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ppt

    • 资源ID:942693       资源大小:438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ppt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一、修订依据一、修订依据二、修订内容二、修订内容目录目录 根据最新版的国际标准根据最新版的国际标准IEC60079 和和IEC61241,以及最新的国家,以及最新的国家标准标准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0 及及可燃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GB12476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对原规范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对原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进行了增进行了增补和修订。补和修订。一一 修订依据修订依据(一)、主体内容(一)、主体内容 1.规范名称的修订规范名称的修订,即将即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改为改为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2.将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改为改为术语术语,做了部分修订并放入正文。做了部分修订并放入正文。3.将原第四章将原第四章火灾危险环境火灾危险环境删除。删除。4.将例图从原规范正文中删除将例图从原规范正文中删除,改为附录并增加了部分内容。改为附录并增加了部分内容。5.增加了增安型设备在增加了增安型设备在1 区中使用的规定。区中使用的规定。6.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的划分有由原来的两种区域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的划分有由原来的两种区域“10 区、区、11 区区”改为三种区域改为三种区域“20 区、区、21 区、区、22 区区”。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一)、主体内容(一)、主体内容 7.增加了爆炸性粉尘的分组:增加了爆炸性粉尘的分组:IIIA、IIIB 和和IIIC 组。组。(煤矿为(煤矿为、工厂为、工厂为、粉尘为、粉尘为)8.将原规范正文中将原规范正文中“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装置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装置”和和“爆炸性粉尘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装置环境的电力装置”合并为第合并为第5 章章“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9.增加了设备保护级别(增加了设备保护级别(EPL)的概念。)的概念。10.增加了光辐射式设备和传输系统防爆结构类型。增加了光辐射式设备和传输系统防爆结构类型。11.将原规范正文中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改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将原规范正文中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改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12.将原规范正文中第一级释放源、第二级释放源改为一级释放源、将原规范正文中第一级释放源、第二级释放源改为一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1 总则总则1.0.2本规范本规范不适用不适用于下列环境增加了以下内容:于下列环境增加了以下内容:6 以加味天然气作燃料进行采暖、空调、烹饪、洗衣以及类似的以加味天然气作燃料进行采暖、空调、烹饪、洗衣以及类似的管线系统;管线系统;7 医疗室内;医疗室内;8 灾难性事故;灾难性事故;注:灾难性事故例如:加工容器破碎或管线破裂等。注:灾难性事故例如:加工容器破碎或管线破裂等。蓄电池室。(本标准中取消了原规范中不适用的蓄电池室环境。蓄电池室。(本标准中取消了原规范中不适用的蓄电池室环境。蓄电池室的危险险区域划分在附录蓄电池室的危险险区域划分在附录B中根据中根据API RP505的建议增加了相的建议增加了相应的划分建议。)应的划分建议。)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1 总则总则 1.0.4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由懂得生产工艺加工介质性能、设备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由懂得生产工艺加工介质性能、设备和工艺性能的专业人员和安全、电气等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商议完成。和工艺性能的专业人员和安全、电气等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商议完成。“电气专业仅为画出爆炸危险区域,工艺专业决定是否为危险区电气专业仅为画出爆炸危险区域,工艺专业决定是否为危险区域。域。”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三爆炸性气体环境三爆炸性气体环境3.1.1.2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此温度根据可燃物质所在地点(此温度根据可燃物质所在地点的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可选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亦可利用采暖通风的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可选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亦可利用采暖通风专业的专业的“工作地带温度工作地带温度”或根据相似地区同类型的生产环境的实测数据或根据相似地区同类型的生产环境的实测数据加以确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可取加以确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可取45。)。)的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的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3.1.1.3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60)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以上条件对可燃液体而言,闪点是一个重要的物料特性。闪点就是以上条件对可燃液体而言,闪点是一个重要的物料特性。闪点就是在标准条件下,使液体变成蒸气的数量能够形成可燃性气体在标准条件下,使液体变成蒸气的数量能够形成可燃性气体/空气混合空气混合物的最低液体温度。物的最低液体温度。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危险区域划分的目的危险区域划分的目的 危险区域划分是对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进行分析和分区,以危险区域划分是对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进行分析和分区,以便正确选择和安装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达到安全经济使用的目的。便正确选择和安装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达到安全经济使用的目的。危险区域划分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危险区域划分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分区,分为进行分区,分为0区、区、1区、区、2区,实际上应通过设计或适当的操作方法,区,实际上应通过设计或适当的操作方法,也就是也就是采取措施将采取措施将0区或区或1区所在的数量上或范围上减至最小,区所在的数量上或范围上减至最小,换句话说,换句话说,工厂设计中大部分场所为工厂设计中大部分场所为2区或非危险区。区或非危险区。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程序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程序(1)危险区域划分)危险区域划分 危险区域划分应由懂得可燃物质性能的工艺、设备和管道专业人危险区域划分应由懂得可燃物质性能的工艺、设备和管道专业人员进行,还要与安全、电气等其它专业人员商议。员进行,还要与安全、电气等其它专业人员商议。危险区域划分的根本因素就是危险区域划分的根本因素就是鉴别释放源和确定释放源的等级鉴别释放源和确定释放源的等级。释放源是指可释放出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位置或地点。释放源是指可释放出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位置或地点。对每台工艺设备如对每台工艺设备如罐、泵、管道、容器、阀门等都视作可燃物质的潜在罐、泵、管道、容器、阀门等都视作可燃物质的潜在释放源。释放源。如果该类设备不可能含有可燃物质,那么很明显它的周围就不如果该类设备不可能含有可燃物质,那么很明显它的周围就不会形成危险环境。如果该类设备含有可燃物质,但不向大气中释放,如会形成危险环境。如果该类设备含有可燃物质,但不向大气中释放,如全部焊接管道不视为释放源全部焊接管道不视为释放源,则同样不会形成危险环境。,则同样不会形成危险环境。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程序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程序(1)危险区域划分)危险区域划分如果已确认设备会向大气中释放可燃物质,必须首先按可燃物质的如果已确认设备会向大气中释放可燃物质,必须首先按可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级,分为连续级释放源、一级释放源、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级,分为连续级释放源、一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再根据释放源的级别和通风条件划分区域。二级释放源,再根据释放源的级别和通风条件划分区域。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程序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程序(2)危险区域范围的确定。危险区域范围的确定。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根据释放源的等级和位置、可燃物质的特性、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根据释放源的等级和位置、可燃物质的特性、通风条件、障碍物及生产条件、运行经验,经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通风条件、障碍物及生产条件、运行经验,经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主要取决以下化学和物理参数: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主要取决以下化学和物理参数:1、释放速率。、释放速率。2、可燃液体的沸点。、可燃液体的沸点。3、释放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释放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4、爆炸下限。、爆炸下限。5、闪点。、闪点。6、相对密度。、相对密度。7。液体温度。液体温度。8、通风。、通风。9、障碍。、障碍。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如果气体或蒸气如果气体或蒸气明显明显的轻于空气,则它就趋于向上漂移,且释放源的轻于空气,则它就趋于向上漂移,且释放源上方垂直方向范围将随着相对密度的减小而扩大。如果明显的重于空气,上方垂直方向范围将随着相对密度的减小而扩大。如果明显的重于空气,它就趋于沉积于地面,在地面上,区域水平范围将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它就趋于沉积于地面,在地面上,区域水平范围将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为了划分范围,本规范将相对密度而增大。为了划分范围,本规范将相对密度大于大于1.2的气体或蒸气视为的气体或蒸气视为比空气重的物质;将相对密度比空气重的物质;将相对密度小于小于0.8的气体或蒸气视为比空气轻的物的气体或蒸气视为比空气轻的物质。对于相对密度质。对于相对密度在在0.8至至1.2之间之间的气体或蒸气,例如:一氧化碳、乙的气体或蒸气,例如:一氧化碳、乙烯、甲醇、甲胺、乙烷、乙炔等在工程设计中相对密度视为比空气重的烯、甲醇、甲胺、乙烷、乙炔等在工程设计中相对密度视为比空气重的物质。物质。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3.2.4 以下场所可定为通风良好场所:以下场所可定为通风良好场所:1)露天场所;露天场所;2)敞开式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壁和敞开式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壁和/或屋顶开口,其尺寸和位置保证或屋顶开口,其尺寸和位置保证建筑物内部通风效果等效于露天场所;建筑物内部通风效果等效于露天场所;3)非敞开建筑物,建有永久性的开口,使其具有自然通风的条件;非敞开建筑物,建有永久性的开口,使其具有自然通风的条件;4)对于封闭区域、每平方米地板面积每分钟至少提供对于封闭区域、每平方米地板面积每分钟至少提供0.3m3的空气或的空气或至少至少1h 换气换气6 次,则可认为是良好通风场所。这种通风速率可由自然次,则可认为是良好通风场所。这种通风速率可由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来实现。通风或机械通风来实现。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4.1.2.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分为以下三级: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分为以下三级:IIIA 级:可燃性飞絮(常见的级:可燃性飞絮(常见的A级可燃性飞絮:如棉花纤维、麻级可燃性飞絮:如棉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人造纤维等)纤维、丝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人造纤维等)IIIB 级:非导电性粉尘(常见的级:非导电性粉尘(常见的B级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如聚乙级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如聚乙烯、苯酚树脂、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烯、苯酚树脂、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粉尘。)粉尘。)IIIC 级:导电性粉尘(如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粉级:导电性粉尘(如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粉尘。)尘。)二二 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二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4.2.2危险区域划分危险区域划分爆炸性粉尘危险区域划分应根据爆炸性粉

    注意事项

    本文(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ppt)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