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则.docx

    • 资源ID:721308       资源大小:34.3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则.docx

    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那么1.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1.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混凝土用砂。1.2 检验参数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表观密度(标准法)、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标准法)、含泥量(标准法)、泥块含量。1.3 技术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用砂2.检测环境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C25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C。3.检测设备序号名称型号量程精度1最小分度值)1震击式标准振筛机STST-3型2试验筛筛框为300mm孔径为10.0、5.0、2.50>1.25、0.630、0.315、0.16O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个3烘箱101-3的制蜘怖I(X)oC-IIOoC4电子天平SE6000F06(XX)gIg5电子天平YP20Kg020KgIg6试验筛筛框为30Omm孔径为0.08Omm的方孔筛7单标线容量瓶500mL500mLA序号名称型号量程精度(最小分度值)8容重简ILIL9枯燥器10玻璃液体温度计50050°C111浅盘等容器12硬、软毛刷13料勺14烧杯500mL15直尺4.试样数量、代表批量4.1按JGJ52-2006标准检测时:每一检测参数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及检验批序号检验工程最少取样数量(g)检验批1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4400按同产家(产地)、同品种、同规格分批验收;骨料以1000吨为一验收批。缺乏上述量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当天然砂、粗骨料质量比拟稳定、进料又较大时可每周检验不少于2次。2表观密度26003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50004含水率10005含泥量44006泥块含量2005 .检测方法5.1 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测与计算.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JGJ52-2006、GB/T14684-20010操作步骤、细节、考前须知:a.用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0mmo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0mm方孔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C110°C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b.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Og(特细砂可为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00mm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IO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注: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那么应先用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c.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2计算依据JGJ52-2006第条;GB/T14684-2001第6.3.3条。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c.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d.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伏(精确至0.01):式中:f砂的细度模数>2B3、4>P5、6分别为5.00、2.50、1.25、0.630、0.315>0.16O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e.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5.2 表观密度(标准法)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测与计算.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JGJ52-2006>GB/T14684-2001o操作步骤、细节、考前须知:a.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0C110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b.称取烘干的试样3OOg(mo),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c.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3d.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外表洗净,再向瓶内注入与前面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C25C范围内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2)。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00C110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C。2计算依据JGJ52-2006第条;GB/T14684-2001第6.13.3条。a.表观密度P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OkgZm3):式中:p.表观密度(1OkgZm3)mo试样的烘干重量(g)mi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g)m2水及容量瓶总重(g)明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按照以下表修正系数:1按GB/T14685-2001检测时不考虑明值)。不同水温下砂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水温()1516171819202122232425*0.00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60.0060.0070.008b.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5.3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测与计算.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JGJ522006、GB/T14684-20010操作步骤、细节、考前须知:a.先用5.0Omm孔径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0°C11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b.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c.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IO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的方向垂直)。二层装完并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o.2计算依据JGJ52-2006第条;GB/T14684-2001第6.14.3条。a.堆积密度(p)及紧密密度(p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IOkg).p(P)=X1000(kgm3)式中:m容量筒的重量(kg)m2容量筒和试样共重(kg)V容量筒的容积(L)b.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4 含水率(标准法)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测与计算.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JGJ52-2006>GB/T14684-2001。操作步骤、细节、考前须知:由样品中取各重约500g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重量的枯燥容器(m)中称重,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0°Cll(T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3)。.2计算依据JGJ52-2006第条;GB/T14684-2001第c3条。砂的含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Owc含水率(%)m1烘干前试样与容器共重(g)m2烘干后试样与容器共重量(g)11容器重量(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5 含泥量(标准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粗砂、中砂和细砂的含泥量。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测与计算.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JGJ52-2006>GB/T14684-20010操作步骤、细节、考前须知:a.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0C110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各为40Og(按GB/T14684-2001标准检测时为500g)(mo)的试样两份备用。b.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面约15Omm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别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0的套筛(1.25mm筛放置上面)上,滤去小于0.08O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砂粒丧失。c.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d.用水冲洗剩留在筛的细粒。并将0.08O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外表)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O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IoOC110°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试样的重量(m。.2计算依据JGJ52-2006第条;GB/T14684-2001第条。含泥量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c含泥量()mo试验前烘干试样的重量(g);1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g);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则.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