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docx

    • 资源ID:80191       资源大小:32.1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目的保证临床合理、规范、安全用血,保障紧急抢救的及时用血。2适用范围全院临床输血科室3主要内容3.1输血培训3.1.1.培训内容: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3.1.2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要求:3.1.2.1输血科人员须具有国家认可(或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经过输血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3.1.2.2临床执业医师,须经医院组织的输血培训后,经医院授权方可开展临床输血工作。每年至少培训一次。3.1.2.3新入院医护人员和其他从事输血相关辅助工作的专门人员必须进行临床输血培训。3.1.2.4医学生、进修人员入院教育培训必须包括临床输血知识,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从事临床输血相关工作。3. 1.2.5未经临床输血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与临床输血相关的工作。3.2临床用血:3. 2.1输血前检查:3.2. 1.1检查内容:3.3. 1.1.1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实验。3.4. 1.1.2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3.5. 1.2检查对象:3.6. 1.2.1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前检查作为入院常规。3.7. 1.2.2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前检查,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3.8. 1.3检查频次:3. 2.1.3.1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3.2. 1.3.2间隔3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3.3. 1.3.3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3.2.2输血指征评估:3.2.2.1临床医师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制定输血治疗计划和方案,合理进行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提倡互助献血。(临床输血指征见附表)3.2.2.2对不符合输血适应症的用血申请,输血科不予发血。3.2.3输血知情告知:3.2.3.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双方在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名。3.2.3.2无家属签名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3.2.3.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要求达到100%。3.2.4备血32.4.1择期手术或常规输血患者,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临床用血申请单和受血者血样至少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14点前送输血科备血。3.2.42为满足患者紧急输血的需要,已经递交的临床用血申请单的用血科室可以电话申请输血,由输血科人员详细记录、签名存档备查。3.2.4.3采集血标本流程3.2.4.3.1规范标本采集、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防止标本发生差错。3.2.4.3.2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样。3.2.4.3.3确定输血后,应有2名医护人员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血型、诊断和输血史,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3.2.4.3.4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3.2.4.3.5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采集一名患者的标本。3.2.4.3.6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名,严禁病陪人送血样。3.2.4.3.7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也必须要执行双人核对。3.2.5交叉配血:3.2.5.1输血科根据临床用血申请情况可提前进行配血。3.2.5.2配血标本必须是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的,超过3天必须重新采集,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3.2.5.3逐项核对临床用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D)血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申请单核查率要求达到100%,受血者血型的复检率要求达到IOO%)。3.2.5.4双人值班时,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双查双签名;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签名,填写配血试验结果。3.2.5.5逐项完整填写临床用血发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3.2.6血液发放3.2.6.1准备:3.2.6.1.1配血合格后,输血科人员应及时通知临床用血科室,由医护人员凭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3.2.6.1.2取血单应当详细注明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ABO和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血液信息、医师签名、日期等。32.6.1.3取血时必须使用取血专用保存箱,每个取血箱每次只能存放同一人次血液或血制品。3.2.6.2核对:3.2.6.2.1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同时核查取血单、临床用血申请单、临床用血发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临床发血记录单上的患者信息和血袋上的血液信息是否一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ID号、科别、血型、供血者血袋编码、血型、血液量、采集日期、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3.2.6.2.2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血液质量,严禁不合格的血液出库,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发出。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准取发血:32622.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3.2.6.2.2.2血袋有破损、漏血;3.2.6.2.2.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3. 2.6.2.2.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3.26.224血浆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3.2.6.2.2.5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3.2.6.2.2.6红细胞层呈紫红色;3.2.6.2.2.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3. 2.6.3取血限制:3.2.6.3.1未按规定办理输血申请的不得发血,严禁病陪人和实习生取血。3.2632取血数量:红细胞每次发放最多2个单位,血小板每次发放1个治疗量,血浆每次发放不得超过400m1.,冷沉淀每次发放不得超过12U,急救用血、术中用血、血浆置换除外。3.2.6.4临床用血科室不得自行储血,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输血科专用冰箱中,直至输血前取走。3.2.6.5血样保存:血样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26七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反应追查原因,血样发出后不得退回。3.2.7血液输注管理3.2.7.1输注时限:3.2.7.1.1输血科人员有告知取血人员输血相关事宜的义务,如告知输血时限等。3.2.7.1.2血液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30分钟,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3.2.7.1.3从血液发放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不超过4小时。血液成分开始结束全血或悬浮红细胞离开冰箱30min以内4小时以内血小板制品立即20分钟以内血浆、冷沉淀30min以内30min以内3.2.7.2输血前:1.2.7.2.1 核对: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确认无误备输。1.2.7.2.2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确认静脉通路通畅。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1.2.7.2.3 7.3输血时:3273.1床旁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急诊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临床用血发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并再次核对血液后进行输注,执行双人核对、双签名。3. 2.7.3.2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4. 2.7.3.3调换每袋血液时,必须坚持二人查对制度。3. 2.7.3.4输注血液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输血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3. 2.7.3.5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2.7.3.6输血过程中,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4. 2.7.4输注速度:2.7.4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3.2.7.4.1红细胞输注,静脉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前15分钟内,控制在每分钟20滴左右,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发生,可调整滴速为每分钟60滴左右或遵医嘱。32.74.2血小板、血浆、冷沉淀输注前15分钟内,控制在每分钟50滴左右。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能耐受,则调整为每分钟75滴左右。3.2.7.4.3如果患者有循环负荷风险,应调低输注速度至每分钟15滴左右。具体可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输血耐受速度适当调整输注速度。3.2.7.4.42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3.2.7.4.5对于新生儿红细胞、血浆、血小板通常剂量为1020m1.Kg.输血速度为0.51.5m1.in0输注加温至室温或37为宜。3.2.7.5输血过程重点监测以下几个阶段: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再观察一次。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抢救。3.2.8异常情况处理:3.2.8.1输血不良反应:输血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3.2.8.2 上报:由经治医师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交输血科(可以通过OA系统发送)查找原因,并及时通过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向质量管理科上报。3.2.8.3 输血科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向临床反馈意见。对怀疑输入了可能有传染性疾病血液的患者应有随访,并记录,具体由主管职能部门监管。3.2.8.4 8.4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输血科应当通知市中心血站派员到场,封存的血液由医疗机构保管。3.2.9输血后:3.2.9.1若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将临床用血发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记录单、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存入病历永久保存。3.2.9.2血袋回收:血液输注完毕,废血袋立即送回输血科放置2-6。C冰箱保留24小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并记录。3.2.9.3记录:3.2.9.3.1输血当天相关病程记录内容应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血方式、输注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3.2.9.3.2输血记录单临床用血发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应注明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有两位输注和核对者的签名。3.2. 9.3.3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放的血量一致。3.3. 液质量管理:3.4. 1血液入库核对:3.3.1.1输血科核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包装进行核对。3.3.1.2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3.3.1.3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禁止将血袋标签不合格的血液入库。3.3.1.4已配血但临床未取走,并且不再使用的血液,经外观和内容物检查合格后,可重新入库并发放。3.3.2血液储存:3.3.21储存的血液制剂必须按A、B、0、AB血型与品种、规格、日期分别贮存于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冰柜内,并有明显标识。3.3.2.2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3.3.2.3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