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为什么最好的职业教育只能在德国.docx

    • 资源ID:80209       资源大小:64.7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为什么最好的职业教育只能在德国.docx

    为什么最好的职业教育只能在德国在德国看当地学生,总觉得他们一天到晚就是玩,没正经读什么书,戴眼镜的儿童凤毛麟角。跟几位孩子在读书的家长聊天得知,小学初中课业很轻,补习班更是闻所未闻。尽管德国高中毕业申请上名校的压力也不小,但却没有“万人争过独木桥”的现象,为何?原因很简单,分流,且是心甘情愿地分流。德国学生的分流分两个阶段:一是“小升初”阶段的第一次分流,绝大部分学生就基本确定今后是走早就业还是升学的大致方向;二是“初升高”阶段的,确定是走职业教育还是上大学,根据学生兴趣、学业情况和家长、学生的意愿而定。最终的结果是,只有不到一半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而一半多的中学生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大量成绩优异、完全能被大学录取,却依然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生。比如,2009年巴符州小学毕业生,只有40.2%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目标上大学),34%进入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可双向选择),剩下24.6%进入职业预校。德国人崇尚实用主义,读书是为了就业的想法根深蒂固。德国的许多就业行当里需要入门证书,正所谓“一证在手,终身不愁”。在德国,大约有350种官方承认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这构成了超过2万种职业的技术门槛。相比大学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往往能实现“职业证书直通车”,其时间短、见效快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德国的年轻人中,差不多3人中就有2人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这其中,德国特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所谓“双元制”,就是学生一部分时间在职业院校学习、一半以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早在1969年,德国就出台了职业教育法,明晰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上的职责。后来,德国政府与各行业协会签订协议,提出除极个别特殊工厂外,所有企业必须提供各种实习工作岗位,确保有充分的实习岗位来支撑这一体制。“双元制”的好处很多。对于学生来说,学以致用,学前即与企业签订协议,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还有实习工资可拿。对于企业和行业协会来说,通过实习,可提前挑选到技术熟练的工人。“双元制”学制一般为3年至3年半,学业结束后参加全国统一资格考试,拿到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书。“毕业即就业”对许多年轻人和家庭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实际上,“德国制造”和德国“经济奇迹”之所以能笑傲世界,就是因为职业教育培养了千千万万个崇尚“工匠精神”的技工在支撑。德国之所以有许多工业界的世界级“隐形冠军”,就是有这些顶尖的技术工人在支撑。有人或许会问,德国职教的这种“双元制”并不复杂,照搬过去也不难,为何只在德国繁盛发达,换个地方就水土不服呢?原因在于:学模式易,改观念难,均衡就业更难。从观念上来说,在德国,蓝领、白领与公务员之间的社会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德国社会一直没有瞧不起蓝领的风气。在德国,文、匠不分家有着悠久的传统,绝对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历史羁绊,“师傅”一直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到访过歌德故居的人们会发现,这位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有一间工作室,里面摆满了各种金属工具,歌德喜欢在写作之余制作和修理种种器具。实际上,德国作为西方“纺锤形”社会的典型,技工是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的主体。正是由于有各行各业平等互尊的观念,上职校不仅不丢人反而由于就业前景紧俏而让人羡慕。笔者的一位德国朋友,孩子在德国一所名牌大学读书,谈了个女朋友是普通理发师,大大方方地向我们隆重介绍,压根就没有一点“般配”观点作祟。从收入上来说,蓝领技工的收入也不落下风。普通公务员的收入可能比不上管道工,高级技工的待遇可能会超过大学教授或医生。换言之,当你看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拥有花园楼房,不要惊讶。更重要的是,德国实业经济发达,产业均衡分布、穷乡僻壤有企业让有一技之长的人不需要往大城市跑就能获得体面的工作。与法国等世界许多国家将大企业集中于首都和沿海大城市不同的是,德国的东南西北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支柱经济,11个大都市圈分布在德国各地,解决了国内70%人口的就业。比如大名鼎鼎的贝塔斯曼集团的总部放在一个名为居特斯洛的小镇,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总部在路德维希港,大众、奥迪、欧宝的总部分别在世人不熟悉的沃尔斯堡、因戈尔施塔特和吕瑟尔斯海姆。德国排名前100名的大企业,只有不到5个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很明显,产业平衡分布的好处是方便就业,让几万人小城市、几千人小城有产业支撑。在家门口上个职业高校就能到世界顶级的企业工作,拿着高薪,环境优美,还有必要挤破头去申请上大学吗?更何况,德国大学出名的“严出”,学制又长,淘汰率高,到头来还要考证找工作,何苦呢?

    注意事项

    本文(为什么最好的职业教育只能在德国.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