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docx

    • 资源ID:888634       资源大小:107.8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docx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基础过关一、实验目的1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 .培养应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件、F?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效果,看艮、F?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三、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四、实验步骤1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2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3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0,如图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0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4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0,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5 .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做两次实验。五、数据处理1 .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l和17的图示,并以Fl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合力F的图示。2 .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4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不O3 .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六、注意事项1 .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对拉,读数相同。2 .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O一定要相同。3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o100°为宜。4 .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在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的前提下,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5 .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移开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0点连接,即可确定力的方向。6 .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长一些。七、误差分析1 .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2 .读数误差和作图误差。考点突破考点一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例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o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0'。记录下0'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区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和;遗漏的内容分别是和O幡案(I)F'(2)B(3)CE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0'变式1(2019安徽六安一中综合训练)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0点,用铅笔描下0点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然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再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0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作出三个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两个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在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时,拉力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C.在同一次实验中,作力3、Fz的图示时,必须选取同样的标度,而作力F'的图示时,可以选取不同的标度D.最后,连接蚪、R和F'三个力的末端,验证所得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2)甲同学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都是OlON,他把弹簧测力计校零之后,先测量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的重力,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换用另外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这个物体的重力,发现示数还是8.2N,测量重力的操作都是正确的,如果用这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填“有”或“没有”)o乙同学实验后才发现忘记对这两个弹簧测力计校零,他把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实验台上,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0.3N,乙同学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填“有”或“没有”)。答案(I)AB(2)没有有解析(1)拉橡皮条的细绳套适当长一些,方便画出力的方向,可以减小误差,故A项正确;在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时,拉力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否则会影响拉力大小,故B项正确;在同一次实验中,作力鼻、F?的图示时,必须选取同样的标度,而作力F'的图示时,也必须选取同样的标度,故C项错误;应该是以叫、F?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过O点作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该对角线表示合力,比较合力和F'的关系,故D项错误。(2)用两个校零后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个物体发现示数相等,用这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拉力和示数之比相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若两个弹簧测力计测量前都没有校零,且没有拉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0.3N,则用此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弹力的大小应等于示数减去0.3N,根据示数作平行四边形时,误差较大,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考点二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例2(2017课标11I,22,6分)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0,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F的大小为N0(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0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42N和Fz=5.6No(i)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0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用、F?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ii)F今的大小为N,F仆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o若F令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1)4.0(2)(i)F1>F2和F合如图所示(ii)4.00.05*解析(1)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F的大小为4.ONo(2)(i)图见答案。分别以E、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并作出对角线,即得FM(ii)表示F台的线段的长度为20.OInnl,F产等XlN=4.0NoF会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Og詈=0.05。变式2(2019辽宁沈阳东北育才质检)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测力计。(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弹力F(N)0.51.01.52.02.53.03.5伸长量x(l(2111)0.741.802.803.724.605.586.4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F-x图像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N;同时利用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请在图丙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3)由图得到F一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如图所示55(±2内均可)创新(2)2.10如图所示(3)34(±02内均可)甲z><Fc=2.1ON(5)R读数比真实值偏小;确定力的方向不准确、作图不精确考点三实验拓展和实验创新实验装置/原理图创新解读角度实验器材创新实验过程创新图1:1.将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角色互换2.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保证了橡皮筋两侧弹力大小相同,与两侧橡皮筋长度大小无关图2:1.通过应用定滑轮,改变拉力的方向2.钩码的总重力即对应细绳的拉力大小1 .电子秤代替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力的大小2 .同一电子秤应用于(a)、(b)、(C)三个图中,可测得三根细线中拉力的大小1 .探究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2 .橡皮筋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用水平力两次拉动重物,对应不同的轨迹例3(2019云南昆明教学质量检测)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部附近两侧,固定两个力传感器,同一高度放置两个可以移动的定滑轮,两根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两力传感器连接,在两细绳连接的结点O下方悬挂钩码,力传感器1、2的示数分别为世、也调节两个定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两细绳间的夹角。实验中使用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均为100g,取g=9.8ms2o(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B.每次实验都必须保证结点0位于同一位置C.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D.实验时还需要用一个力传感器单独测量悬挂于0点钩码的总重力(2)根据某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该同学已经按照力的图示的要求画出了K、F2,请你作图得到%、F2的合力F(只作图,不求大小),并写出该合力不完全竖直的一种可能原因O答案(DAC(2)如解析图所示定滑轮有摩擦、木板未竖直放置等(回答出一项合理答案即可)解析(1)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以保证钩码重力等于细绳中的拉力,选项A正确;该装置每次实验不需要保证结点O位于同一位置,选项B错误;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选项C正确;悬挂于O点钩码的总重力可以根据钩码的质量得此不需要力传感器测量,选项D错误。(2)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件和F?的合力F0该合力方向不完全在竖直方向的可能原因是定滑轮有摩擦、木板未竖直放置等。变式3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圆弧形板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较链连接长0.3In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0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为;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用另一根质量不计的细绳在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