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星桥镇建设省级健康乡镇方案.docx
虹星桥镇建设省级健康乡镇方案为把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健康湖州、健康长兴的目标 转化为健康乡镇的指标,加快“富美田园,自在虹溪”的新进 程,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健康中的作用,全面 推进健康虹星桥镇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 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 “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 “健康浙江小健康湖州”“健康长兴”部署,发挥政府、部门、 社会及个人的健康责任,改善各类健康影响因素,提高人们 的健康水平。二、总体目标通过健康乡镇创建行动,打造环境宜居、人群健康、富 有活力的“富美田园,自在虹溪”健康乡镇。进一步完善健康 工作机制体系,提升健康场所和健康支持性环境覆盖面,提 高人群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为长兴县高质量赶超发展,贡 献更多虹星桥镇力量。建设期末,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 率95%以上,城乡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95%以上,无重大 食品安全事故,成人吸烟率达30%以下,90%的行政村开展 省级健康村建设,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健康村。三、重点领域(一)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结合土地整治工 作,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全面实施美丽乡镇创建,推进4K 高清电视、5G网络信号的进村入户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客 运和快递进村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改建中转站3 座,新增打造市级标杆村5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 利用。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3个。改善村庄环境为主 抓手,新增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完成四好农村路大中修共 计7.69公里。新增1座建设无害化卫生公厕。(二)高标准推进健康机关建设。高标准打造健康机 关。落实健康管理员制度,完善职工健康管理制度和措 施。完善机关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健康食堂,打造健 康舒适的办公、阅读环境,推进健康小屋、心理健康辅导 室、母婴室建设。落实干部职工定期体检制度,制定突发 健康事件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倡导健康文化,倡导文明 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健康科普、健 康主题活动,建设无烟党政机关,落实工间操制度。(三)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持续开展农村环 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乱堆乱放。完善村庄保洁制度。加 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广生 物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秸秆焚烧,引导开 展秸秆综合利用,规范收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 弃物。规范农产品流通市场。深入推进卫生村镇、美丽村 镇建设,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宜居村镇。以乡带 村,以村带户,健全管理长效机制。(四)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居民大 病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超 51%o强化常态新冠疫情等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 卫生工作,全面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 每个行政村设置村卫生服务站,确保建成建好第四人民医 院,强化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抢 救、特色专科建设、中医药康复适宜技术推广等医疗服务 能力,加强全科医学、特色专科建设,村级医疗服务站全 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加强村级医疗健康队伍建 设。(五)持续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广泛开展健康教 育活动,普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破除迷信,倡导 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依托农村居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医疗卫生、健 康教育和环境整治服务功能。健全完善乡村文化活动室新 增创建省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新增省级百姓健身房1个,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 虹星桥镇特色文化。新增农村文体骨干30名和体育健身志 愿者60名,带动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四、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建设工作领导 小组,全面领导全镇健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 责工作方案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和效果评价。 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督促相关单位落实职责, 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障各项工作 顺利开展。(二)强化投入保障。健康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 大政府投入力度,规范资金管理,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健康长 效投入机制,工作经费投入达到省定水平,并根据经济发展 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三)加强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督 导检查与效果评估,进行晾晒通报。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和指导,提高各单位对健康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 提高建设能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和有关专家专业 指导,努力推动建设工作成效与居民健康水平同步提升。五、时间安排虹星桥健康乡镇建设工作分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工作启动(2022年2月-7月)。政 府公开承诺建设省级健康乡镇,全面启动召开各成员单位、 各部门、各村负责人、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建设健康乡镇 工作动员大会,加大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求各职责部门、各村、各单位 迅速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制订工作计划,全面开展。第二阶段:综合干预,全面落实(2022年8月-9月)。全 镇域争创打造健康细胞,大力开展健康性支持性环境,组织 实施并开展监督指导,针对优先领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与 教育综合干预。定期监督指导建设单位按照规范标准,逐条 逐项对照,实行倒计时工作制,并将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数 据、有关资料及时整理。第三阶段:效果评价,查漏补缺(2022年10月12月)。 同步开展工作推进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对照标准开展自查 自纠,完善各类工作项目及相关资料整理建档,按照分类标 准进行建设效果评估,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和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单位、责任人,要求限期整改 到位。完善和规范台帐资料,并报上级爱卫部门,迎接上级 评估验收。附件:1.虹星桥镇健康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 .虹星桥镇创建浙江省健康镇任务分解表3 .浙江省健康乡镇建设标准虹星桥镇健康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主任:冯波常务副主任:苏博副主任:凌倩、丁火平、刘志威、周芸孙长刚、殷巍、史晶晶、张骏高耀玲、钱月华、吴志年、郝秋洁成 员: 黄其利(党政综合办公室)江国文(党建工作办公室)李磊(经济发展办公室)丁莉萍(农业农村办公室)蔡洁(社会事务办公室)金亮怡(村镇建设办公室)周道胜(社会治理办公室) 茹 平(公共事业服务中心)钱政彪(便民服务中心) 孙卫星(自然资源规划所)金涵丹(综合执法中队)王国锋(生态环保所)徐东(市场监管所)沈亮(派出所)刘利民(派出所)李剑锋(供电所)各行政村(区)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蔡洁兼 任办公室主任,朱晓彬兼办公室副主任,以上成员如有变 动,由接任领导自然更替。虹星桥镇创建浙江省健康镇任务分解表类别主要内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一、基本条件1.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成果有效巩固。爱卫办2.无重大危害健康事件发生,包括重大环境事件、重大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事件、重大公 共卫生安全事件。爱卫办创建办、食安办、卫生院3. 90%以上的村开展健康村建设,其中符合省级健康村建设标准的达到30%以上。爱卫办各村(居)二、普及健康生活4.开展健康教育。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一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机关、企事.业单 位、居、医院、学校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开 展多元化健康知识宣传,通过虹星桥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每月发布健康教育信息。健康素养 进文化礼堂覆盖率达100% o爱卫办党政办、党建办、卫生 院、各村(居)5.促进健康行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 方式。倡导勤洗手、健康饮食、制止餐饮浪费等新风尚,培养节约粮食习惯,革除滥食野生 动物等不良陋习,推进“公筷公勺”使用,餐饮单位、家宴中心、集体聚餐等公筷公勺配备 率100机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及游乐场、学校等青少年、儿童集中户 外场所全面禁烟,无烟党政机关建成率100%o食安办、爱卫办党政办、党建办6.推进全民健身。建成区室内、室外公共健身场所至少各有1处,乡镇每年至少组织1次全 民健身运动会或4个以上单项体育比赛。鼓励群众自发开展各类健身活动,群众性体育团队 不少于6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50%以上。社会事务办文化站三、优化健康服务7.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挥乡镇卫生院和居卫生服务中心疾病 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建立应急协调机制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应 急培训演练。有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基层职业病防治和心理服务体 系和工作机制。社会事务办卫生院8.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利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服务便捷,群众就诊量稳步增长。乡镇卫 生院(居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基层就 诊率达到65%以上。乡镇卫生院(居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层标准化中医馆,基层中医院服 务量达到30%以上。社会事务办卫生院9.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强化高危妊娠风险筛查和分级管理,深化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社会事务办卫生院、各村(居)工作。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居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大涉老设施改造力度,辖区至 少有1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医养结合机构。乡镇卫生院应开设康复或护理、安宁疗 护床位,为居家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和上门服务。四、完善健康保隙10.落实健康建设经费保障。根据乡镇健康建设需要和结果导向的投入机制要求,合理安排 和统筹各类资金,确保乡镇健康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财政所11.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急救能力建设,健全急救网络,户籍人口应急救护培训年度普 及率达到2. 5%以上。减少意外伤害,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儿童和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人数 低于前3年平均水平。派出所、镇红十字会12.保障食品药品与饮水安全。建立食品安全全流程监管体系。从事农村集体聚餐的家宴厨 师100%持健康证明。农贸市场禁止野生动物销售。食安办、市场监管卫生院五、建设健康环境13.加强环境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生活垃圾减量处理行政村比例达到95%,建 筑垃圾处置率达80%。开展灭鼠、灭螳、灭蚊、灭蝇综合防制工作,建成区病媒生物密度控 制水平达到B级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应接农户生活污水接户率不低于 75%,无污水直排现象,建成区雨污分流全覆盖。农业农村办、爱卫办各村(居)14.全面深化厕所革命。建成区公共厕所配备非接触式洗手设施,管理规范。农业农村办、爱卫办各村(居)15.推进健康细胞与支持性环境建设。推进健康居(小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促 进学校等建设,健康促进学校在中小学校覆盖率不低于60%,健康居(小区)建设比例达到 70%<,至少建成1处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小屋(体验馆)等健康支持性环境。爱卫办社会事务办、各村(居)六、推进健康治理16.完善健康政策。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乡镇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健康政策纳入机关干部培训内容。党政办、党建办17.健全工作制度。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建立由政府、社 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健康乡镇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强化居(村)、物业、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