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1项:淮北地区小麦绿色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docx

    • 资源ID:906378       资源大小:18.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1项:淮北地区小麦绿色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docx

    第11项:淮北地区小麦绿色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淮北平原地区是安徽省旱茬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约30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0%左右。该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且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质量差,加之小麦苗期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导致冬小麦苗质较差,抗逆性不高,降低小麦后期抗逆能力。尤其是近几年极端气象灾害事件频发常发重发,对小麦产能提升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同时由于小麦越冬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壮苗抗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小麦稳产性差,且地区间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针对上述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重点围绕淮北砂姜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生产难题,开展了“抗逆品种鉴选、翻耕镇压保墙、苗期微灌补埔、水肥耦合壮株、一追三防抗逆''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小麦绿色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体系创建。通过技术研发与集成推广示范及应用实现小麦绿色生产、抗逆丰产、优质高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在安徽淮北、阜阳、宿州、亳州、蚌埠、淮南和滁州市开展示范推广小麦绿色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20202023年,通过技术培训、宣传和示范带动,3年累计推广该技术1500万亩。(三)提质增效情况。与传统的种植技术模式相比,小麦产量提高10%左右,籽粒品质显著得到改善;灌溉水和肥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以上。每亩增收100元以上,丰产优质增效显著,提高了农民防灾减灾的技术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四)技术获奖情况。集成了淮北平原小麦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制定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冬小麦与夏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倒伏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B34/T38542021)。二、技术要点(一)鉴选抗逆新品种。选择通过国家审定适宜皖北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且应为茎秆韧性强、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抗逆稳产丰产型的半冬性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二)药剂拌种保全苗。种子处理剂的使用应符合NYfTl965.3的规定。播种前用主要化学成分为2.2%苯醴甲环嘎、2.2%咯菌庸、25%辛硫磷、22.6%嘎虫嗪、每毫升0.002毫克呻噪乙酸和100毫克壳寡糖的复配拌种剂进行拌种,30毫升拌种剂兑水250毫升拌种30千克小麦种子。(三)翻耕镇压促齐苗。选用带秸秆还田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与灭茬一体化,玉米秸秆全量粉碎深翻还田。玉米收获灭茬后,每隔2年将玉米秸秆深耕翻埋一次,深翻深度为2030厘米,再用旋耕机旋耕3次,采用一档(慢速)纵向旋耕1遍粉碎翻埋的秸秆与根茬,二档(中速)纵向旋耕整地1遍,三档(快速)横向旋耕平地沉实。旋耕深度1520厘米。(四)高质量播种育壮苗。坚持“四适播种(适埔、适期、适量、适深)”和“宁晚勿早、宁稀勿稠”的原则。皖北地区10月15日至10月22日为冬小麦适宜播期,最迟不宜晚于10月30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根据土壤墙情结合冬小麦适宜播期进行抢埔播种,播种前要保证020厘米土壤含水量达最大田间持水量的80%;出苗期土壤埔情不足应及时补墙,宜选用喷灌或微灌进行补灌,每亩补灌量为20-30立方米,禁止大水漫灌。适当降低播种密度,选用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五位一体”小麦旋耕播种机等行距播种方式,每亩播量为10.012.5千克,亩基本苗为1520万;行距为2022厘米,播种深度在35厘米。(五)水肥耦合壮株、一追三防抗逆。肥料使用符合NY"496中的要求。坚持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微肥配合,基追并重,化肥后移的施肥原则。在亩增施150千克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15.0-17.0千克、五氧化二磷6.0-7.5千克、氧化钾6.0-7.5千克、硫酸锌1.0千克,全部有机肥、锌肥与50%磷、钾肥用作基肥。在小麦拔节期每亩追施高氮复混肥(氮一磷一钾=251010)25-30千克。对拔节期偏旺麦田,适当推迟水肥施用时间,宜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亩追施高氮复混肥20千克。实现优群健体、强秆防倒、增糖防寒和促根防衰的高质量群个体栽培目标。(六)合理化控防倒伏。对于小麦拔节期旺长的田块要及时喷施具有防止节间生长过长作用的化学调控剂,每亩用“金得乐”或“达尔丰”3035克兑水15千克喷施,缩短基部13节的节间长度,以提高基部节间的茎秆强度和优化群体质量,增强小麦后期的抗倒伏能力。灌浆期喷施0.3%的KH2PO4溶液,提高群体抗逆性能,增强叶片物质供应能力,减少茎秆养分消耗。(七)绿色综防病虫草害。化学除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防除原则。11月底到12月初是冬前除草的最佳时期,冬前杂草苗小,耐药性差,用药量少,成本低。麦苗未封行,田间郁闭度小,杂草裸露着,药面大,防除效果好。越冬性杂草秋天和小麦同时出土,争夺养分,冬前除草可以保障小麦吸收更多地营养,利于形成壮苗,提高产量。冬前用药,安全间隔期长,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可预防相邻敏感作物产生药害。施药时间:在小麦3叶后,杂草基本出齐且组织细嫩时喷药除草效果最好,即小麦播种后40天左右用药为宜,此时杂草的出土量占整个生育期的90%以上。为确保防效,要在气温10以上的晴好天气,土壤比较湿润时用药。若喷药时气温过低(6以下),不仅杂草死亡较慢,且易发生低温药害导致小麦黄苗死苗现象。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用40%戊嗖醇咪酰胺粉剂或20%三嘎酮乳油喷雾,防治根腐病、茎基腐病和全蚀病等根部病害。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每亩可选用25%氟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40%戊哇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或28%烯断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3045千克细雾喷施,防治小麦赤霉病。三、适宜区域安徽沿淮和淮北地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连作地区。四、注意事项(一)小麦完成播种后及时进行机械镇压2遍,提高土壤保墙能力,若土壤湿度较大时不可镇压。(二)密切关注拔节孕穗期低温灾害,做好倒春寒防控措施,在低温来袭前叶面喷施0.3%KH2PO4或者进行灌溉,有条件的进行喷灌,降低低温的危害程度。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1项:淮北地区小麦绿色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