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3《黄鹤楼》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02038       资源大小:16.9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3《黄鹤楼》教学设计.docx

    黄鹤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首诗的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这首诗,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一一烟波江上使人愁。3、学习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复习"意象"意境等专业术语,学会欣赏写景抒情的诗歌。(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反复朗读全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观念。2、养成文明出游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1、了解这首诗的内容。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积累思乡思亲的名句。三、教学难点1、描述诗中画面。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课前准备智能化一体机、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课件展示图片)补充介绍和黄鹤楼相关的知识: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世(meng),重檐翼舒,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蛛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二)简介作者崔颍(?-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颍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颍集黄鹤楼。(三)扫清字词障碍(课件展示)(四)初读诗歌(课件展示)朗读感知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接力,在稍显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激发朗读的兴趣。2、教师播放朗诵视频,并组织学生从语调、停顿和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评价。3、疏通诗意。仙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了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晴日里的平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五)精读赏析1、首联:巧用典故,追溯仙人驾鹤离去的传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也增添黄鹤楼的神秘色彩。2、颔联,描写白云千载悠悠的景象,(虚景)感叹岁月易逝。3、颈联:描绘登楼所见空明、悠远的画面。(实景)反衬诗人漂泊的孤独感和对归属的向往。4、尾联:抒情点题。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江水上烟雾笼罩更增添了诗人浓浓的乡愁O5、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O6、主题理解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到的景象,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愁绪(六)背诵默写1、限时背诵给学生三分钟左右时间,力求熟读成诵;接下来用两分钟左右,用上下句对接形式检查背诵效果。2、当堂默写两名同学上黑板,其他同学练习本完成。力求让背诵效果真正落到实处。(满分100分,题目和作者各10分,每句各10分,每处错一字则为零分。)(七)资料补充1、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可加入诚信、感恩教育)2、江南四大名楼一一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和安徽宣州的谢跳楼。(可加入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教育。)(八)课堂小结学生就自己本节课最主要的一点收获进行交流;教师适当归纳明确。(九)作业布置1、完成关于思乡思亲的占诗词名句上下句填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联?3、运用典故是哪一联?有什么作十、板书设计黄鹤楼崔颍叙事昔人乘鹤而去(诚信、感恩)写景黄鹤楼遥望(热爱祖国、建设家乡)抒情思乡之情(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

    注意事项

    本文(13《黄鹤楼》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