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docx

    • 资源ID:681508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docx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L目的明确各血液成分无效输注的定义和原因,便于输血相关科室、部门对血液无效输注的预防、识别、处理与控制。2 .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输血科、医务部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科室、输血科工作人员和医务部的分管人员。适用于临床血液无效输注的处理与控制工作。3 .术语、缩略语和定义无。4 .目标规范对临床各血液成分无效输注的管理,达到合理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科学、高效输血治疗的目标。5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 临床科室负责进行充分的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及时识别血液无效输注并作出相应诊治。5.2 输血科负责协助临床科室对血液无效输注的识别,并在进行相关输血监测后给予相应输血建议。6 .工作方案7 .1红细胞无效输注的控制方案6.1.1红细胞无效输注识别(1)输注红细胞后,临床医师应在输注后24h内复查血红蛋白(Hb),观察Hb升高是否达到预期值。Hb升高预期值计算公式为:Hb升高值(gL)=供者Hb(gL)X输血量(mL)/患者血容量(mL)×90%o理论上成年人输注2单位红细胞悬液可提升Hb约10gLo建议输注后连续3d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其后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的时限。(2)如果输红细胞后Hb未达预期值,临床医师应进行原因分析,在排除输血反应、继续失血、输液稀释等情况后,可判定为红细胞无效输注。6.L2红细胞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1)红细胞输注效果与患者疾病(如血液类疾病、恶性肿瘤等)、既往是否存在输血反应、输血次数、既往输血量、妊娠次数有密切关系。输血次数23次,既往失血量,10U,妊娠次数22次输注效果明显下降,多数与免疫因素有关。(2)免疫因素包括:稀有血型漏检,如ABO、RhD亚型漏检;不规则抗体和/或交叉配血漏检;产生自身抗体、药物抗体等。(3)非免疫因素包括:感染、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骨髓移植、肝脾肿大、红细胞膜的弹性改变、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如过敏等。(4)其他未知因素6.1.3红细胞无效输注的处理,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措施(1)应仔细分析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因素,包括进行进一步的血液免疫学检查,如抗体筛查、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等,针对无效输血原因进行纠正后再输血;如果未进行原因分析而继续盲目输血,可能导致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的情况更加严重。(2)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暂停输血,必要时增加其他内科治疗措施。6.1.4红细胞无效输注的预防及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2)采用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水平。(3)输血前进行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抗体鉴定后输注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4)输血后监测患者DAT,当DAT由阴转阳时,进行进一步的血液免疫学检查,尽早发现不规则抗体。(5)采用精准配型输血。(6)输注去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等红细胞制剂,减少输血反应发生。6. 2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控制方案7. 2.1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定义及识别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是指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被迅速破坏,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未能相应地增加,从而未能防治因血小板数量不足和/或血小板止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一般根据临床出血症状情况和/或输注血小板24h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orrectedcountincrement,CCI)评价输注效果。CCl=血小板增加值X体表面积/输入的血小板总数说明:血小板增加值单位(血小板计数单位)为10。/L,输入血小板总数单位为XI(P个/L,体表面积单位为m2,代入数据计算时只计算单位前数值。例:患者(体表面积19611)2,身高175cm,体重70kg)输注血小板前血小板计数为IOXl(T/L,输注2.5X1(个血小板(常规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后Ih测得血小板计数为35X10°L,CCl值为(35-10)×1.96/2.5=19.6o输注后血小板后IhCCl值输V7.5或输注血小板后24hCCI值V4.5为血小板输注无效。8. 2.2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1)免疫性因素:ABO血型不合、HLA血型不合、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等。(2)非免疫性因素:血小板质量、发热感染、脾大、DIC,药物等。9. 2.3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处理措施(1)选择血小板配型试验阴性的血小板输注。(2)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时,无配型阴性的血小板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暂时增加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使用纤溶抑制剂,可帮助稳定血凝块;使用重组Vna因子,可能对某些患者有益。10. 2.4血小板无效输注的预防措施(1)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2)输血前进行血小板配型试验。(3)尽量输注单采血小板,避免输注多人份混合的浓缩血小板,减少抗原刺激。11. 意事项未尽事宜,可参考相关专著。12. .记录和报告无。13. 考文献刘景汉,汪德清.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注意事项

    本文(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