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 资源ID:872094       资源大小:16.2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附件2江苏省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指南一、中医科室设置(一)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单独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诊室),且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仅配备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或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单独设立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房、中药煎药室等。(二)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诊室)装修装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诊区夕b三挂中医角、中医阁”等牌匾(可按本地特点进行统一要求)。(三)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等基本设备,并配备6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二、中药房建设和药事服务(一)设置中药房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在中医综合服务区内相对独立设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进行建设。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感、电子秤、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要结构规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二)设置中药房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与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剂、民族药制剂)不少于100种。设置中药煎药室的,其使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8平方米。(三)未设置中药房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须与上级医疗机构或有合格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等进行合作,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中药饮片配送、代煎代送等服务。(四)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成药品种不少于50种。三、中医药人员配备(一)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二)设置中药房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三)未配置中医类别医师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乡村医生和从事全科诊疗的非中医类别医师每年须定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40学时。四、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一)能够实际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族、拔罐、中医微创、推拿、敷熨熏浴、骨伤、肛肠、其他类等项目中的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二)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0%以上;中医处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3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5%以上或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10%以上。(三)能够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和中医药理论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四)鼓励培育中医特色专病,坚持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临床疗效。五、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一)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应符合国家相应规范,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年度省定基本要求。(二)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权威中医类报刊等媒体的健康传播作用,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三)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2种以上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救治等工作。六、信息化建设(一)接入并使用中医健康信息平台,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远程诊疗、远程教育、远程会议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二)鼓励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七、规章制度执行(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二)建立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中医药基本医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等情况,纳入人员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内容。(三)制定执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职教育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

    注意事项

    本文(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