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州乌山简介.docx

    • 资源ID:675179       资源大小:16.7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州乌山简介.docx

    福州乌山简介乌山又称乌石山,福州“三山”之一,位于福州市中心,是福州“三山两塔一条街”古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山体景观系统中的标志性景点。2015年,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含乌山历史风貌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乌山虽然海拔仅84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仁者乐山,往往三分看风貌,七分看人文。论景色,乌山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素有“蓬莱仙境”之美称;道人文,乌山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尤以乌塔、摩崖题刻及造像最具价值,现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人说,一座塔承载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美学等诸多元素,是一座文化的丰碑。游览一座宝塔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许多美好祈愿。乌塔位于福州乌石山东麓,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因塔身以黑色花岗岩建造,通体乌黑,所以又被人们称作“乌塔”。石塔七层八角,楼阁式,通高34.74米,是研究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历史及其宗教、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是福建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塔。唐贞元十五年(799年),观察使柳冕为唐德宗李适祝寿而建,名为无垢净光塔。唐乾符六年(879年)塔毁,留下一块塔铭。五代闽永隆三年(941年),王延曦以祈福为名,重建无垢净光塔,想建九层,超越其父王审知所建的七层定光塔,取名“崇妙保圣坚牢塔二王延曦执政时荒淫无度、残害忠良。塔建到第七层时,王延曦被臣属所杀,工程遂告结束。至此,王延曦想超越王审知的梦想破灭,而月城格局成定型,三山两塔成为福州的风景名胜和城市地标。福州族群也在五代时期逐渐形成。站在乌塔下仰望塔顶的葫芦刹,在塔身的层级叠加中,塔顶遥不可及,而久远的历史已模糊得随风吹散。用花岗石砌造的塔身上,那些叙说着故事的碑刻、浮雕佛像雕工精美、磨琢光润,仿佛在漫无目的地行走于时空中。内有曲尺形阶梯供攀登,塔身外有回廊。多想登上塔顶,领略眺望福州城的快意。乌塔与白塔两两相望的独特景致,也吸引了一批批游人慕名而来。每当夜幕降临,双塔的灯光就会点亮,一黄一白的两座灯塔在夜色中美得格外瞩目。乌山怪石嶙峋,林壑幽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至今山上保存有200多处的摩崖石刻,有“一座乌山,半部书法史”的赞誉,体现了唐朝到清朝各种字体的书法艺术魅力。游罢乌塔,沿着乌山南麓拾级而上,宛若进入一座露天的书法石刻博物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俱臻其妙。再一一详看落款,让人不禁惊呼:“大家手笔!”是的,唐代李阳冰,宋代程师孟、李纲、朱熹、梁克家,明朝首辅叶向高、都御史林廷玉,清状元王仁堪等人石刻,不时映入眼帘,诗词、歌赋、传记、题记、游记文类齐全,难得的是大部分石刻纪年明晰、书法遒劲、雕刻精湛。名气最大的要属“般若台”,不仅因为它是乌山石刻群中最古者,更因它是李阳冰所书。李阳冰,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李阳冰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所书写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苍颉后身J甚至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康有为夸他的“篆书大者唯有少温'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少温指的便是李阳冰。“般若台”就是乌山的这一处,这也是如今仅存的四块李阳冰篆书碑刻之一。虽李阳冰本人并未到过福州,但他的族人、任著作郎兼监察御史的李贡在唐大历七年向他讨得“般若台铭”墨宝后勒于乌石山上。全文24个篆字:“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般若”是梵语,意思是智慧。李阳冰的24字看似平实,但一直闻名于世,以至于北宋靖康之变,宋哲宗的女儿一一吴国长公主和她的丈夫一路南逃,到福州时特意到乌山看李阳冰的篆书,并也留下一块石刻作记载(霹雳岩处):“靖康之间,金人犯阙。二圣北迁循赣水走湘湖、濒南海而迭闽川,馆于福唐之神光,因登乌石山观李阳冰篆,乃得古人之遗意”落款是潘正夫,驸马爷!逃难中的公主、驸马仍有雅兴上山观看阳冰墨迹。而这个石刻也透露了靖康之变皇室南逃的线路:从睢阳(今商丘以南一带)一路南下直广东后再至闽川(福建),最后到了福州。石林景区的嶙峋奇石本已极具风骨,再加上历代文人墨客登高揽胜后留下的诗文石刻,更是成为人文与自然景观巧妙交融的典范。古亭也是乌山上极具特色的风景,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道山亭。道山亭是乌山三十六奇之一。宋熙宁初年,郡守程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建“道山亭二据说,当年在道山亭上可以远眺闽江,江海相连,海天一色,回望城市云雾缭绕,宛如梦幻仙境。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名扬千古的道山亭记以应景增色。建筑风格不一的古亭,除了供游人观景和休憩外,还具有缅怀先贤的功能。黎公亭为纪念抗倭英雄黎鹏举而建,先薯亭则是为了纪念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游览乌山,像阅览一本山河史书,方知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方寸间藏着无穷尽的闽都文化。

    注意事项

    本文(福州乌山简介.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