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项目--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报告.docx
1前言12周边环境13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13.2 工程地房条件13.3 水文地侦条件13.4 地层参数指标24设计原则、依据及标准24.1 设计原则24.2 设计依据24.3 基坑设计使用年限24.4 设计标准及安全等级25地下水控制及防排水工程设计25.1基坑降水35.2基坑顶截排水35.3 坡面及壁面防排水35.4 坑底防排水35.5 特别说明36基坑支护设计36.1 设计参数36.2 基坑设计深度及工作面宽度36.3 计算方法及软件选择36.4 附加荷载取值36.5 设计概况47监测方案及巡视要求47.1 监测目的47.2 监测设计依据57.3 监测项目57.4 监测点的布置和设置要求57.5 基坑监测频率57.6 监测预警假67.7 基坑监测单位要求67.8 监测资料要求67.9 巡视检查67.9.1 巡视检查内容67.9.2 其他要求77.10 应急颈案77.11 其他78基坑工程检测与验收78.1 检测与验收要求78.2 质量检验78.3 基坑工程验收78.4 其他79基坑开挖、回填及使用期间维护要求79.1 土方开挖原则及要求79.2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之间的配合措施79.3 土方开挖技术要求89.4 基坑回填要求89.5 基坑使用期间维护要求810施工要求710.1网喷施工要求91.1.1 1网喷施工工艺91.1.2 2网喷施工技术要求910.2 施工顺序910.3 施工要点910.4 应急处理措施910.5 成品保护措施1011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要求1012危大工程1013主要工程风险源提示及安全预防措施1014膨胀土基坑注意事项11IS其他11附件:1、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2、基坑支护图纸;图3.1场地现状照片3.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资料,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素填土)和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9一金)成因的粉质粘土组成,下伏中生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2)泥质砂岩。地层从上至下如下:(1)素填土:褐色,稍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表层含植物根系,局部位置底部受上层滞水浸泡,呈淤泥状。结合成都地区经验,该填土具湿陷性,等级为I-II级。(2)可塑粉质粘土:褐黄色,湿,可塑,切面较光滑,粘性一般,中压缩性,干强度及韧性中等。(3)软塑粉质粘土:褐黄色,湿,软塑,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压缩性较高,干强度及韧性中等。(4)泥质砂岩:暗紫红色、青灰色、灰白色,以长石、石英矿物为主,含少量粘土矿物,砂质结构,薄中厚层构造,岩石结构清晰,节理裂隙较发育,取芯多呈柱状,少量碎块状,局部夹有薄层泥岩和砂岩。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等风化层三个亚层,现分述于后。全风化泥质砂岩:暗紫红色、青灰色、灰白色,以长石、石英矿物为主,含少量粘土矿物,砂质结构,薄中厚层构造,岩石结构清晰,节理裂隙较发育,取芯多呈碎块状。强风化泥质砂岩:暗紫红色、青灰色、灰白色,以长石、石英矿物为主,含少量粘土矿物,砂质结构,薄中厚层构造,岩石结构清晰,节理裂隙较发育,取芯多呈柱状,少量碎块状同部夹薄层状泥岩、砂岩等,岩芯采取率约83除RQD=70中风化泥质砂岩:暗紫红色、青灰色、灰白色,以长石、石英矿物为主,含少量粘土矿物,砂质结构,薄中厚层构造,岩石结构清晰,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柱状及长柱状,节长约8cm-20cm,岩体较完整.受差异风化影响,中风化层中偶有破碎带分布,局部夹薄层状泥质砂岩、砂岩等,岩芯采取率90%,RQD=803.3 水文地质条件3.3.1地表水场地西侧、南侧方向有两个鱼塘,鱼塘1位于场地内西侧,面积约22511水深约0.5m,水位标高约为44813m0鱼塘2位于场地内南面水深约3m,面积约300m水位标高约为477.1Imo该鱼塘与本场地地下水存在水利联系,对场区的地下水有定的补给作用,对1前言拟建工程位于简阳市三岔镇坚石路南侧,东西两侧距离绛溪四线会和环湖东路较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拟建场地地理位置见图1.1。图Ll拟建场地地理位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拟建项目局部存在-IF地下室(3#基坑)、下沉广场(1#基坑)及下沉报告厅(2#基坑),场地±0.00=450.85m,室外地坪标高450.80m,基础埋深预估-l.7m-5.3m。结合场地标高及地下室开挖后基底标高,1#基坑为开场下沉广场,开挖深度0-425m,2#基坑为报告厅下沉区,开挖深度1.053.1m,3#基坑为局部地下室,开挖深度3.77.0m场地整平后,西侧红线外会形成一段临时边坡,高度010.2m.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拟采用放坡+网喷支护,降水采用集水明排。2周边环境拟建项目位于简阳市三岔镇坚石路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场地北侧为坚石路,地下室边线距离坚石路30m;(2)场地西侧为拟建运动场,现状为耕地:(3)场地南侧为规划道路,现状为耕地;(4)场地东侧为空地,现状为耕地。建设单位未提供拟建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图,基坑开挖前应协调有关部门对场地周边地下管线、管网、建(构)筑物等做进一步核查,并应对周边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时对地下管线、管网造成不良影响如本基坑/边坡顶倍基坑范围内存在地下管线,及时反馈设计单位。3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在地貌单元上属于浅丘地貌。场地内主要为林地、耕地,地势起伏较大,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的趋势。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勘探点孔口地面标高M7.19m46L22m,最大高差14.03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4)岩上锚杆与喷射混凝I: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OO3-2O21);(1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2)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I/0I4-2021);(13)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住房城乡建设办公厅;(14)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川建行规(2018)3号,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5)兴隆学校项目岩土工程详细详勘报告(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3.07)5(16)建设单位提供的开挖图等资料(电子版);(17)国家及四川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4.3 基坑/边坡设计使用年限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结合有关规定,该项目基坑支护有效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自基坑开挖起计算,当基坑使用年限超过一年时,需由第三方对基坑进行全面的安全使用技术论证鉴定后方可继续使用。该项目边坡支护设计使用年限2年,为临时边坡。4.4 设计标准及安全等级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I20-2012)表3.1.3的规定,本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其结构重要性系数ro不应小于1.0。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321的规定,AB段、BC段边坡本工程基坑的降排水有一定的影响。3.3.2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填土和粉质黏土中的上层滞水,勘察期间属枯水期,同部水位埋深1.530m,标高为445.69458.22m,水位随季节性降水变化,变化幅度约l502.00m03.4地层参数指标根据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设计所采用的岩土参数取值如下表:表1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层号岩土名称电度Y(kNm,)变形模量Eo(MPa)压缩模量Ex(MPa)天然抗剪强度承栽力特征值fnk(kPa)粘聚力Ck(kPa)内摩擦角k(°)素填土18.0/10.08.0/2软塑粉质粘土18.5/2.9213.012.1IlO2可塑粉质粘土19.0/5.4923.714.7140I全风化泥质砂岩19.5/5.9912.621.81802强风化泥质砂岩22.5/39.025.03203中等风化泥质砂岩24.0/190.029.09004设计原则、依据及标准4.1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首先要保证支护结构体系在基坑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不产生失稳,变形在控制范围内。同时应保证在基坑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其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内。(2)经济合理。在确保基坑本体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费用,从工期、材料、设备、人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综合考虑。(3)技术可行。在确保基坑本体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考虑设计方案是否与施工机械相匹配、施工机械是否具有足够施工能力、费用是否合理。(4)施工便利。尽可能采用合理的支护方案,减少施工空间占用,减少对结构主体施工的影响,保证施工工期。裹土工布。对于坡面渗水较为严重的地方,应适当减小泄水孔的间距。针对电梯井等区域,应加强集水明排措施。5.5 坑底防排水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根据基础设计要求及时封闭坑底,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坑底周边或基坑内需要的地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坑),及时抽排基坑内积水,避免坑内积水对基坑侧壁和地基土的浸泡,确保基坑安全和地基持力层不受雨水影响。基坑底排水沟截面O.3mxO.3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UIO页岩砖,截排水沟水流方向纵向坡度45:沟内抹1:3水泥砂浆厚20mm,沟底采用C20碎浇筑,厚度IoOmm,排水沟每隔2030m设置截面0.5mx05m,深度1.2m的集水井(坑),集水井(坑)的位置应避开建筑物基础或主要受力构件,集水井位置根据现场条件设置,一般在转角处、水量较集中位置设置。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坑底积水,防止雨水及施工用水对基坑侧壁的没泡。5.6 特别说明截/排水沟、集水坑的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满足排水使用为准。5.7 /边坡支护设计6.1 设计参数本项目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参数按照兴隆学校项目岩土工程详细详勘报告建议值并根据我司设计经验选取,具体可见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6.2 基坑设计深度及工作面宽度本工程场平标高为447.50450.80m,基坑开挖底标高为44380448.60m,1#基坑开挖深度04.25m,2#基坑开挖深度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