例很小,但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在优势专业、重点专业或主干专业应该下大力气培养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专业教师和高级别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所谓“面”,是指专业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有必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培训,如校本培训、假期下派企业轮训、教师自主学习提高限期达标等,这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相得益彰,能有效优化我校专业教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内因,政府和学校是外因。政府和学校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内因的转化,促进教师队伍的和谐健康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学校教师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