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中石兽 练习.docx

    • 资源ID:999217       资源大小:10.0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中石兽 练习.docx

    河中石兽四、(2020娄底)阅读河中石兽,完成15题。(17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戋铁把,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眯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巧娜的一项是(2分)()A.是非/木柿B.盖/石性坚重C.一老河兵/闻之D.阅/十余岁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本碘的一项是(2分)().山门耳于河(倒塌)B.遂反硼流逆上矣(顺流)C.沿河求之(代石兽)D.莫不可得(终了,最后)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聊的一项是(2分)()A.选文作者纪监J,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的经典文献。B.选文简洁之至,又很生动。第段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D.选文情节波澜起伏,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又引出老河兵的“又笑日”,揭晓谜底。4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棹数小舟,曳铁把,寻十余里无迹。(3分)译文:(2)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3分)译文:5 .联系选文内容,说说选文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5分)四、1.(2分)A【解析】“是非木柿”中的“是”为代词“这”,“非”是否定判断词“不是“,根据句意可知应该在“是”与“非”之间停顿。2. (2分)B【解析】“溯流”的意思是“逆流”。故选B项。3. (2分)C【解析】考虑不周,认识片面的是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是寺僧。故选C项。4. (6分)(1)(3分)(寺僧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钿,(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2) (3分)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5. (5分)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善于观察和总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注意事项

    本文(河中石兽 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