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州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643286       资源大小:32.4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州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docx

    苏州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TraditionalCultureofSuzhou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程授对象全校本科学生及海外留学生学分2学时40主讲教师徐国源修订日期2021.3指定教材自编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贯穿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珍视传统、建设当下、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审美品格和实践能力。(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为全校公选课程,主要讲授苏州传统文学艺术(雅)、民间大众文化(俗)两大体系的核心内容。本课程重点讲授苏州传统文化的典范文本,突出通俗性、观赏性和H常生活中“活"的部分,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沉浸体验中感受其美,领略其意,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课程目标1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课程目标2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苏州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浸染过程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课程目标3突出教学的互动性,把讲授、观摩、讨论结合起来:强调体验、实践,教学中穿插多种类型的影像文本,并予以讲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课程子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素养培育1.1第一讲人文素养L2第二、三讲人文素养价值理念2.1第四讲认知体系2.2第五讲认知体系实践能力3.1第六讲实践能力3.2第七讲实践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苏州文化地理特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人文地理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州文化地理。难点:历史沿革。教学内容地图概貌、平江图、烟雨江南、天堂水、湖泊之城、大运河、湖光山色。教学方法(1)讲授法:文化地理学。(2)讨论法:苏州自然之美。教学评价课堂现场评价。第二章苏州城市意象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建立宽广的城市美学视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州城市意象。难点:城市意象的多面性。教学内容七组城市意象:前街后坊、小桥流水、桨声灯影、小巷深处、园林之城、江南古镇、现代化的苏州。教学方法(1)讲授法:苏州城市意象。(2)讨论法:城市审美的唯-性和多样性。教学评价:课堂交流评价。第三章苏州城市历史沿革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苏州的城市历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州城巾的历史沿革。难点:古今"苏州现象”。教学内容重点讲述:历史留下的几滴墨一一吴越春秋、三国风云、康乾下江南(明清)、"苏州现象"。教学方法(1)讲授法:苏州历史的几个重点篇章.(2)演示+讨论法:观摩苏州纪录片,课堂交流讨论。教学评价:经过课堂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准备某一苏州文化专题调查。第四章苏州情调与苏州想象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苏州情调、符号和文化想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州想像。难点:苏州美学符号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内容1、城市审美中的情调、符号和想象问题;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生花草梦苏州”、"红楼梦”与苏州、盛世滋生图、鲁迅、郁达夫、余秋雨笔下的“白发苏州”、“家在苏州”文化想象和建构。2、教学方法(1)讲授法:苏州的城市想像与美学意义。(2)比较分析法:与杭州、上海、古都北京西安等构成的"双城记”。教学评价:课堂讨论关于苏州的各种看法,交流中评价。第五章苏州城市审美(上)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形成城市审美的知识理论结构(以苏州为例)。敦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州城市的风物之美。难点:把城市放在文学史、社会史、文化史中理解。教学内容(1)无触之思、“梦中的天地"、平江路山塘街、同里周庄;(2)苏州风物:水乡服饰、桅子花白兰花、美食家、''得月楼二大闸蟹、油画厨房、苏州的桥、船、寒山寺、玄妙观。教学方法(1)讲授法:苏州城市风物审美的各方面。(2)讨论法:建立城市审美的整体观。教学评价课堂交流讨论,现场评价。第六章苏州城市审美(下)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苏州的人文之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州城市的人文之美.难点:回溯历史所需的文化想象。教学内容(1)才艺苏州:苏州书院和状元、才子佳人:范仲淹、金圣叹、冯梦龙、陆文夫;苏州园林、吴门画派、昆曲评弹;"苏作”(工艺):(2)市民文化:茶馆、听书、看戏、轧神仙、光福探梅。(2)教学方法(1)讲授法:苏州的人文之美.(2)讨论法:如何鉴赏工艺之美。教学评价观摩视频苏园六记,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一份观后感。第七章苏州城市文化精神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苏州城市文化精神形成认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苏州城市文化精神。难点:对城市的思考。教学内容“人与城”关系的新发现:城市生活审美化的样本:苏州城市文化精神对当代城市发展的六点启不。教学方法(1)讲授法:苏州城市文化精神。(2)讨论法:人与城的关系。教学评价:结合课堂内容和自己的文化现场体验调查,撰写一篇报告或小论文。四、学时分配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章序号章节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苏州文化地理特征4弟一早苏州城市意象6第三章苏州城市历史沿革4第四章苏州情调与苏州想象4第五章苏州城市审美(上)6第六章苏州城市审美(下)6第七章苏州城市文化精神4其他实践、讲评等6总计40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日期敏学内容赦时分昵目的要求备1苏州文化地理特征2苏州城市和地理的关系2苏州文化地理特征2讲解苏州文化地理3苏州城市意象2关于城市意象4苏州城市意象2苏州城市意象(±)5苏州城市意象2苏州城市意象(下)6实践12选取某-苏州文化主题的体验活动7苏州城市历史沿革2苏州城市历史8苏州城市历史沿革2苏州城市的几个重点篇章9苏州情调与苏州想象2苏州情调10苏州情调与苏州想象2苏州想像11苏州城市审美(上)2关于城市审美12苏州城市审美(上)2苏州城市审美专题一13苏州城市审美(上)2苏州城市审美专题二14苏州城市审美(下)2苏州城市审美专题三15苏州城市审美(下)2苏州城市审美专题四16苏州城市审美(下)2苏州城市审美专题五17苏州城市文化精神2苏州城市文化精神18苏州城市文化精神2文化苏州对当代城市发展的启示19实践22现场访问,写出报告或小论文20报告评价和总结2评价和总结。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高福民等:苏州文化丛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2,陆文夫:美食家、小巷深处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很多3、苏州电视台:苏园六纪,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4、金煦等:苏州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5、苏州城市片、影像资料等。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本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课程相关知识。2 .讨论法:围绕相关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3 .演示法:通过课堂展示案例片段,帮助学生形成苏州城市的鉴赏体验,依据程序教学的方法步骤分解课堂教学步骤并进行设计、展示。4 .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5 .观摩法:组织学生现场观摩或视频观摩课堂教学过程。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考核要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观点、见解课堂评价、写作实践课程目标2文体、视角、深度课堂评价、写作实践课程目标3写作能力写作实践(二)评定方法1 .评定方法平时成绩:30%(平时作业、课堂评价、文化体验评价)期末考试:70%(报告或小论文写作)2 .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组成平时期中期末总评达成度分目标130%30%分目标达成度=0.3X平时分目标成绩+07X期末分目标成绩/分目标总分分目标240%40%分目标330%30%九、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60优良中合格不合格ABCDF课程目标1"观点、见解”深刻"观点、见解”较为深刻见解、观点一般观点无新意价值观有问题程目标2"文体、视角、深度"优"文体、视角、深度”较优深度、视角等一般文体较杂文体不当、无深度课程目标3"写作能力"强"写作能力”较强写作能力一般散文化,缺少必要的理性分析文章散乱

    注意事项

    本文(苏州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