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厂房钢管满堂红高支模支撑系统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951359
资源大小:280.6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某厂房钢管满堂红高支模支撑系统施工方案.doc
某某二期项目工程支撑系统方案某某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一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某某二期工程2、建设单位:某某仓储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监理单位:某某工程有限公司公 施工单位:某某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3、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某某高栏港,分为成品油泵棚、燃油油泵棚、配电及操作室三个单体,其中成品油泵棚与燃料油泵层高最高为7.9米。(因本工程三个单体层高均不同,此方案就以最高的单体为例,层高低的按此方案执行,)二、编 制 依 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2、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3、本工程设计图纸4、国家、广东省、某某市有关高支模的规定三、支模工程本工程层高为7.9米,支模的难度相对较大。在整个模板施工中,保证柱模的垂直度和刚度以及梁模的支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将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本工程拟采用钢管满堂红支撑系统,其中最大梁截面300×900 mm 。模板底楞木和顶撑间距为300mm,侧模板立档间距为300mm ,以下为施工方法及计算书。1、施工方法、采用48×3.5钢管满堂红顶架作为垂直支撑钢件。、梁底模、梁侧模、楼板底模均采用18mm厚夹板,支撑系统采用80×80mm的木枋、顶托48×3.5钢管。、大梁(截面300×900)支撑系统采用48钢管沿梁横向500600mm;纵向8001000mm。支托纵向采用80×80×2000松木枋叠放交错搭接,木枋必须居中,支托两边的空隙位置用相应木楔固定,使叠木枋保证居中,横向木枋80×80×2000mm350。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48钢管9001000mm,两层木枋,上层80×80mm350,下层木枋80×80mm900。、设48钢管纵横扫地杆一道(高出地面300mm内)。同时纵横设置48水平连结钢管1500,保证整体稳定。、纵横设剪刀撑486500以内;300×800mm主粱底两边均设置剪刀撑,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高600800mm,设一道14500mm穿梁对拉螺栓。、支模施工过程检查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执行。2、 计算书2.1 梁模板计算书 2.1.1、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9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4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8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方木距离300mm。梁底模面板厚度h=2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2.1.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8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0.547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9.20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000kN/m2。 2.1.3、梁模板底模计算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6bh2=1/6×30×802=32cm3; I = 1/12bh3=1/12×30×803 = 1280×103cm4;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梁底模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 f 其中 f 梁底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计算的最大弯矩kN.mkN.m); q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0.34×0.50+24.00×0.30×0.80+1.50×0.30×0.80+1.4×2.50×0.50=9.298kN/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9.298×0.32=0.084kN.m f=0.084×106/52080=1.613N/mm2 梁底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f=12.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64.82×0.300=11.677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1667/(2×500×25)=1.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0.34×0.50+24.00×0.30×0.80+1.50×0.30×0.80=6.29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 0.677×6.29×3004/(100×6000×.7)=0.088mm 梁底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 = 0.088mm小于 v = 300/250,【满足要求】 2.1.4、梁模板底方木计算 梁底方木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2.1.5、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00 300 30034.368kN/mAB图 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 f 其中 f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28.80+1.4×6.00)×0.8=34.368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34.368×0.32=-0.309kN.m f=0.309×106/78300.0=3.946N/mm2 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f=12.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34.368×0.300=6.18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6186/(2×800×18)=0.64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28.80×0.8=23.04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 0.677×23.04×3004/(100×6000×.1)=0.299mm 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 = 0.299mm小于 v = 300/250,【满足要求】2.2柱模板的支撑 2.2.1柱模板:根据柱子的断面形状,为矩形柱模。加上断面有两个对轴,模板比较好支,胀模及稳定性都比较好控制。一般支模方法是:柱模外边钉楞(80×80×2000方条),间距250mm至300mm,立楞外套柱箍 ,柱净高泵棚8000mm一般套四个柱箍 ,一个柱箍由8条方条和4条12对拉螺栓组成,柱箍间距400mm600mm,柱根胀力,间距要小一些,对拉螺栓因定在柱箍方条端头,然后在3个(外侧)或四个方方向斜撑,以保证砼柱子的垂直度(靠外侧的柱模,要有意内倾一点,以便砼浇捣后进行垂直度调整)。2.2.2、模受到的砼侧压力:P1=4+1500/(T+30) ·K3·Kw·V1/2=4+1500/(30+30) ×1×1×21/2=50KN/P2=25H=25×2=50KN/取较小的P1值,P=35.5KN/为计算值,并考虑振动荷载4KN/,总侧压力=35.5+4=39.5KN/。拉箍间距S计算模板原为18,立方为80,假定板厚为33MM,每块模板拼板宽定为450,则侧压力的线布荷载:q=39.5×0.45=17.775KN/m;按两跨连续梁的挠度系数 K=0.521,代入公式得:S=E·t·l/4kq)1/3=9×103×(1/12) ×450×333/4×0.521×17.7751/2=689mm>400-600mm满足要求。柱箍截面验算柱箍受到的侧压力: P=35.5+4=39.5KN/m2,现柱箍间距S=600,线布荷载 q=39.5×0.6=23.7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