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子七庙”——明世宗为何选择将明仁宗的神位迁出太庙?.docx

    • 资源ID:909134       资源大小:43.3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子七庙”——明世宗为何选择将明仁宗的神位迁出太庙?.docx

    天子七庙明世宗为何选择将明仁宗的神位迁出太庙?原创2024-01-2205:19历史长河边的磨坊#冬日生活打卡季#古人将“人”分为“魂”与“魄”,“魂”即人的灵魂,它为阳气,死后归天,成为神灵一般的存在;“魄”为人的身体,它为浊气,死后归地(盘古开天神话)。古人又希望祖先的神灵能帮助和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所以要时时祭祀它们。祭祀“魂”的地方即“庙”,庙里要供奉祖先的神位;拜祀“魄”的地方就“墓”,墓里放祖先的尸体。在东汉之前,古人认为“魂”比“魄”重要,所以在“庙”祭祀特别隆重。东汉之后,人们将魂与魄混用为一,并不怎么认真区分。这是帝王家“太庙”与“陵墓”最主要的区别。太庙作为帝王家最重要的设施,其内部神位的的排列顺序也是有讲究的。礼记中有说法;“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昭穆制度礼记的说法是天子之家的宗庙可供奉七个神位,诸侯只有五个,大夫有三个,士人一个,庶人无庙。其太庙(宗庙)中神位的摆放次序就是昭穆制度。简而言之;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以周朝的太庙为例,如图;始祖居中(后稷)右穆二世(文王)左昭一世(王季)右穆四世(成王)左昭三世(武王)右穆六世(昭王)左昭.英北厉星二河.玄的鹿坊“昭穆制度”在周朝还不太完善,周人有时将“王季”放在始祖的位置上。“昭穆制度”最核心的规则有二条,一是确定一个始祖,以始祖的儿子为“昭”,孙子为“穆”。宗庙如此排序,显然是受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响。母系氏族中,二个友好的部落通婚,导致一个结果是父子不同姓,但祖孙同姓,所以祖孙周为昭,或同为穆,父子则异为昭穆。其二,始祖作为庙主,是“万世不桃”的(后世也有挑出的),即天子死亡多了,七个位置不够用了,就会迁出某种皇帝出宗庙,称到桃庙中。而迁出之法,按照“穆进穆出,昭进昭出。”当然,昭穆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当太(始)祖位次变动时,则昭列与穆列各自递补。”在宗庙后面,建一座小宗庙,也称“桃庙”,桃庙是供奉更远古的祖先。举个例子。如果七世死亡了,七世为穆六的儿子,则七世为昭七,昭七入宗庙,昭一就要进桃庙。如果七世为穆六的弟弟,则七世为穆七,穆七进宗庙,与哥哥穆六挤在一个位置上,这种情况不用其它人迁庙。春秋鲁国就出现这种情况,鲁僖公之前有兄弟鲁闵公,鲁僖公死亡后,与鲁闵公放在一起。但鲁僖公的后人不满鲁闵公的神位在僖公之前,因闵公无后,遂将僖公的神位摆在闵公之前。如果七世是穆六的孙子,那么七世会在继位前,将没做皇帝的父亲搬进太庙,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难题,都是皇帝的太庙混进一个不是皇帝的人,如何办?如果是宗统大于皇统,则此人无论是否继承皇位,均属“嫡子”,应该进宗庙,且受祭祀;如果皇统大于宗统,则此不应该进宗庙,更不能在宗庙中祭祀。这是一个二难的问题,一般古人会选中间,即进宗庙,但不享受帝王的祭祀。“天子七庙”的大体规则如上,它越到后世一些细节就改的越多,比如晋朝,虽是七庙,但无“不挑”的始祖,都是进一个出一个。明世宗迁出太庙(二)明惠帝朱允炊(13997402)(四)明仁宗朱高炽(1425)明朝世系如图;懿文太子朱标一(一)明太祖朱元璋-(I3681398)(三)明成祖朱棣(八)明宪宗朱见深(14651487)(14037424)(六)明英宗朱祁镇-(Ji)明宣宗朱瞻基(1436-1449)(14261435)复位(14571464)<-明景帝朱祁钻(14501457)(九)明孝宗朱祐橙(十)明武宗朱厚照(14881505)(15061521)兴献王(十)明世宗朱厚烟(十二)明穆宗朱载原一(15221566)(15671572)(十面明熹宗朱由校一(十三)明神宗朱翊钧(卜四)明光宗朱常洛(1621-1627)(1573-1620)(1620)匚(卜六)明思宗朱由检(16281644)从朱元璋到朱厚熄共八代,不过“昭穆制度”到了明朝,又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天子七庙”变成“天子九庙”,这是朱元璋亲自定的,发展到明世宗朱厚熄时,天子九庙已满员。明朝太庙神主摆放位次明世宗上位时,大臣们就建议过,兴献王与明孝宗为兄弟,迁入宗庙,二人就挤在一起。二十二年十月壬申朔,上欲更新太庙,诏廷臣会议庙制。廷议:孝宗、睿宗同居一庙,同为昭。帝责诸臣不竭忠任事,寝其议。但明世宗不干,因为一旦明世宗死亡,后世帝王一定会将兴献王搬出太庙。明世宗想让其父长久的留在太庙中,就得想办法。明世宗的“大礼仪”时间很长,世宗的想法不是固定不变。最开始想让兴献王挤占一个位置,后来是想兴献王长久留在宗庙中。明世宗首先将“天子九庙”改成“天子七庙”,将朱百六迁了出去,让朱元璋当“始祖”,永世不桃。按照顺序再减一个,就是明太宗朱棣了,但要是没朱棣,后面一系列皇帝就非正支,正支属于朱标朱允文这边。所以明世宗将朱棣改成“祖”,朱成祖,也是“百世不桃”,再依顺序就将明仁宗移出了太庙。至于兴献王则以编外人员“衬祭”进入太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皇帝能不能无限加“庙”,使太庙皇帝的神位只增不减,从“七庙”一直向上增。理论上,作为独裁者的皇帝是可能办到的,但基本上不会有皇帝愿意这样干。其一,如果不迁庙,则宗庙的结构就会特别臃肿,庙数太多,皇帝对神位要一人接一个的祭祀,十分繁琐,也相当累,极大部分皇帝受不了。其二,从感情上说,亲缘关系疏远了,就应该“亲尽而毁”。以一昭一穆相差二十岁计算,那么“昭一”和“穆六”之间已经相差一百年了,亲近之情已远。迁出一个没啥感情的远祖,对现皇帝来说,没什么感情上的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天子七庙”——明世宗为何选择将明仁宗的神位迁出太庙?.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