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血液科婴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 资源ID:862493       资源大小:63.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血液科婴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血液科婴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1病例资料患者女,6个月。因“头、颈、躯干水疱2月余,加重5天”来我院就诊。2月余前患儿加食米糊后背部出现水疱,疱液清澈,偶有瘙痒,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于外院就诊(具体诊疗不详),背部基本愈合。5天前,患儿头、颈、胸部再次出现大小不等水疱,部分破溃后出现大面积溃疡。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家族中成员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枕部、颈部、胸、腹、背部可见大小不等红斑、水疱、大疱,红斑融合成片,部分表面糜烂,上覆少量褐色痂皮,未见明显渗液;水疱、大疱疱壁薄,疱液清澈,部分破溃形成糜烂面,上见少量澄清液体,部分覆红褐色痂皮(图1A、IB)o尼氏征阴性,Darier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9.90X109/L,中性粒细胞0.166,淋巴细胞0.72o尿、粪便常规正常。就诊时无系统受累表现,且外周血未见异常,故未予骨髓穿刺检查。组织病理示(图2A、2B):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棘细胞间海绵水肿形成,表皮见陈旧性水疱,疱内少许浆液性物质沉积,真皮浅、中层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小,细胞质呈蓝紫色。期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单一核细胞Giemsa(÷)。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IgA、IgG.C3、C4均阴性。诊断:肥大细胞增生症。治疗:口服0.2%苯海拉明薄荷脑糖浆2mL每日3次,西咪替丁片75mg,每日3次,曲尼司特胶囊12.5mg,每日3次,外用烧伤膏、夫西地酸、炉甘石洗剂等治疗。治疗10天后水疱、大疱基本干涸结痂,未见明显渗液及分泌物。目前正在随访中。图1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临床照片1A:胸部可见红斑,部分水疱破裂形成糜烂;1B:大腿可见水疱图2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组织病理2A: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棘细胞间海绵水肿形成,表皮见陈旧性水疱,疱内少许浆液性物质沉积,真皮浅、中层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小,细胞质呈蓝紫色。期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HE,10×);2B:浸润单一核细胞Giemsa(+)2讨论肥大细胞增生症(mastocytosis,MC)是以肥大细胞在皮肤、骨髓或其他器官浸润为特征的疾病,现认为是一种克隆性造血系统疾病,本病极其少见,发病率约为0.009%1o根据WH02000制订了MC分类2,将MC分为7类:皮肤MC增生症;惰性系统性MC增生症;系统性MC增生症伴克隆性非MC系的血液病;侵袭性系统性MC增生症;肥大细胞白血病;肥大细胞肉瘤;皮外肥大细胞瘤。可以通过皮肤活检来确诊,姬姆萨(GienlSa)或甲苯胺蓝染色可见肥大细胞胞浆内含有异染颗粒。对怀疑系统性MC的患者,可以检测血浆中类胰蛋白酶、骨髓涂片免疫组化标记以确诊。临床表现、系统疾病的风险、发病机制、预后和治疗取决于年龄。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特别是在青春期中,自发缓解很常见。而在成年人中,进展很常见。真皮外的发病和相关血液病很少出现在儿童,成年人则经常发生3。临床上以大疱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需要与疱疹样皮炎、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色素失禁症等大疱性皮肤病鉴别。国际上常用的疱疹样皮炎诊断标准4为:临床为多形性损害,分布于肘、膝和臀,对碉类药物反应好;病理为真皮乳头部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微脓疡;直接免疫荧光法(DIF)示正常皮肤真皮乳头内IgA颗粒状沉积;90%患者有谷胶过敏性肠病,HLA-B8为本病的易感基因。其中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被认为是诊断疱疹样皮炎的金标准。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诊断最关键的依据为免疫荧光示基底膜带线状IgA沉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诊断主要靠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抗原或抗体。遗传性直接免疫荧光无IgG.IgA和C3沉着。获得性的组织病理以表皮下水疱为特征,真皮炎症浸润可为大量中性粒细胞为主或者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一核细胞混合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显示基底膜带线状IgG(少数可见IgM和IgA)和C3沉积。色素失禁症是一种具有红斑水疱、疣状增生和色素沉着的皮肤损害,同时伴有眼、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的X连锁显性遗传性皮肤病。新生儿期皮疹如果分布在四肢内侧,呈线状分布,伴有色素沉着等改变,应考虑色素失禁症的可能5。肥大细胞增生症以保守治疗为主。禁用阿司匹林、吗啡等组胺释放剂药物。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和Hl受体拮抗剂均能有效控制症状。减轻皮肤潮红及瘙痒症状可选用抗组胺及抗5-羟色胺剂,如氯苯那敏、赛庚唳及糖皮质激素;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可选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如酮替芬6-7o参考文献略。

    注意事项

    本文(血液科婴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