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iso9001工厂内审查检表.docx

    • 资源ID:956043       资源大小:134.11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iso9001工厂内审查检表.docx

    wttioye.cam-公司内各部门检查表实例带格式的:左恻:3.17座米,右例:3.17年米,顶端:2.51厘米,底布:2.51厘米,页眉到边缘距离:1.5匣米,页脚到边缘距离:1.75匣米以下设计了10份检查表,为了节省篇幅,只在“品管部审核检杳表”中设置了“检查结果记录”一栏,并使用了规范格式。内部审核检查表NO:受审部门:品管部编制/H期:审定/H期:序号检查内容涉及条款参考文件检查方法检验结果记录1a.在产品实现的哪些阶段,实现了产品监视和测量?是否对产品特性按要求进行了监视和测量?b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记录是否指明授权产品放行责任者?C.有无授权人员(或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COP15COP16<1)向品管部经理索阅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文件,检查是否规定了需进行监视和测量的产品实现阶段,是否规定了监测点、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验收准则、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留下的记录以及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是否对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2)到仓库杳看是否所有进货都进行了检杳。(3)询问IQC主管,对进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置的,是否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4)供应商是否按要求提供合格证据。(5)询问IQC主管,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进行进货检验的物资是如何处置的,以确认:a.是否了解紧急放行的程序或规定;b.由谁来审批;C.对紧急放行的产品是如何标识和记录的;d.紧急放行的物资经检验不合格后,是如何追回的。(6)到车间观察过程检验的情况,确认:a质量控制点的员工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b是否存在工序完工检验未完成就转序的情况:C.是否规定了例外转序的情况。(7)到生产车间抽查23个最终检验过程,确认:a检验人员是否有检聆规范/作业指导书;b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C.衽看“成品检验报告单”,是否在所有的数据齐备后,QA才挂上合格证认可产品入仓,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是如何控制的。(8)1检验记录保存情况,查看1015份检验记录,确认:WWWo-IS90(HWjrH44÷J-PegIof44a.是否规定保存周期,存放地点、条件是否适应:b.记录是否项目清楚,数据齐全,是否能够证实符合验收准则的要求。C.检验记录是否标明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贲任者。2a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实施的效果如何?b.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对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证实?8.2.3过程的监视和测;:;COPllC0P16(1)查阅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文件,是否规定了进行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环节,如测量点、监控点、见证点,巡回检查点等。<2)是否规定了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方法。<3)是否对“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了评价?如何进行的?过程能力未达到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了纠正和纠正措施?3a是否对测量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了识别?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b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C.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冏期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和检定?其依据是否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d.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有无校准状态标签?e.是否规定了防止标准失效的调整方法?f.有否防止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包括工作环境、贮存条件等)?g.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熨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C0P17<1)ifU问品管部计量员:有无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管理的规定。(2)询问品管部经理:是否用样板、工装作为检验手段?是如何管理检测用样板、工装的?行23份对样板、工装进行检查和复查的记录。确认:a.使用前是否检行和校准:b.使用后是否按规定周期进行复检。(3)询问计量员:当用户要求了解测试设备有关资料时应如何处置。确认:是否能提供资料证实测试设备的功能。(4)询问计量员:如何确定测试任务并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确认:a.测试任务及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b.选择的测试设备其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5)询问计量员:如何定期样准测试设备。(6)查23份特殊(包括自制)测试设备校准规程及按此规程校准的记录。(7)查“检测设备台帐”、“检测设备履历卡”以确认:是否所有设备都按要求周检。(8)抽查品管部、生产车间510台测试仪器,确认:a校准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b.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校准:C.是否保存有校准记录,记录是否清晰、完整:d.不适合贴标签时,如何识别校准状态;(9)询问计量员,当发现测试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如何处置。确认: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h.用于监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a对以前的测量结果是否评定其有效性,如何评定?是否根据评定结果,采取了相应纠正措施。b.某计量器具本次校正不合格,为此需评估至上次校验合格期间经此仪器检验/测试结果的正确性。有无这方面的评估记录。<10)询问计量员有无特殊环境的规定。(三)看看测试设备贮存、保养、维修情况,确认:a测试设备贮存保养是否符合要求:b.是否对测试设备定期检任,修理后是否重新校准。(12)现场抽查23名操作者,看其如何按规定调整测试设备,如何防止因调整不当引起校准失效。确认:a是否有必要的调整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b.是否按规定作业。(13)查测试人员有无上岗证.查校验人员的资格。<14)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并在必要时进行再确认?4a用哪些方法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进行标识?b.存放的方式是否能区分不同监视和测里状态的产品?C.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可能是自身规定或合同要求),其产品的标识是否具有唯一性,并加以记录?7.5.3标识和可追溯性COP09C0P18(1)询问品管部经理:检验状态是如何进行标识的。确认:a.对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是否有管理规定;b.用标签、印章或区域表示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2)现场抽查生产车间对检验状态标识的情况。确认:a.标识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随着检验和试验状态变化而更改标识:b.是否保护好检验状态标识:C.在质量记录上是否有检验状态标识的记载.(3)抽取数个有追溯性要求的产品进行追溯,看其是否保持唯一性标识,是否做了记杀,是否能够达到追溯的目的。5a是否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正确执行?b.是否对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进行了规定?控制的措施包括哪些?是否有效果?c不合格品是否得到处置?处置的方法有8.3不合格品的控制C0P19(1)询问品管部经理对不合格品是如何管理的。确认:a.是否有对不合格品控制的文件化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手册规定;b.程序文件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及通知有关部门是否作出了明确规定:C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情况:d对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哪些?纠正后的不合格品是否再次验证?&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了措施?是否有效实施?e.对让步处理是否作用了规定?让步处理时是否向顾客和/或有关部门报告?f.是否保存了返工、返修和重新验证的记泉?的情况。如何了解顾客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2)询问品管部经理:不合格品评审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谁负责?谁参加?哪一级处理?让步是否经一定审批程序,是否经过审批?在什么情况下,应将让步处理的结果向顾客报告?<3)抽查35项不合格产品处置记录。确认:a.记录准确真实情况,是否注明不合格品发生时间、地点、有关责任人/班组;b.不合格处理记录中是否有参加评审和处置人员的签字,是否按评审后的决定进行处置;C.不合格品纠正后是否承新验证?让步处理时向顾客或有关部门报告的形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4)现场检查23个生产车间,确认:不合格品标识、记录、隔离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6a使用了哪些统计技术?其使用场合是否恰当?是否有效果?b.应用统计技术的方法是否正确?有无控制?c是否对有关人员进行过统计技术培训?8.1总则COP27(1)询问品管部经理:在测:&、分析和改进活动中是如何应用统计技术的,确认:a统计技术使用场合是否恰当,是否在产品设计、检测、过程监视中使用了统计技术:b.是否制定使用统计技术的作业指导书(必要时);c是否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正确使用统计技术的培训;d.统计的结果是否被用来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2)现场观察统计技术运用情况,确认:a.是否正确使用统计技术;b.统计技术使用是否有效果?对使用效果是否进行了检查。7文件控制4.2.3COP05(1)查看各种文件,了解文件受控情况。<2)查看作废文件是否已清除。<3)查看引用的外来文件的受控情况。(4)询问参加文件定期评审的情况。8记录控制4.2.4COP22(1)结合查阅各种质量记录,行、看、问质量记录保存和使用情况。9管理承诺5.1侦量手册COP24<1)抽查13名质检员,看其是否了解满足顾客、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行看品管部资源是否充足。10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质S手册(1)询问23名质检员,如何看待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相关工作要求COP24并得到满足。11质量方针5.3质量手册COP24向品管部经理及23名侦检员询问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如何为实施质量方针作出贡献?12质量目标5.3质量手册COP24<1)向品管部经理及23名质检员询问公司的质量目标是什么?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2)查看部门目标的实施记录。13职贲和权限5.5.1(1)询问品管部经理品管部在公诃中的作用是什么?(2)询问23名质检员,看其对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是否了解,是否知道与其他部门(岗位)的关系。14内部沟通5.5.3COP28询问23名质检员,了解他们如何与其他部门(岗位)进行沟通。15管理评审5.6COPOl询问品管部经理参加管理评审的情况,品管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16资源管理6C0P12C0P13COP24(1)询问品管部经理,资源短缺时,如何配置?<2)查看人力资源是否充足?与2-3名质检员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质量意识。<3)询问检验人员培训情况。<4)查看检测环境是否适宜?(5)询问参与生产设备认可的情况。17产品实现的策划7.1COP02(1)询问品管部经理如何参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计划制定与实施工作?1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COP03(1)询问品管部经理参加产品要求(合同)评审的情况以及如何配合营销部处理顾客的投诉。1设计和开发7.3COP04(1)询问参加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情况,对9验证方法、验收标准有什么意

    注意事项

    本文(iso9001工厂内审查检表.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