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蒙古自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蒙医药防治方案(2023版).docx

    • 资源ID:654012       资源大小:37.2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自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蒙医药防治方案(2023版).docx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一、预防方案(一)中药内服方药:黄茜6g、白术6g、防风6g、焦山楂6g、炒麦芽6g、桔梗6g、生甘草3g。用法:3岁以下,每日半剂;3岁以上,每日1剂。煎服法:代茶饮。中成药:玉屏风散,保和颗粒。(二)中医外治1 .芳香疗法中医香囊佩戴。注意:对香囊药物成分过敏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禁用。2 .小儿推拿方法:按揉内外劳宫、清肺经、足三里,摩腹,捏脊。注意:相关操作需经过中医药专业人员指导或培训。3 .贴敷疗法中医儿科穴位贴。适用人群:大部分患儿,选用不同贴剂(小儿咳喘贴、小儿化痰贴等),按需取穴(大椎、肺俞、中府、脾俞、肾俞等)。注意:对药物成分过敏或皮肤有溃烂者禁用。(三)饮食起居1 .饮食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温度适宜,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忌过食干凉性食物,清淡饮食。2 .预防、起居及时接种疫苗;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做好手卫生,勤洗手,不随意抠鼻、揉眼;咳嗽、喷嚏时,注意遮挡口鼻;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适度有氧运动;穿衣不可太厚。二、治疗方案(一)中药内服1.非重症(1)寒证1)风寒闭肺证病因:外感寒邪。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欲盖衣被,不欲饮水,口不渴,呛咳频繁,痰白清稀,甚则呼吸急促,舌粉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开闭推荐方药:麻黄汤或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组成: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6g、生姜6g、大枣6g、白芍6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T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寒饮伏肺证病因:过食冷饮等寒凉之物。主症: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嗽,喘息,痰涎清稀而量多,胸闷,或干呕,口不渴,胃脱胀满,大便稀澹,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推荐方药:小青龙汤加减。组成:麻黄10g、芍药IOg.细辛3g、干姜IOg.炙甘草IOg.桂枝10g、五味子6g、半夏10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T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热证1)风热闭肺证病因:感受风热之邪。主症:发热,身灼热,自汗出,恶风,口渴,咳嗽,喘急,鼻煽,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闭。推荐方药:桑菊饮或麻杏石甘汤加减。组成:桑叶10g、菊花10g、杏仁6g、连翘6g、薄荷3g、桔梗6g、甘草6g、芦根6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肺胃热盛证病因:过食辛辣、油炸等高热量食物,便秘。主症:高热,咳嗽,气急,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舌红苔白或黄,脉洪大或滑数。治法: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推荐方药:白虎汤加减。组成:知母10g、石膏15g、炙甘草6g、粳米20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3)痰热闭肺证病因:过食辛辣、油炸等高热量食物,高糖食物。主症: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吐黄稠痰,鼻塞,流黄脓涕,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治法:清热涤痰,泻肺开闭。推荐方药:清气化痰丸合泻白散加减。组成:黄苓9g、瓜篓仁10g、半夏9g、陈皮6g、胆南星6g、生姜10g、苦杏仁9g、枳实9g、茯苓15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3)寒热夹杂1)外寒内热证病因:外因-外感风寒,内因-过食膏粱厚味致内有积热。主症:恶寒发热,咳嗽喘息,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舌红苔白,脉浮紧。治法:解表散寒,宣肺清热。推荐方药:大青龙汤或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组成:麻黄9g、石膏15g、杏仁9g、炙甘草6g、桂枝9g、大枣10g、生姜9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T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少阳证病因:过食油腻、高热量食物,情绪不畅,郁而发热。主症:或发热,或恶寒,或寒热往来,咳嗽,喘息,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口渴或不渴,腹痛,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弦。治法:和解少阳。推荐方药:小柴胡汤加减。组成:柴胡18g、黄苓9g、人参9g、炙甘草6g、半夏9g、生姜9g、大枣10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T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4)湿证1)湿热内蕴证病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辛辣、膏粱厚味、高糖饮品致湿热内生。主症:发热,咳嗽,胸闷腹胀,咽痛,或咽部可见疱疹,或可见红色皮疹,小便短赤,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利湿,宣肺止咳。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组成:滑石IOg,黄苓9g、茵陈15g、石菖蒲18g、川贝母3g、通草6g、蕾香10g、连翘10g、白蔻仁10g、薄荷10g、射干IOgo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脾虚湿盛证病因:患儿先天脾胃不足,不能运化水液。主症:咳嗽,喘憋,胸闷,饮食不化,四肢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滤稀、不成形,易腹泻,舌淡苔白厚腻,脉虚缓。治法:健脾祛湿,补土生金推荐方药: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成: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白扁豆10g、莲子10g、慧菽仁15g、砂仁6g、桔梗6g、甘草10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5)水饮水饮内停证病因:进食高盐食物,饮水过多,或喜食冷饮。主症:发热,咳嗽,呕吐痰涎,或干呕呃逆,头晕,胸闷气短,口不渴,或口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淡红苔白,脉滑。治法:温化水饮,化痰止咳。推荐方药:五苓散或茯苓四逆汤加减。组成:泽泻IOg.茯苓10g、猪苓10g,炒白术15g、肉桂3gO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6)食积痰食互结证病因:纳食过多,睡前仍进食。主症:发热,咳嗽,痰多,咳声沉重有力,恶食呕逆,暧腐吞酸,脱腹胀满,便秘或大便臭秽,舌红苔厚腻,脉滑或指纹青紫。治法:消积导滞,化痰止咳推荐方药:保和丸加减。组成:焦山楂10g、六神曲10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6g、连翘10g、莱瓶子10g、炒麦芽10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危重症参照相关诊疗方案积极给予现代医学救治。(1)心阳虚衰证主症:面色苍白,唇指紫劣,呼吸浅促、困难,四肢不温,多汗,肋下痞块,心悸动数,虚烦不安,神萎淡漠,小便减少。舌脉:舌质淡紫,脉疾数、细弱欲绝,指纹紫滞。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基本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6g、附子9g、煨龙骨15g(先煎)、煨牡蛎15g(先煎)、白芍6g、炙甘草6g。气阳虚衰可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少量频服以救急,还可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T00ml°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急煎频服。(2)邪陷厥阴证主症:壮热不退,口唇紫为,气促,喉间痰鸣,烦躁不安,谓语狂躁,神识昏迷,口噤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舌脉:舌质红绛,脉细数,指纹紫。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基本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药物组成:羚羊角片3g、钩藤6g、菊花6g、生地黄6g、白芍6g、虎杖6g、黄苓6g、郁金6g、浙贝母5g、生石膏IOg(先煎)、生石决明6g、生甘草3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急煎频服。常用中成药:可选用牛黄清心散、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根据情况选择,按照说明书服用。3 .恢复期(1)阳虚寒凝证病因:反复静脉输液、或剧烈运动后损伤肺脾阳气。主症:咳嗽,咳痰,胸部CT示炎症吸收缓慢。治法:温阳散寒推荐方药:阳和汤加黄芭组成:熟地黄30g、炒白芥子6g、鹿角胶9g、肉桂3g、麻黄3g、姜炭3g、生甘草3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2)脾阳不足证病因:久病、反复静脉输液伤及脾胃。主症:咳少痰多,心悸气短,神疲倦怠,面色少华,四末不温,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舌淡红,剥脱苔,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红。治法:健脾温中推荐方药:小建中汤或理中汤加减。组成:饴糖30g、桂枝9g、芍药18g、生姜9g、大枣15g、炙甘草6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天。用法:3岁以下每日1/2剂,3-6岁每日1剂,6-9岁每日3/2剂,9岁以上每日2剂,均分3次口服。(3)阴虚肺热证病因:久病伤阴。主症: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治法:养阴清热,止咳平喘推荐方药:养阴清肺汤或清燥救肺汤加减。组成:大生地6g、麦门冬6g、玄参6g、生甘草3g、川贝母3g、牡丹皮6g、薄荷3g、炒白芍10g。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50-100ml,连服3-5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自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蒙医药防治方案(2023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