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脑梗死康复诊疗规范.docx

    • 资源ID:988931       资源大小:10.8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脑梗死康复诊疗规范.docx

    脑梗死康复诊疗规范【概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主要原因。临床上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大类.【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病史。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较缓,症状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24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死。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二)临床分型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有完全性瘫痪及昏迷,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2 )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3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发病后神经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不留后遗症。2.依据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分:1)大面积脑梗死: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2)分水岭脑梗死: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边缘带)缺血。多为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典型者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伴低血压时,可分为: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下型。3)出血性脑梗死:多为大面积脑梗死区内动脉坏死后血液漏出或继发出血。4)多发性脑梗死:两个或以上不同的供血系统区脑梗死,为多次复发所致。(三)临床分期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半年以内;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辅助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头颅CTx胸片、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TCD.头颅MR1.【康复评定】(1)运动功能评定:以Brunnstrom恢复6阶段运动功能评定为主;(2)感觉功能评定:偏身深浅感觉及本体感觉、实体觉的评定;(3)肌力、肌张力的评定;(4)平衡、协调功能评定;(5)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以改良的Barthel指数为主;(6)其他:步行功能、吞咽功能、言语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等;【治疗原则】1 .急性期康复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对于大面积梗塞,颅内压升高,内科保守治疗困难者可行去骨瓣减压或去除坏死脑组织等方法。(治疗方案详见神经内科诊疗常规)患者一旦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体征48小时不再进展即可康复。主要以预防并发症、继发性损害,为功能训练作准备。早期运动防止废用综合征,科学运动防止误用综合征。早期以按摩及被动运动为主,保持床上良肢位的摆放,有主动运动则应鼓励多活动,可针灸、理疗及药物并用。2 .恢复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原则为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为主,按照循序渐进及神经发育的原则,采取综合的康复治疗措施,以康复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PT.OT及言语认知、吞咽、心理等综合的康复治疗。3 .后遗症期康复治疗:后遗症期指经过正规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患者运动功能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恢复,脑梗死患者一般为正规治疗半年后。主要措施有:维持性训练,利用残余功能防功能退化;适时使用辅助器具(杖、步行器、轮椅);健侧代偿问题;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预后】本病经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恢复一定的功能,但应预防二次脑梗塞

    注意事项

    本文(脑梗死康复诊疗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