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单轨吊技术改造方案.docx

    • 资源ID:746480       资源大小:184.8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单轨吊技术改造方案.docx

    单轨吊技术改造方案1问题描述单轨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起吊梁下方第一根轨道在水平方向折弯或者该段轨道与其下方轨道连接处断开的现象,如图1所示。经调查,此种情况多出现在轨道坡度超过20°,且单轨吊运载较重物品时出现。图1轨道失效实拍图2问题溯源2.1 失效原因分析单轨吊在水平轨道行车时,前端驱动部提供拉力,后端驱动部提供推力。单轨吊上行时,驱动力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前端在高处,此处驱动部提供拉力,后端在低处,此处驱动部提供推力。单轨吊下行时,驱动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前端在低处,此处驱动部提供推力,后端在高处,此处驱动部提供拉力。由于驱动部采用串联布置,拉杆应力轨Ii应力所以单轨吊在有坡度轨道上运行时,起吊梁上方拉杆受拉应力,大小向起吊梁方向累加,轨道与轨道之间受压应力,大小向远离单轨吊方向累加。起吊梁下方拉杆受压应力,大小向起吊梁方向累加,轨道受压应力,大小向远离起吊梁方向累加,如图2所示。5f.5f-012345678驱动部次序(单位:个)图2应力累加示意图单轨吊在水平轨道行车时,驱动部仅仅需要克服单轨吊与轨道之间的滚动摩擦,所以驱动力很小,完全在轨道安全范围之内。当单轨吊在有坡度轨道上运行时,驱动部不仅需要克服行车过程中的滚动摩擦,还要克服单轨吊重力在轨道方向的分力,所需的驱动力就很大°同时,轨道安装过程中会存在安装误差,使得轨道与轨道不平行。俯视效果如图3所示,此时轨道在沿轨道方向存在一个小角度偏折误差,使得拉杆与轨道之间也不再平行,因此拉杆就会通过驱动部对轨道产生一个侧向力。该侧向力与下方轨道传递过来的推力就会对轨道产生多个扭矩,使单轨吊运行时轨道左右摇摆,当驱动力很大时,甚至会造成轨道失效。2.2 轨道受力分析按照起吊梁前后各布置5台驱动部分析,限于单轨吊设备和轨道长度,在同一时间,一根轨道上最多有2台驱动部。按照一根轨道上驱动部数量多少,将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所受到的力学模型分成如图4和图5两种情况所示。2.2.1 仅1台驱动部图4轨道上有1台驱动部时受力图由图4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力学平衡,可得:.Mi=kfl+(a+2)fc+efsnf(lS)=O/=1<XFi=kf+(a+2)fef-nf-hf=0旧式中I单根轨道长度,mm.S吊耳到轨道近端距离,mm;/单个驱动部所需驱动力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力,kN;nf、ef-吊耳对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kN;kf.hf-相邻轨道对该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kN;3+2»驱动部对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单kN。由式可得此时轨道挠度:K =J=IM+(+2)先3+03-w>(一s)33EI式中E轨道弹性模量,kNmm2;I轨道垂直于腹板方向截面惯性矩,mm4o2.2.2有2台驱动部由图5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力学平衡,可得:WMi=kfl+(+2)f(h+d)+efs-nf(lS)-CIfii=OZ=IFi=kf+(a-2)f+ef-nf-hf-af=0式中af-驱动部对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kN;d驱动部距离轨道末端距离,mm;b单根拉杆长度,mm。由式(3)可得此时轨道挠度:q_桃3+(+2)/S+d>+2促可Q5>afd'诟(4)2.3动力分配比计算根据沙尔夫公司某款单轨吊设备数据,以第一轨道为例,计算各个轨道在不同情况下的受力情况,找出最大挠度及位置,确定该型单轨吊驱动部动力分配比。已知该型号单轨吊最大满载时G=354270N,驱动部io个,单根轨道长度=3m,由于轨道角度误差导致的力传递系数4=095,轨道之间最大偏角二l°,当起吊梁前后各布置五台驱动部,则单个驱动部在上坡倾角/=20。的轨道上运行需要克服的力为:轨道安装时,各个轨道偏折方向不一定,多根连续轨道可能都向同一边偏折,也可能左右交替偏折,同时第一轨道上驱动部数量也有两种情况,据此,将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受力情况分成4种情况讨论。将连续两段轨道反向偏折,第一轨道上只有1台驱动部定为工况1;将连续两段轨道反向偏折,第一轨道上有2台驱动部定为工况2;将连续两段轨道同向偏折,第一轨道上只有1台驱动部定为工况3;将连续两段轨道同向偏折,第一轨道上有2台驱动部定为工况4o2.3.1 工况1工况1时连续两段轨道反向偏折,第一轨道上只有1台驱动部,轨道垂直于腹板方向力学模型如图6所示,此时起吊梁处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0;第二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约等于/,方向向下;驱动部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57,方向向上。图6工况1时轨道受力图n根据式(4)可知与C成正相关,0max=2.04m,s=25Omm。yj7.7mm将数据代入式、(2),求得:=368,e=-0.32,Io因此,此种工况下第一轨道应力在安全许可范围内,最大挠度超出安全许可范围。2.3.2 工况2工况2时连续两段轨道反向偏折,第一轨道上有2台驱动部,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力学模型如图7所示。此时起吊梁处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0;第二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约等于妙方向向下;第一台驱动部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57,方向向上;第二台驱动部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37,方向向下。图7工况2时轨道受力图nZyi根据式(4)可知日'与d成负相关,"mm=。、=2.04moZM10.5mm将数据代入式(3)、(4),求得:=4.08,e=4.08,Mo因此,此种工况下第一轨道应力在安全许可范围内,最大挠度超出安全许可范围。2.3.3 工况3工况3时连续两段轨道同向偏折,第一轨道上只有一台驱动部,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力学模型如图8所示。此时起吊梁处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0;第二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约等于方方向向上;驱动部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5方方向向上。图8工况3时轨道受力图将数据代入式、(2),求得:=3.48,e=-2.52,>j,7.3608mmTO因此,此种工况下第一轨道应力在安全许可范围内,最大挠度超出安全许可范围。2.3.4 工况4工况4时连续两段轨道同向偏折,第一轨道上有2台驱动部,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力学模型如图9所示。此时起吊梁处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0;第二轨道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约等于多方向向上;第一台驱动部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57,方向向上;第二台驱动部对第一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37,方向向上。图9工况4时轨道受力图Vy;7.5mm将数据代入式(3)、(4),求得:=3.08,e=-6.92,£o因此,此种工况下第一轨道应力在安全许可范围内,最大挠度超出安全许可范围。由第一轨道四种工况分析可知,第一轨道最大应力多出现在靠近起吊梁的驱动部所在位置,且都在安全许用范围内;最大挠度出现在轨道最右端,且均超出安全许用范围,最危险工况为连续两段轨道反向偏折,第一轨道上有2台驱动部时,此时第一轨道最大挠度超出安全许用范围最大。根据第一轨道四种工况计算方式,分别求出第二、三、四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力学模型数据如表2所示,此处b、C取最大值,d取最小值。表1轨道在垂直于腹板方向受力数据表轨道次序偏折方向驱动部ehkns/m数量ab/mc/md/m132.04-2.52-103.48().25同向第一232.040-6.92-203.080.25轨道132.04-0.32103.68().25反向232.0404.08204.080.25122.041.836-215.1640.25同向第二222.0404.56-315.440.25轨道122.041.164214.1640.25反向222.0404.464314.4640.251I2.041.452-325.548().25同向第三212.0404.152-425.8480.25轨道1I2.04-3.()48325.0480.25反向212.0404.848424.8480.251-12.043.384-546.616().25同向第四2O2.0403.768-536.2320.25轨道1-12.045.616545.616().25反向2O2.0405.232535.2320.25将表2数据分别带入式(2)、(4),计算出每种工况下的最大挠度。比较计算结果可知:轨道挠度最大时的工况为连续两段轨道反向偏折,第一轨道上有2台驱动部时。此时轨道最大应力出现在驱动部所在位置,最大值SmaX=27.92MPa;最大挠度在第一轨道最右端,最大值为y11三=l°491mm0将式(5)引入参数,表示起吊梁下方驱动部动力占驱动部总动力的比值,此时单个驱动部所需驱动力在垂直于腹板方向的分力为:(6)下Gsin/.f-Slna52联立式(1)、(2)、(6)计算出当二°3时y11三=6.0mm,此种工况下第一轨道最大应力出现在960mm位置,也就是第一台驱动部所在位置,最大值O三=697MPa;最大挠度在轨道最右端,x=6.0mm因此,此种工况下第一轨道应力和挠度均在安全许可范围内。即起吊梁前方驱动部动力占总动力的70%,起吊梁下方驱动部动力占总动力的30%,此时轨道应力及应变都在轨道安全范围之内。3具体方案1.1 方案一图10方案一示意图图中1轨道;2驱动部;3驱动部短拉杆;4框型拉杆;5驱动部长拉杆;6承载小车;7起吊梁。该方案通过增加单轨吊驱动部驱动力传递路径的方式,减小了单个驱动部因轨道不平行对轨道产生的扭矩,增加了轨道的安全性。行车时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路径有4条。第一条路径:驱动部2.1一短拉杆3.1驱动部2.2一短拉杆3.2一驱动部2.3一框型拉杆4.1承载小车6.1一框型拉杆4.2一起吊梁7;第二条路径:驱动部2.4长拉

    注意事项

    本文(单轨吊技术改造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