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770213       资源大小:101.74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14158-93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规范ZB/D140031:25000-1:50000工程地质调查规范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B50/5005-1998重庆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术语、定义和符号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术语和定义3.1.1地质灾害GeologicalDisaster由自然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3.1.2地质灾害不易发区InactiveZoneofGeologicalDisasterb5E2RGbCAP不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1.3地质灾害易发区ActiveZoneofGeologicalDisasterplEanqFDPw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1.4地质灾害危险区DangerZoneofGeologicalDisasterDXDiTa9E3d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1.5地质灾害危险性FatalnessofGeologicalDisaster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3.1.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RiskAppraisalofGeologicalDisasterRTCrpUDGiT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估量。3.1.7滑坡LandSIide斜坡岩土体沿贯通的剪切面滑移破坏的地质现象。3.1.8危岩DangerousRock斜坡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切割、在外营力作用下松动变形的块体。3.1.9崩塌Collapse危岩体失稳发生快速倾倒、滑塌、坠落的地质现象。在大量水的作用下,发生于沟谷或斜坡上的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3.1.11地面塌陷SubsideoftheGround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开采沉陷。5PCzVD7HxA3.1.12塌岸CollapseoftheBank岸坡在水的冲浸)蚀作用下产生变形破坏、坍塌失稳的现象。3.1.13岩溶Karst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和现象的总称。3.1.14规划用地LandofProgramming控制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用地。3.1.15建设工程用地LandofBuildingEngineering实施建设工程的用地。3.1.16可建区ZoneofAbleBuild可以实施建设工程的地区。3.1.17慎建区ZoneofCarefulBuild实施建设工程需慎重的地区。3.1.18禁建区ZoneofForbiddingBuild不应实施建设工程的地区。3.1.19地质环境GeologicalEnvironment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相关的现状自然地质条件。3. 1.20矿山地质环境GeologicalEnvironmentofMine受矿山采矿及相关活动影响的地质环境,在本规程中,主要指地表地质环境。3.2符号3. 2.1计算参数B不良地质体稳定程度指数C采动影响程度指数D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指数R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指数S成灾后的可能损失指数W矿山受采动影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Y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指数3. 2.2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代号I地质灾害不易发区IIA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B地质灾害中易发区IIC地质灾害高易发区III地质灾害危险区4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3.1 一般规定3.1.1 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对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在着重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种类、分布范围、规模及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并对规划提出建议。JLBHrnAILg3.1.2 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一调查区内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种类、分布范围、规模、成因类型、稳定状态、危险性及影响因素。一一调查区内存在的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人类工程活动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工程建设活动破坏地质环境的方式和诱发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危害性。xIIQX74J0X了解和定性预测水库、江河岸坡的稳定性、岸坡再造的类型、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4. 1.3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应以搜集已有资料和地质调查为主,对于地质环境复杂而一般调查难以了解的地段可采用少量的井、槽探及人力钻探等手段。LDAYtRyKfE5. 1.4地质调查的精度可参照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规范GB/T1415893)、1:25000-1:50000工程地质调查规范<ZBD14003)有关规定执行。Zzz6ZB2Ltk6. 1.5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可按调查面积分别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底图。调查面积大于IoknI2,宜采用1:50001:10000;调查面积210km2,宜采用1:2000-1:5000;调查面积小于2km2,宜采用1:10001:2000。环境地质剖面图比例尺宜为1:5001:2000,用于反映结构面与斜坡关系的剖面纵横比例尺应一致且不应小于1:500。dvzfvkwM117. 1.6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初步评价调查区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程度并对影响规划用地的重大地质灾害体的治理经费进行概略估算。rqynl4ZNXI4. 1.7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程序可按图1所示进行。图1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程序框图4.2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规划用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可分为复杂、中等复杂及简单三级,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判定因素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形地貌±M7E有两种以卜地貌有两种地貌单地貌单兀单地形坡用单元10匹35<10沟床纵坡度>251025<10沟河切割深度>201020<10地质构造>451045<10断裂构造三三f以上裂隙,间距Ji0岩体结构类型碎裂、散体结构m薄厚层状结构整体状结构”结而质其组合与斜X不利基本不利有利岩特性加岩土界IUH呗角>251025<10土层厚度m>128-12<8岩(土>性差大中等小殳及水西地下翻褊程度大中小地表设确工程度大中小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0.05<0.05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205-20<5岩溶占调查区Braml枳r>305-30<5帔人类土质边坡高度>158-15<8岩质边坡高度>3015-30<15填土边坡高度In>858<5洞顶围岩厘度<1倍洞SI-R僖洞睦>3倍洞第×J碉用Ln>351035<10活%注:表中岩溶系指已发生和可能发生塌陷的垂直或水平岩溶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岩溶、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主由复杂向简单推定,其中任一小项为复杂即为复杂,任一小项为中等复杂即为中等复杂。b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是由复杂向简单推定,除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岩溶、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三项外,首先满足8项者即为该等级。c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应从水的类型、水位埋深、水量及水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4.3分区评价4.3.1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可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参照表2将规划用地分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地质灾害不易发区。EmxvxOtOco表2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主要特征分区I主要特征地质灾害危险区有稳定性差、危险性大?雕于治理的地面灾害体或潜地质灾害易发区,_一溟更胤里圣及丕荏城,区的特征质灾害不易发药露头区地形坡角小十层厚度小层地区地地形平坦小于反I4.3.2地质灾害易发区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和降雨量按下式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等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SixE2yXPq5Y=0.618D÷0.382R(1>式中:Y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指数;D一一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指数,地质环境复杂中有坡角大于35°、岩层倾角大于45。、结构面及其组合与斜边)坡的关系不利、岩土界面倾角大于25。、土层厚度大于12In四项者取LO0;有其中三项者取0.90;有其中两项者取O.80;有其中一项者取O.70;无其中任何一项者取0.65;地质环境中等复杂中有坡角1035°、岩层倾角1045。、结构面及其组合与斜V边)坡的关系基本不利、岩土界面倾角1025。、土层厚度12m四项者取0.65;有其中三项者取0.55;有其中两项者取0.45;有其中一项者取0.35;无其中任何一项者取0.30;地质环境简单取O.30o6ewMyirQFLR一一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指数,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大于IOomm取1.00;50-100mm取0.67;小于50mm取0.330kavU42VRUs当YNo.80时为高易发区;Y=0.80060时为中易发区;YWO.60时为低易发区。4. 3.3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可参照表3对用地规划提出建议。表3用地规划建议可建性分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IV/,.用地规划建议禁建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不应规划建设工程慎建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可规划一般建设工程,不应形成高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可规划一般建设工程或较重要工可建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规划基本不受限制,不宜形成高边地质灾害不易发区规划不受限制注:表中高边坡系指高度大于15m的岩质边坡,高度大于8m的土质边坡含填土边坡)。5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5.1一般规定5.1.1 本章规定只适用于拟建工程,不适用于在建工程和已建工程,也不适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5.1.2 下列建设工程用地经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后可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应急抢险救灾工程。土建费用低于50万元、地质环境简单、周边建设工程重要性相对较高且其用地已经评估定为适宜的建设工程。y6V3ALoS89经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属于地质灾害不易发区的用地上的较重要及一般建设工程和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的用地上的一般建设工程。M2ub6VSTnP5.1.3 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之前进行。不应用工程地质勘察代替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OYujCfmUCw5.1.4进行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应取得附有拟建物平面布置及整平高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建设工程投资规模等资料。eUts8ZQVRd5.1.5 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应根据建设工程及地质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