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氧化碳中毒.ppt.ppt

    • 资源ID:939848       资源大小:186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氧化碳中毒.ppt.ppt

    一氧化碳中毒理化特性:理化特性:分子量28.011,气体比重0.967,无色无味,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在空气中燃烧呈兰色火焰,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4%,能被少量活性炭少量吸附。接触机会:接触机会:合成甲醇、油田伴生气、天然气、取暖、汽车尾气、机车喷出的烟雾;冶金炼钢、炼焦、铸造、锻造;化学合成氨、甲醛、丙酮合成均需一氧化碳作为原料。凡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均可产生CO气体。常为大气污染的物质。毒理毒理:CO随空气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与Hb和血液外的某些含铁蛋白质(如肌红蛋白、二价铁的细胞色素)形成可逆的结合,由于其与Hb的亲和力要比O2与Hb的亲和力大240-300倍,所以把血液中HbO2的O2排挤出来,而形成HbCO,由于HbCO的离解比HbO2的速度慢3600倍,故HbCO较HbO2更为稳定。CO是非蓄积毒物,其吸收与排出,取决于空气中CO的分压和血液中HbCO的饱和度(即Hb总量中被CO结合的百分比);次要因素为接触时间和肺通气量(与劳动强度有关)。人接触CO的浓度和时间相同时,静坐者形成的HbCO量要比活动者少得多。如走与坐之比为2:1,活动与静止之比为3:1。在不同空气浓度下,到达吸收与排出的平衡状态(即CO吸收量和排出量相等)时,血液中HbCO的百分比如下:空气中CO浓度 HbCO%Mg/m 3 ppm 1小时 8小时 到达平衡状态时 125 100 3.6 12.9 16.0 75 60 2.5 8.7 10.0 37.5 30 1.3 4.0 5.0 25 20 0.8 2.8 3.3 12.5 10 0.4 1.4 1.7 在不同浓度下,血液中HbCO在平衡状态的饱和度,以及达到饱和度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CO浓度,空气中CO浓度高时,HbCO饱和度的百分比愈高,到达此饱和度的时间愈短。如:CO浓度在100ppm(125mg/m3)时,达到平衡状态需要6-7小时,HbCO的饱和度约12-13%,若接触1小时HbCO只达到4%左右。这个现象说明在评价CO危害时,时间因素是一个考虑的依据。如在一个场所CO浓度为100-200ppm(125-250mg/m3)、接触10分钟,即使是一个病人(如贫血)也能耐受。当空气中CO浓度低于血液中平衡状态时的CO浓度,则C0排出多于吸收。一个不吸烟者,正常本底的HbCO大约占Hb总量的0.5%(0.4-0.8%),此微量CO是内源性的,来自含铁血红蛋白的分解每小时可达0.42mg;吸烟者HbCO平均为5%(最高可达15%),若周围空气中CO浓度为35 mg/m3,不吸烟者在连续接触此浓度时,血中HbCO将由0.5%最终升至5%。而吸烟者HbCO高于5%。接触上述低浓度的CO时,已再不能吸收空气中CO而提高HbCO含量;相反如停止吸烟,CO可排出直至血中HbCO达5%的平衡浓度为止。一个贫血病人,虽然其Hb仅有正常人50%,当他休息时,静脉血内可利用的Hb的氧饱和度百分比在75%时,还可有44mmHg的氧分压(A点),而当HbCO50%时,则同样条件下,只有28mmHg(B点)氧分压。此二人同时运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相对减少,如下降60%,则贫血病人的氧分压下降到36mmHg(C点),他仍可胜任这项运动,而有50%HbCO者,则氧分压下降到20mmHg(D点)以下,显然此人会晕倒。HbCO不仅本身无携带O2的功能,它的存在还影响HbO2 的离解,于是组织受到双重缺O2的作用。有关CO吸收与排出和HbCO量的关系研究,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近代微量分析技术的进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当空气中CO浓度在1000ppm(1250mg/m3)以下时,血中的HbCO百分比可用下列公式推算。%HbCO=(CO0.858t0.63)197式中:CO-接触浓度(ppm);t-接触时间(分钟)吸收后CO绝大部分以原形由肺部排出,在体内被氧化成CO2的不足1%。CO从血液中释放遵循着半排出期规律(与HbCO浓度,接触时间、次数、吸入无关)。在正常大气压下(O2分压为0.21绝对大气压),半排出期为128-409分钟,平均为320分钟,而停止接触后吸入气体的O2分压与半排出期呈反比关系,如用一个大气压纯O2吸入,平均半排出期为80.3分钟,而三个大气压的纯O2吸入,半排出期可缩短到23.2分钟。这正是采用高压O2治疗CO中毒的理论依据。当吸入高浓度CO时,还可与含铁的组织呼吸酶(如细胞色素酶、氧化酶等)结合,使组织呼吸直接受阻,大脑受影响最大。CO中毒死检可见皮肤粘膜、心脏、腹腔脏器呈樱桃红色,血液呈流动性,色鲜红。一、急性中毒:一、急性中毒:(一)、急性吸入Lc50:小鼠2300-5700 mg/m3,兔4600-17200 mg/m3,猫4600-45800 mg/m3,狗34400-45800 mg/m3,小温血动物如小鼠、鸟类对CO敏感。(二)、对人的毒性主要取决于空气中CO浓度和接触时间t的乘积,称为中毒系数,浓度与时间,前者更为重要。中毒系数=C浓度(mg/m3)t时间(小时)当ct=0.35,无毒作用;当ct=0.7,作用微弱;当ct=1.0,头痛、恶心;当ct=1.7,严重中毒。接触者血中HbCO的含量与空气中CO浓度成正比关系,而中毒症状则取决于血中HbCO的含量,比较精确的剂量反应关系为:空气中 吸收半 平衡 人体反应CO浓度 量时间 状态时 mg/m3 分钟 HbCO%58.5 150 7 轻度头痛 117 120 12 中度头痛、眩晕 292.5 120 25 严重头痛、眩晕 582.5 90 45 恶心、呕吐、虚脱 1170 60 60 昏迷 117000 5 90 死亡紧张的体力劳动,疲劳、贫血、饥饿、营养不良,均可提高机体对CO的感受性,高温或有氮氧化物、CO2、氰化物、苯、汽油存在时,也能增高机体的敏感性。空气中CO浓度、血液中HbCO含量和中毒症状三者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空气中CO浓度、血液中HbCO含量与中毒症状的关系浓度 作用 HbCO 中毒症状mg/m3 时间 含量80 8小时 8-10 无症状230 6小时 16-20 额部疼痛、压迫感、到空气 新鲜中立即消失460-490 4-5小时 36-40 剧烈头痛、无力、眩晕、眼花、恶心、呕吐、虚脱800-1150 3-4小时 47-53 除上述症状外、脉搏加速1260-1720 1.5-3小时 55-60 呼吸、脉搏加速、昏迷、潮式呼吸3400-5700 20-30分钟 68-73 脉弱、呼吸变慢、停止、死亡14080 1-3分钟 意识丧失,死亡二、慢性毒性:二、慢性毒性:如上所述,CO吸收排出的规律主要受空气中CO浓度的影响。故长期以来,对于慢性中毒是否存在,分岐很大,一种意见是CO的吸收,只要不急性中毒,脱离接触后,HbCO逐渐解离,认为慢性中毒不存在,这是由于早年的动物实验方法不灵敏,随着方法改进,在实验中已见到慢性中毒的迹象。如用恒河猴、狗、大鼠、小鼠进行吸入实验,最初71天吸入CO浓度为460mg/m3,以后97天吸入浓度为575mg/m3,动物血中HbCO浓度为:460mg/m3 575mg/m3 猴 32%38%狗 33%39%周围血象中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给吸入较低浓度的CO,反应则与上述不同,没有血容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增加。所以认为是否发生慢性中毒,主要还是取决于空气中CO浓度。近20年来,CO长期作用对心血管的损害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日本报导了海拔700-1000米的高寒冷地区,冬季长,居民从事于手工业,用木炭取暖,维持室内12-15,空气中CO2达1-3.4%,CO达0.2-0.3%,居民血中HbCO达20-30%。普遍个体头痛、头晕、心脏病多见,早春时,许多人诉头晕、面肿,不少人有心绞痛。1022人心电图检查,除高心和风心外,18%的人有心肌病,年轻人20岁就有动脉硬化。该地区居住条件改善后,心脏疾患减少了一半。CO对心肌的改变,动物实验和对人的观察都得到证实。为心肌缺O2的直接作用,国际最高接触限量专家组讨论CO卫生标准的报告中指出,低浓度CO在青年人中使HbCO达13%时,见到血管渗透性升高,致血容量下降。生活中常见的HbCO来源为吸烟。国外曾调查吸烟者1000人,年龄20-30岁,动脉硬化伴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等。血中HbCO比非动脉硬化者高2倍,最高达3倍,为11%,其含量与吸烟有关。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分三级 (一)、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颞动脉压迫及拔动感,并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或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昏厥,脱离环境,呼吸新生鲜空气,症状消失。(二)、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皮肤粘膜潮红,出现意识模糊,昏迷,抢救及时,一般可恢复。(三)、重度中毒:具中度中毒症状外,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可出现强直性痉挛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高热惊厥,皮肤粘膜可呈樱桃红色,或苍白、紫绀。经治疗,脱离昏迷,症状消失,个别病人昏迷清醒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也有数日数周后出现,主要表现为:1、神衰;2、精神异常:幻觉、忘想;3、锥体外系症状:震颤、麻痹、手足徐动或舞蹈病;4、其他脑部症状:单瘫、偏瘫、四肢瘫、失语、失明;5、周围神经炎。二、慢性影响: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血压不稳,对精细工作及时间距离的估计能力减退。2、心血管系统:心肌损害、心电图异常治疗治疗1、高压氧治疗最为有效,压力1.5-1.8附加大气压;2、对症治疗,保护重要器官;3、预防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预防预防短时间接触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 mg/m3,50 mg/m3工作1小时,100 mg/m3半小时,200 mg/m315-20分钟。1、普及预防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应急救援预案;2、条件许可,安装自动报警器,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3、进入高浓度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正压空气呼吸器,至少两人操作4、做好日常检测和从业人员体检。急救急救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2、保持呼吸道畅通;3、注意保暖;4、吸氧;5、及时转院。

    注意事项

    本文(一氧化碳中毒.ppt.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