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docx

    • 资源ID:94112       资源大小:17.2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docx

    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1、杨梅卷叶蛾。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一年发生两次,即5月底一6月中旬和78月。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包,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使杨梅新梢危害,树势转弱。防治方法: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IOOO倍;50%杀螟松乳剂IOOO倍液,或5%澳氟菊脂乳剂5一IOPPMo2、牡蛎蛇。牡蛎蛤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牡蛎蛤产卵于枝叶,第一代若虫一般在5月底7月初孵化。防治方法:(1)抓住第一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IOoO倍液或速扑杀IOOO倍液(果实采摘后立即喷,挂果期不能喷)。(2)在2月下旬一3月上旬用50倍灭蛤(1斤灭蚪加3两碱冲50斤水)。3、白蚁。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防治方法:(1)人工诱杀。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蚊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一2块石块。(3)定植杨梅时用泥浆加茶子饼粉蘸根。4、枝干害虫(天牛爆皮虫)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去除主干周围的杂草。(1)主干涂白,用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2)钩杀入木幼虫。(3)用一次性注射器将80%敌敌畏原液注射入虫孔再用泥封除虫道。5、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病症: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防治方法:(1)通过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树势。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高,促进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和肥力高等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时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2)喷药保护。在5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800倍70%的甲基托布或1:2:200的波尔多液。6、杨梅癌肿病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防治方法:(I)药剂防治:3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涂上200倍抗菌剂402,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开展)并烧毁。(3)在每次喷杀菌剂农药时都要喷湿枝干,在采摘杨梅时,不要穿皮鞋上树。7、杨梅根腐病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病症为地下烂根,导致地上部枝叶枯萎。经挖根解剖病组织的纵向侵染次序是幼根嫩细根,根瘤f小根f大根f根颈一地上部;横向侵染次是从髓心周围木质部向四周扩展。树体发病后枝叶急速发生青枯,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8月病症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防治方法:(1)园地选择,根据几处发病圆地调查,多发生在土壤沾重有机质量含量低的且易积水的低洼处,园地原植被作物均是圆毛草。因此在园地选择是要避开。(2)药剂防治:根据试验,以株施0.5斤一1斤70%托布或50%多菌灵防治效果好,具体方法是,杨梅树下翻松土壤,深度1530厘米,范围为根颈至树冠滴水线下,将药剂均匀地撒施在松土上,然后再翻覆土壤。(3)杨梅根腐病是由根部感染发病,再引起地上部病症出现,一旦地上部病症出现(青枯)已属重病树,根据试验,重病树施药无防治效果,病情中等的有较好防治效果,轻病树的防治效果很理想。因此要根据土壤类型和树龄情况,勤检查,发现病株早防治,并以防为主,治早、治好、减少损失。

    注意事项

    本文(杨梅常见病虫害的防治.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