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docx

    • 资源ID:718817       资源大小:21.4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docx

    XXXX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疾控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三、内容(一)传染病信息报告1.责任报告人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师负责填写,特殊情况下由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填写。2.报告病种(1)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40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7种)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国家卫健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需要开展应急监测的其他传染病。包括新发、境外输入的传染病,如人感染猪链球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等。(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如水痘、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3)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死亡等特定目的监测的疾病。3 .病例分类与分型(1)根据不同传染病的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其中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以及国家卫健委规定的其他传染病。(2)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需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利福平耐药、病原学阳性、病原学阴性、无病原学结果四类;(3)乙肝、丙肝、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4 .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1)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电子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验和放射异常检查/检验结果登记。(2)首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须在门诊病例中详细记录信息,同时按照要求在HIS系统中填写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原始登记信息、传染病报告卡与网络录入信息三对照。(3)电子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有效证件号、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10项基本内容,按照日志设置的项目填写详细、清晰,内容要保证真实可靠。(4)电子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有效证件号、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1项基本内容。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应建立传染病有关异常检验/检查结果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开单科室、送检/开单医师、患者姓名、检验/检查日期、检验/检查结果及异常结果反馈记录等。(6)传染病报告卡采用电子形式填报,内容完整、准确,填报人签名、电子交换文档应当使用符合国家统一认证标准的电子签名和时间戳。5 .传染病院内报告程序(1)患者在健康体检、术前检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住院常规检查等时,筛查出的乙肝、丙肝、梅毒等实验室血清抗体阳性结果者,未经医师明确诊断或经医师诊断不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的病例,不需报告。(2)疾控科疫情管理人员在收到临床医师报卡后,对填报信息进行审核,对疾病进行二次诊断,符合上报标准的报告卡审核通过后,打印纸质版并录入国家大疫情网。6 .重点传染病报告原则(1)肺结核治疗失败病例、返回病例、未完成疗程病例、中断治疗后重新治疗的既往肺结核病例,不需报告,可在门诊日志登记中记录为复诊病例。对新发现的、经规范治疗治愈后再次复发的病例需要报告。诊断为耐多药结核需要报告,并在备注栏中填写aMDRTBvo(2)梅毒复发病例不需要报告。年度内或跨年度的梅毒血清随访监测阳性病例不需要报告。患者在健康体检、术前检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住院常规检查等时,检测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梅毒抗体)阳性者,而未做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滴度)者暂不报卡,跟患者沟通后进一步做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滴度)仍然为阳性的患者,按确诊病例填报传染病卡。(3)丙肝既往已治愈再次感染的病例需要报告。抗-HCV检测结果阳性,符合临床诊断但未进行HCVRNA检测的病例,填报“临床诊断病例”,标注为“未分型”。HCVRNA检测结果阳性病例,填报“确诊病例”,并进一步填报“急性”或“慢性”。18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抗TC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CV感染,应以HCVRNA阳性作为其HCV感染报告的依据;6个月后复查HCVR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HeVRN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病例,不论抗-HCV检测结果如何,均不需报告已按抗-HCV检测结果阳性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应删除并填写原因。(4)乙肝乙肝病原携带者,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不需要报告。以往曾在本院诊断并明确报告过的乙肝病例,不需再次报告,应在门诊日志等登记中记录为复诊病例。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例,不进行传染病报告。7 .传染病卡填报要求(1)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采用电子形式填报,内容完整、准确,填报人签名。(2)传染病报告卡必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号,首选居民身份证号,其次为护照、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等身份识别号码,无法获取的原因可在备注中说明;暂无身份证号的婴儿、残障患者填写监护人的有效证件号;劳教、羁押或服刑人员可填写该患者所在场所的编号,备注中填写说明。(3)工作单位:民工、教师、医务人员、工人、干部职员必须填写发病时所在的工作单位名称,学生、幼托儿童填写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名称及班级。(4)14岁以下的患儿要填写家长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号码及监护人的有效证件号。(5)现住地址:指患者发病时的住址,而不是户籍所在地址。必须填写省、市、县、乡(镇)等信息外,还要详细填写村、组及社区、门牌号等可随访到患者的详细信息。(6)发病日期:填写患者本次就诊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本次就诊时间;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HIV感染者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日期。(7)诊断日期:须填写到小时。(8)死亡日期:填报因患该种传染病死亡的时间,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艾滋病患者和HlV感染者死亡,不论是否因艾滋病死亡,均须及时进行死亡报告。(9)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J”。患者同时患两种及以上的传染病应分别报卡。(IO)手足口病:需备注居家治疗,或住院治疗,或转院治疗。(11)乙肝、梅毒、淋病等传染病,医师需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等,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附卡信息。8 .报告时限(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或疑似患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2)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二)报告数据管理1 .审核疾控科疫情管理人员须对HlS系统上,电子传染病报告卡信息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报告。2 .订正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疑似病例订正为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应及时更新诊断日期;而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确诊病例,诊断日期可不更新。3 .补报科室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4 .资料保存传染病报告卡须做好备份工作,电子传染病报告卡需导出电子版并打印成纸质卡片进行保存,传染病电子上报信息需导出存至硬盘进行备份。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及传染病报告相关记录保存3年。四、制订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卫办疾控发(2015)53号)(三)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