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茶与同情阅读理解.docx

    • 资源ID:855865       资源大小:14.4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茶与同情阅读理解.docx

    茶与同情阅读理解在淡巴菰(注:烟草)传入中国不久的明代,一位名叫陆绍元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为禁烟诗的诗章,其诗云:“淡巴菰出产近东南,倾国倾城色更堪。若使水仙闻鼻孔,不辞遍走海西庵。”(按:水仙为彼国人名)这真是妙不可言,诗人的想象和比喻,把本来是俗不可耐的烧烟,美妙得如“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直使彼国水仙先生闻之而甘愿不远万里趋之如鹫,告到海西庵去求婚了。你看,这简直比魏晋时期的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还风雅百倍。吸烟在明、清两代是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如清代名士郑燮在陋室铭中云:“不抽之客来而止日:无茶、无烟、无一适。”可见其时烟草之流毒也。在旧中国,尽管烟毒弥漫,禁烟之声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皇帝就曾下令禁烟:“贩卖、乞讨、熬烟、造烟之徒,皆拿送刑部治罪。”但禁烟之法不继。鸦片战争以后,更是每况愈下。民间所称的大烟,除直接抽鸦片以外,尚有如吴跣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描述的那样:“还有一种用糖精做的旱烟,装在竹管里,好象新式洋枪一样。”当时的大烟鬼抽大烟花样之多,令人咋舌。民国初年,政府曾公布过一纸禁烟法令:“禁止全国种烟及吸食烟毒”,可实际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蒋介石主政时,军政要人都受五子经(金、木、水、火、土)的影响,于是便有“新生活运动”,提倡“礼义廉耻”,要国民“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并大谈什么“仁恕之道”,说什么“不吸纸烟乃国民基本道德”。其实这正是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一种把戏。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又颁发了所谓修正禁烟令,但也是一纸空文。当时重庆有一首民谣说:“政躬崇新,抗私刑以表率;令行禁绝,破格言以维教。绝瘾断毒,人知自新之路;崇俭尚廉,国资易俗之征。”统治者禁烟的目的在于“崇俭尚廉”,以收“人知自新之路”之效。然而事实却是统治者一面在提倡什么“新生活运动”,一面却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过着腐朽的生活。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就公然在南京大摆鸦片烟灯会,以权谋私,发国难财。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府就颁布了严禁赌博、严禁吸烟等法律。在人民的铁拳下,“赌”“毒”等旧社会的顽疾很快就被扫除干净了。吸烟有害健康。吸烟不仅危害个人身体健康,而且还会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20万左右;全国有50%的儿童被动吸烟;有50%的城市居民家庭受到不同程度的被动吸烟的危害;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左右。吸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现在吸烟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时髦了。有人说:“如今谁也不会捧着一只旱烟袋当宝贝了。”这话一点不假。我们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城市乡村,无论是西装革履的先生们,还是妙龄女郎们;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翁,还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几乎无人不晓“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妙语。至于影视作品中的“大侠”“绅士”“淑女”“名流”之类的人物出场亮相时嘴里叼着一只“派克”或“三五”之类的纸烟更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在当今社会中,“烟文化”似乎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了。吸烟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对社会来说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对家庭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然而有些年轻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以为抽烟能使人忘记疲劳、烦恼和忧愁;抽烟能使人增添谈话资料。

    注意事项

    本文(茶与同情阅读理解.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