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顶操作规程题带答案.docx
炉顶操作规程试题一.填空题,1 .本岗位是利用(加煤车)将原料煤从煤塔煤仓取下,在推焦车和中控室的配合下将煤送入炭化室。2 .炉顶的主要设备有(加煤车),(导烟车),(给料机)等。3 .加媒时负压应保持在(500-500pa).4 .加燥车液压系统介质是(水乙二醇),油温不超过(50)摄氏度。5 .上岗前首先检查(机车各部件)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 .上班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班前班中不准(喝酒7 .工作岗位严禁(打闹),(睡岗串岗),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8 .禁止在轨道上(坐卧休息)或(停留),禁止从大车上往下扔东西。9 .压缩空气压力不低于(0.4Mpa)10 .空气炮操作按钮的时间不低于(1)秒,同一台空气炮两次操作时间的间隔应在(60)秒以上。11 .加煤车的供电方式是(滑触式),电压等级(660)伏。12 .处理加媒孔时人员要站在(上风处),穿戴好劳保用品。13 .开关上升管盖时会有热水溅出,人员站在距离上升管(2米)以外的安全位置。14 .加煤车的紧急停车按钮分别在(驾驶室操作台)和(车载楼梯口)两处。15.岗位上的危害因素有:(机械伤害),(火灾),(灼伤),(触电),(坠落)和(粉尘)。16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17 .干粉灭火器的有效期是(二年)。18 .劳保穿戴要求的三紧是:(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19 .(生产工具)要摆放整齐,存放在指定位置。20 .长期停车前将加煤车开到(指定位置),试下各操作系统是否正常。21 .设备巡检要(每小时)巡检一次。22 .动车前要先(观察),再(鸣笛),最后动车。23 .炉顶工作人员要注意(避让)车辆。24 .车辆行走时禁止(上下车)。25 .不准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保养)。26 .生产过程中遇突发事件时立即关闭(紧急停车)按钮。27 .加煤时如遇全车停电,应先通知中控室(控制好负压),再处理加煤车停电事故。28 .加煤车的最大速度是(120)mmino29 .加煤车走行电机走行时正常电流在(2125A)之间。30 .加煤车加煤时给料机正常电流在(3040A)之间。31 .炉顶清扫工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炉顶(卫生打扫),治理加煤孔盖(跑烟冒火),清刮(加煤孔石墨)。32 .站在上风口清理加煤孔,要(两人)以上操作。33 .在炉顶行走时注意打开的(炉口),防止掉入炭化室内。34 .不准用(脚踩)大小炉盖,不准从炉顶往下扔东西。35 .炉顶有积水时要(及时清理)。36 .炉盖着火时,禁止用(干燥)进行密封。37 .上升管水封用水是(循环水)或一次水。38 .炉顶涉及到的废水主要是(上升管水封)的循环水,无化学污水。废水经澄清槽送往地下室水封储水罐循环使用。39 .(生产工具)要摆放整齐,存放在指定位置。40 .检查给料机皮带有无(跑偏)现象,给料机有无超负荷运行现象。41 .检查托辑,皮带有无(磨损),有问题的及时处理。42 .检查空气炮有无(漏气)现象。43 .检查电机,(轴承),导线温度是否正常。44 .保证装煤定量,定时,(不缺角),不堵眼,每炉装煤量与规定标准相同。45 .认真准确地填写各项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46 .贯彻执行各项(规程制度),确保安全生产。47 .劳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工作服,(安全帽),手套,(劳保鞋)等。48 .消防器材要(定点放置),岗位人员能(熟练使用)。49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私自(解除连锁)违章操作。50 .非电工人员禁止触摸(电气设备)。5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度不准(无证开车)52 .开车前及行车中司机应发出信号,注意(前方轨道)上有无障碍物。53 .不用车时应停放在(指定位置)、把控制器打回零位、并按下(安全开关)54 .按(计划装煤),确保本班计划的完成,55 .一追究是指(严格责任追究)56 .将配好的煤入焦炉炭化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高温干储),经过一定的时间生成焦炭57 .加煤车的装煤水分应为(15)左右58 .动车前应先发出信号,并注意前方(有无障碍)59 .按规定(加煤),不缺角,不堵眼,60 .禁止在道轨上(坐卧休息)61 .加煤时与中控室密切联系,要求(负压正常)62 .上岗前首先检查机车各部件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3 .严禁开盖(装煤)及(负压)不到规定值装煤64 .装煤时要和推焦车司机,拦焦车司机联系确认炉门(是否关闭)65 .停车期间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66 .螺旋给料器,每个水平螺旋器的驱动功率是(37)KW67 .原媒通过配比后送入燥塔上煤仓,通过(给料机)进入下煤仓,最终落入(加煤车燥仓)68 .炉顶清扫工主要负责炉顶(卫生打扫),保持炉顶整洁,负责清理(余煤)的回收,负责清刮加煤孔69 .禁止私自进入两个(上升管)之间70 .人员在炉顶工作时,专人监护,注意(车辆行走)71 .振动给料机工作时,站在(指定位置),禁止(随意走动)72 .加煤结束后及时用泥浆将加煤孔盖缝隙封堵,防止(跑火冒烟)73 .如遇到加煤中途停电时,必须及时协助司机启动(应急预案)74加煤车共有台走行电机乃.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不能用水灭火,应用(灭火器)或(消防沙)二.判断题。1 .处理加煤孔时人员站在上风口,穿戴好劳保用品。(“)2 .人员可以私自进入两个上升管之间。(X).3 .给料机操作时,站在指定安全位置,禁止随意走动。(“)4 .人员在炉顶工作时专人监护,注意车辆行走。(V)5 .可以在大车轨道上坐卧休息。(X)6 .遇到简单的电气故障非电工人员也可以临时处理。(X)7 .四车联锁出现故障,确认后可以私自解除联锁。(X)8 .大车不用时停在指定位置,关闭系统。(V)9 .驾驶室操作台上禁止放置水杯或杂物。(V)10 .应急柴油机是每月1号和15号使用是否正常。(”)11 .本厂焦炉生产使用的是21串序。(“)12 .安全色蓝色表示的是指令标志。(V)13 .焦炉高放散现场打开的步骤是:就地一一点火一一开放散。()14 .从焦饼推出到装煤开始的空炉时间不能超过7分钟。()15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16 .巡检时按照巡检路线每小时巡检-次。()17 .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并做好记录。()18 .岗位上严禁吸烟。(V)19 .上下楼梯要踏稳扶牢。(”)20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根部。(V)21 .不准酒后上岗,但可以在班中饮酒。(X)22 .非电工人员禁止处理电气故障。(V)23 .开高放散时可以直接开放散,然后再点火。(X)24 .因醉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X)25 .电器或者线路着火时,应该直接用水灭火。(X)26 .巡检应做到听,摸,看,闻,擦,对于设备运行状态能准确判断。(V)27 .当班期间应穿好劳保用品,禁止穿化纤衣服,凉鞋上岗。(”)28 .工作中可以做与工作无关的事。(X)29 .处理加煤孔等作业时要两人及两人以上才能开始作业。()30 .开关上升管时人员应远离上升管,防止热水溅出伤人。(V)31 .无车辆经过时可以在轨道上稍时休息或停留。(X)32.2米及以上属于高处作业。(V)33 .在炉顶行走时不能踩在大小炉盖上。(V)34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格违章私自解除联锁。()35 .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V)36 .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人。()37 .加煤车的电压等级是660伏。(V)38 .生产工具不能乱放,要定点摆放。()39 .不是当班期间进入生产区域可以不用戴安全帽。(X)40 .确保装煤不堵眼,不缺角,达到规定值。(V)41 .加煤车的主要任务是将入炉煤通过加煤车加入炭化室内。()42 .接班时做好交接班,认真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43 .动车前先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44 .设备检修完毕后,与维修人员确认,方可取走检修牌,再动车。(V)45 .对讲机通话要清晰,确认后再操作。(V)46 .每辆加煤车有两台油泵马达,其中一台备用。(V)47 .加煤车的两个紧急停车按钮分别在驾驶室操作台和车载楼梯口。(V)48 .炉顶出炉工的主要任务是打扫炉顶表面卫生,余煤回收,加煤孔跑烟冒火治理和加煤孔石墨清理。()49 .炉顶区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50 .炉顶表面出现积水时要及时清理。()51 .机器设备运转情况下可以进行维护保养(X)52 .加煤车加煤量一般在6869t()53 .液压站油温不超过50°C为正常()54 .煤车限位不到时,可以解除走行联锁进行操作(X)55 .推焦车通知可以装煤后,煤车司机可以宜接装煤(X)56 .按规定加煤,不缺角,可以堵眼(X)57 .本车装煤信号亮起后,推焦车司机通知可以装煤后才可以关上升管送负压装煤(J)58 .生产过程中要每一小时检查一次液压系统是否漏油(J)59 .负压不到或上升管不关可以装煤(X)60 .操作中注意观察煤塔闸门开关,取煤,下煤是否顺畅(J)61 .女同志需要把头发压入冒内,可以穿高跟鞋(X)62 .工作岗位严禁打闹,翻阅杂志,但可以串岗,睡岗,(X)63 .上岗前要检查机车各部件是否牢靠(J)64 .车辆行走过程中间以上下车(X)65 .每小时检查一次给料机皮带有无跑偏(J)66 加煤车走行电机:6x22Kw,1500rmin()67 .可以从煤车上问下圾东西(X)68 .设备检修时,须得将操作牌交给维修人员,检修后不用要回(X)69 .空气炮未固定前可以随便试放(X)70 .皮带运行过程中严禁清理滚筒上的燥(J)71 .人员在炉顶工作时,专人监护,注意车辆行走(J)72 .开始推焦之前,可以不开上升管盖(X)73 .各种工具必须放在指定地点,不准乱报乱放(J)74 .上班时间可以不用穿工作服(X)75 .认真做好班前班后交接工作,交接班期间应告知下一班接班人员设备状况及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