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德国人对“城市生态”内涵的新认识.docx

    • 资源ID:91874       资源大小:15.8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德国人对“城市生态”内涵的新认识.docx

    德国人对“城市生态”内涵的新认识在,有一个闻名全国的“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德技术项目,开展3年多,取得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可是,记者近日在采访,印象更深的,是德国人带来的“看不见”的思维震荡。作为中方者,市环保局局长徐洪喜对此深有感触:“我们认为,城市是为人服务的。可是,德国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城市首先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本身有自己的生态功能,就像人一样,会呼吸、会生病,因此我们的规划、建设,不能破坏它的生态平衡J基于“城市亦有生命”的认识,德国人带来了不少新观点:“绿化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城市的生机。”他们认为,城市绿化,更应该注重“均好性二承受了德国人的建议,这几年增加了600多万平方米绿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广场、大草坪并不多,目前全市基本做到“每隔两三百米,就有一个小游园”。“城市看得见的水与看不见的水要相互交融。”就一条河而言,它就是个生命体,河床里的水和地下水是不断交融的。天热了,地下水会蒸发,补充地面水分的缺陷;下雨了,地面水会渗漏,正好补充地下水的水量。“可是,现在许多城市河道全部用石驳岸封死,这就让河道无法呼吸了。”“城市交通,既要有利于出行,又要有利于环境。”德国人曾经资助一批干部到德国学习,徐洪喜也是其中一员:“我们刚去,人家就放了#、#等一些城市的幻灯片。开始,还以为是表扬我们呢,没想到是作了反面典型:城市里高架、立交那么多,空气质量能好吗?"原来,汽车在平地上行驶,尾气的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而到了高架上,污染的厚度就上升到45米,扩散的范围自然更广。目前世界流行的古城改造方式无非是三种:推光式改造,复古式怀旧,生态式保护。德国人认为,最正确方式应该是第三种,即注重“城市肌理的保护”,而不仅仅是城市外貌的保护;不光保护物态,还要保护原有居住文化等非物态的东西。与德国人交流,记者注意到,他们一切理念的出发点,都是对自然的尊重、对城市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而这些思想,往往又具体表达在他们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细节上的关注。比方,关于树木的“拆一还一”,德国专家卡森斯的理解,就和我们通常所指的“拔掉一棵树,必须再种上一棵”不同。他认为:“拔掉一棵树,必须种上树龄一样的一棵树,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的平衡J如果你拔掉的是一棵20年树龄的树,而你补种的是新树苗,那么就要补上20棵。街巷下水道的排放位置也很有讲究。这是卡森斯经常费口舌解释的一句话。通常,我们街巷里面的下水道都设在两侧,并且将道路中间修高一点,两侧低一点,从而使路人尽量不踩到水。可是,卡森斯说“不”街巷不是交通要道,它的两侧是民居,如果把下水道设在两侧,老百姓家里就容易发霉。所以,应该把下水道设在巷道的中间,并且把道路两边做高一点,中间低一点,可以让屋檐漏下的水顺流进下水道。“公众参与”,更是卡森斯关注的重点。他认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不应该仅仅是政府去做,更应该发动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在这方面,徐洪喜给记者讲了一件记忆深刻的事:当初做生态市建设规划时,德国人的做法就让大家大吃一惊。因为,通常做规划的方法,是技术人员先调研,然后拿出方案,最后再开展讨论;可是,德国人不这么做。他们的第一步,是邀请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市民代表,几十个人坐到一起,给每人发一张卡片,请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弄个大大的黑板,把问题一条条列出来,请大家讨论、归并,最终“海选”筛出70多个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成为了规划的根底。这样“磨”出来的生态市建设规划,20*年8月在全国第一个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评审。

    注意事项

    本文(德国人对“城市生态”内涵的新认识.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