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 资源ID:849888       资源大小:18.9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子路曰:“不能甘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哭不绝声,遂以存楚。不甘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缁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雷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尾生杀身以作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外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停而上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4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熊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撵也。诗云:“我心?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节选自说苑立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B.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C.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D.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非士之耻也”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中的“耻”字含义相同。B. “举信而士不与焉”与“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中的“信”字含义不同。C. “大圣之操也”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的“操”字含义不同。D. “我心匪石”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中的“匪”字含义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路认为,一个人只有甘于辛勤劳苦,安于贫穷困乏,看轻死亡,才能实行仁义,申包胥、曾子、比干等就是这样的人。B.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用牺牲生命来表明自身的廉洁,他们不是不爱惜生命,而是认为正义不树立,名声不显著,是士人的耻辱。C.古代士人修身厉行、厌恶富贵、乐于贫贱,甘愿为正义赴死,他们追求的是传名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其气节操守令人钦佩。D.曾子坚持不接受鲁国国君的赏赐,认为接受赏赐,自己便会因此惧怕国君,孔子听闻这件事后,称赞曾子能保全气节。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4分)译文:(2)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4分)译文:14 .曾子、伯夷、叔齐等人皆能“不失己”,故能“全其节”。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不失己”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请简要例举。(3分)【答案解析】10. D【解析】“名”为“传于后世”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A、B;在“虽无道之世”这个句子句意完整,“世”作为宾语,不可断开,排除B、Co11. A【解析】A.耻辱/以为辱。两句中的“耻”字含义不同。句意:是读书人的耻辱/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羞耻;B.信义/确实、实在。两句中的“信”字含义不同。句意: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实在很快乐;C.操守/拿、带。两句中的“操”字含义不同。句意:这是大圣人的操守/大王带了什么东西来;D项,不是。两句中的“匪”字含义相同。句意:我的心不是石头/把守关隘的人如果不是朝廷的亲臣忠士。12. C【解析】“厌恶富贵、乐于贫贱”错误。由原文“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可知,古代士人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13. (1)(他们)认为正义不树立,声名不显著,是读书人的耻辱,因此以牺牲自身来成就自己的德行。(4分)(2)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去送给他封地,说:“请用这来置备衣物。”(4分)14. 示例: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纵身投江,九死未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然辞官,归隐田园。文天祥“一片丹心照汗青”,精忠报国,宁死不屈。(3分)【参考译文】子路说:“不能甘愿勤苦,不能安于贫穷,不能轻视死亡,却说自己能行仁义,我不敢相信。”从前,(楚国的)申包胥站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七夜,痛哭不绝,于是保住了楚国。不能甘愿勤苦,怎么能做到这样子?曾子粗布衣裳都穿不上,糟糠做的饭、藜着做的菜都吃不饱,(如果和他的)道义不合,即使授予他上卿的官位也不接受。不能安于贫穷,怎么能做到这样子呢?比干快要被处死时,劝谏(纣王)更加忠诚,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志向更加昭彰。不能轻视死亡,怎么能做到这样子呢?所以说土人想要树立原则、推行道义,要不论艰难或容易,然后才能实行它;立身于世显露名声,要不顾及利害,然后才能成功。诗经上说:“像他那样的人,高大而且忠厚。”不是善良忠厚、修身厉行的君子,谁能做到这样呢?王子比干牺牲生命表明自己的忠诚,尾生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信用,伯夷、叔齐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廉洁,这四个人都是天下最通情达理的读书人,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他们)认为正义不树立,声名不显著,是读书人的耻辱,因此以栖牲自身来成就自己的德行。从这点看来,卑贱贫穷,不是读书人的耻辱;读书人认为耻辱的是,天下推举忠诚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自己不在其列;(如果忠、信、廉)三者兼备于自己一个人身上,名声流传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即使在无道的时代,也不能玷污他。那么这样,(读书人)并不是喜欢死亡而厌恶生存,也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经由正道,遵循事理,尊贵的地位轮到自己,读书人是不推辞的。孔子说:“如果富贵能够追求,即使是替别人执鞭驾车的事,我也愿意做;如果富贵不能追求,就按照我的意愿去做。”这是大圣人的操守。诗经上说:“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转动;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可以卷起。”这是说不失去自己。能够不丧失自己的节操,然后才能与他共同渡过危难,这就是贤士能够超出众人的原因。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鲁国国君派人前去送给他封地,说:“请用这来置备衣物。”曾子不接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最终还是不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