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摩诃池:古代文人到成都的“打卡”圣地.docx

    • 资源ID:891286       资源大小:16.05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摩诃池:古代文人到成都的“打卡”圣地.docx

    摩丽也:古代文到成都的打卡圣地“画舸轻桃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不辞不为青春醉,只恐莺花也怪人。"在晚唐诗人、名将高薪的笔耦下,一首残春遗兴绘尽摩诃池上春光。一千多年后,曾在成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摩诃池早已化为一幡楼宇建筑,惟有诗词还鲜活如初。如今,本多见于史料中的文化景观摩诃池,随着成都考古发掘的进步深入,其神秘面纱逐一被揭开。日前,成都考古工作队在东华门遗址发掘的摩诃池苑,建筑年代从隋唐至两宋,延续600余年。出土文物包括大量的陶瓷器皿和建筑构件,基本展现了摩河池东岸带的建筑格局面貌。“此前在成都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工地上发现了摩诃池的西北边界。而本次东华门遗址的发掘,能较清楚地掌握摩诃池东南和东侧的边缘线。”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副研究员张雪芬介绍,对于摩诃池的具体位置,如今乂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北至羊市街、西玉龙街,西至东城根街一线,东至东华门街。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的摩诃池最大面积约1200亩,相当于110余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与今日的杭州西湖面积不相上下。在摩河池畔,两条宽约米的鹅卵石小径格外惹眼。大小匀耦的鹅卵石铺就成花朵形状,里里外外共六层。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这些碎石小径出自宋代,当时这里极可能是湖畔的休闲纳凉区。小径一旁更有一处唐代观景庭院。庭院内分别有两口水井,根据考古学上的“打破关系”,小水井自然融入周围环境,为庭院同一时期所凿,而大水井则是宋代所凿。两口水井主要用于当时的达官贵人交茶煮酒。"摩诃池畔,闲庭信步,烹茶煮酒一局棋,云淡风清,听叶落无声”之景可见一斑。实际上,在摩诃池形成初期,面积只有500亩,为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所筑。唐人卢求在成都记中记载:“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因为池。”公元586年,镇守成都的蜀王杨秀打算就地取土扩建成都子城,于是在城中心便自然形成了一个"人工湖,当时有名西域僧人云游至此,见该湖中波澜壮阔之景,认为此中必有龙,于是说了句“摩诃宫毗罗:在梵语中,“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人工湖由此得名“摩诃池工为游宴取乐,杨秀特地命人将摩诃池附近的东城楼改建为散花楼。唐代中叶后,该池与散花楼声名鹊起,成为城中一大胜景,引得过往文人墨客纷纷驻足“打卡工“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公元721年,21岁的李白登临散花楼,诗兴大发,挥笔写下名诗登锦城散花楼O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摩诃池便不再对外开放,而是成为皇家园林。后蜀孟昶在位时,摩河池还承载了其与花蕊夫人的一段段良缘佳话。为博美人一笑,孟昶特地命人在池旁广植牡丹。蓉城夏夜微凉,孟昶携花蕊夫人一同赏花、游园、泛舟或许是深感岁月难求,孟昶便即兴为其作一首玉楼春:1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而在花舞夫人的诗中,也不乏对摩诃池的吟诵。宫词中,她形容摩诃池上“长似江南好风景M水心楼殿盛蓬莱”。湖景延续数百年后,到了两宋时期,摩诃池的水源枯竭,范围逐渐缩减,却依旧魅力不减,惹来众多文人墨客垂青。陆游曾来此避暑、纳凉,并写了首夏日过摩诃池:"乌帽翩翩自纪轻,摩诃池上试闲行。淙潺野水鸣空苑,寂历斜阳下废城。纵辔迎凉看马影,袖鞭寻句听蝉声。白头散吏元无事,却为兴亡一怆情。”秋天里的摩诃池,杜甫在广德二年秋所写的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里,记录下当时在摩河池的情景:“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明洪武十五年,蜀王朱椿营建蜀王府,填池以做基础。呜呼哀哉!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摩诃池苑从此仅见于史料中。

    注意事项

    本文(摩诃池:古代文人到成都的“打卡”圣地.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